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中学习用的课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254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初中学习用的课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初中学习用的课桌。



背景技术:

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期间,因此身高的变化较大,因此需要根据身高进行位置的调换,同时为了保证学习的公平性,经常需要换组,现有的办法是将桌子整个移动,移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音,并且由于桌子具有支脚,支脚的长度较大,因此搬运较为不方便。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方便进行位置变换的课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初中学习用的课桌,本装置通过活动桌板与支架的活动安装,在进行位置变换时,只需要将桌板搬离即可,无需移动整个桌子,方便进行换位,同时避免拖动所产生的噪音,本装置更加易于使用,同时后期维护较为方便,可以针对易损件进行单独替换,降低使用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初中学习用的课桌,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桌板,所述活动桌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插部,所述支架安插在所述插部内,所述活动桌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架板,所述支架板与所述活动桌板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活动桌板顶部的靠近后端位置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垂直向前弯曲,所述挡板内侧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水杯支架,所述挡板内侧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笔筒,所述支架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四个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支架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所述支脚的底部设置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与所述支脚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稳定块的底部设置有静音垫,所述静音垫与所述稳定块之间胶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活动桌板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支架的外部,所述活动桌板底部的靠近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悬挂杆,所述悬挂杆为空心铝制杆,活动桌板采用木质板,活动桌板的厚度为8mm-12mm。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高度为3cm-10cm,通过设置挡板可以避免桌面上的物品掉落,避免影响课堂气氛。

优选地,所述支脚与所述支架之间配合有静音垫圈,所述静音垫圈的厚度为2mm-4mm,通过在支脚和支架之间设置静音垫圈,在第一螺丝发生松动后,可以避免支脚与支架的直接接触,减少噪音的产生。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外直角位置处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活动桌板与支架的活动安装,在进行位置变换时,只需要将桌板搬离即可,无需移动整个桌子,方便进行换位,同时避免拖动所产生的噪音,本装置更加易于使用,同时后期维护较为方便,可以针对易损件进行单独替换,降低使用成本,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挡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初中学习用的课桌,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桌板2,所述活动桌板2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插部201,所述支架1安插在所述插部201内,所述活动桌板1的底部设置有支架板3,所述支架板3与所述活动桌板2之间配合有螺丝301,所述活动桌板2顶部的靠近后端位置处设置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两端垂直向前弯曲,所述挡板4内侧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水杯支架401,所述挡板4内侧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笔筒402,所述支架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四个支脚5,所述支脚5与所述支架1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501,所述支脚5的底部设置有稳定块6,所述稳定块6与所述支脚5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稳定块6的底部设置有静音垫601,所述静音垫601与所述稳定块6之间胶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活动桌板2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支架1的外部,所述活动桌板2底部的靠近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悬挂杆221,所述悬挂杆221为空心铝制杆,活动桌板2采用木质板,活动桌板2的厚度为10mm。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挡板4的高度为8cm,通过设置挡板可以避免桌面上的物品掉落,避免影响课堂气氛。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支脚5与所述支架1之间配合有静音垫圈511,所述静音垫圈511的厚度为3mm,通过在支脚和支架之间设置静音垫圈,在第一螺丝发生松动后,可以避免支脚与支架的直接接触,减少噪音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挡板4的外直角位置处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活动桌板与支架的活动安装,在进行位置变换时,只需要将桌板搬离即可,无需移动整个桌子,方便进行换位,同时避免拖动所产生的噪音,本装置更加易于使用,同时后期维护较为方便,可以针对易损件进行单独替换,降低使用成本,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