一种节能型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9353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饮水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水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饮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饮水机中,大都通过自来水或桶装水提供常温水,然后对饮用水进行制冷和制热,进水分两路:一路进入冷胆容器,经制冷出冷水;另一路进入热罐,经加热出热水。而依靠压缩机实现制冷的目的,需要依靠设置在饮水机背面的冷凝器来散热,该散热主要依靠自然散热。但冷凝器暴露于空气中,散热效率低,热能直接浪费掉;而热水储存腔内的热水温度高会在整个饮水机内散发热量,冷水储水箱的温度低,热水储存腔与冷水储水箱存在较大的温差,整个饮水机内部存在温差,饮水机内的其他部件容易受热水储存腔散发的热能及冷凝器的热能影响吸收部分热量,而饮水机的内部电线、开关等元件长期受热影响灵敏性及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也会相对耗电,提高饮水机加热需要的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饮水机内产生的热能直接损耗的的问题,提供一种回收热能的饮水机。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型饮水机,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内的加热水箱、制冷腔、冷水箱、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由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依次连接,所述冷凝器部分或全部设于冷水箱内,所述冷水箱通过出水管与加热水箱连通;所述冷水箱与制冷腔的外壁上分别设置一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与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加热水箱两个侧壁上设有翼片。本冷凝器部分或全部设于冷水箱内,通过冷水箱内的冷水可以回收制冷机构制冷后冷凝器产生的热量及热能,对冷水进行初次预热后,再进入加热水箱进行加热,实现了能源回收;而且温差发电片能利用冷水箱与加热水箱之间温差发电,避免两者的热量和冷量散失浪费。翼片起阻挡作用,设置使得上行的热蒸汽停留时间更长,延长加热水箱的保温时间。

进一步,所述饮水机包括显示器,所述充电电池与显示器或饮水机接水指示灯连接。利用能量回收产生的电对饮水机的显示器或指示灯进行供电,节约了电能。

进一步,所述加热水箱为内、外双层结构,内层与外层之间为真空区域。

进一步,所述冷水箱和加热水箱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热传导片,所述温差发电片设于该热传导片上。通过热传导片提到导热效率,利于温差发电片发电,回收能量。

进一步,所述热传导片为超导热铝片。铝片导热效率更高,传导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设有一节流阀。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也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量。

进一步,所述蒸发器为铝制外蒸发器,固设于制冷腔外壁上。铝制外蒸发器制冷,通过热传导对制冷腔内的常温水进行制冷。

进一步,所述蒸发器为螺旋管状,缠绕设置在制冷腔外壁上。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制冷效率。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为蛇形管道,所述蛇形管道内设有冷媒。

进一步,所述蛇形管道外部设有纵横交错的散热金属网。

进一步,所述一个温差发热片为至少2个小片且相互串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1.回收利用冷凝器的热量,对常温水进行预加热,减少了后期加热需要的电能,也提高了冷凝器的散热效率,加快冷却速度;2.回收利用加热腔与制冷腔两者的热量与冷量,用于产生电能给饮水机本身供电,回收能源的同时也平衡了饮水机内部环境的温差;3经济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能源回收利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热水箱与制冷腔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冷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热水箱示意图;

图5为加热水箱的弧形翼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冷水箱,3加热水箱,4制冷腔,5制冷机构,6蒸发器,7冷凝器,8温差发电片,9充电电池,10显示器,11热传导片,12,节流阀,13进水管,14蛇形管道,15散热金属网,31内层,32外层,33保温涂层,34真空区域,16温度传感器,17水位探头,18翼片,181长翼片,182短翼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如图1-3所示,饮水机本体1内设有冷水箱2、加热水箱3、制冷腔4和制冷机构5,冷水箱2与加热水箱3连通,进水管13与冷水箱2、加热水箱3、制冷腔4分别连通,制冷机构5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7和蒸发器6,冷凝器部分或全部设于冷水箱内;加热水箱与制冷腔外壁上各设有一个温差发电片8,温差发电片8与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加热箱或者制冷腔上的温差发热片为多个小片且相互串联。所述温差发电片采用方形平板或者弧形板结构。也可以为四个小方形片电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的温差发电电片,四个小方形贴合加热水箱(或制冷腔)外壁的不同部位,感应不同部位的温差。

充电电池可以与显示器10电连接,也可以与饮水机接水指示灯电连接。饮水机外部的控制面板可以控制充电电池给显示器通电或给指示灯通电。

为提高导热效率,可以在温差发电片与加热水箱外壁、制冷腔外壁之间设置热传导片11,热传导片优选超导热铝片。在冷凝器与蒸发器可以之间设有一节流阀12。蒸发器6选用铝制外蒸发器,固设于制冷腔4外壁上。冷凝器7选用蛇形管道14结构为最佳,在蛇形管道外部设置纵横交错的散热金属网15,提高散热效率。

加热水箱侧壁上设有翼片18,翼片为向上部弯曲的弧形,所述翼片设于加热水箱上部的1/3侧壁上,即设置翼片的区域高度L2占整个侧壁高度L1的1/3,且位于同一侧壁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翼片长度不同,即相邻的两个翼片,长翼片181与短翼片182长度不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缩机也与冷凝器连接(图1未显示),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高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冷水箱内的冷水)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加热水箱为双层结构,内层31与外层32之间为真空设置(图中的真空区域34),为更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可以在外层的外壁上增设一保温涂层33。加热水箱顶部设有一伸入加热水箱内部的温度传感器16和水位探头17,用于检测加热温度、进水的水位。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做出的变形及改进,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