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醒酒装置的红酒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7744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醒酒装置的红酒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带醒酒装置的红酒杯。



背景技术:

对于浅龄红酒来说,通过注入醒酒器的开放时间(包括注入时的流动过程),可使酒液大面积接触空气,这个过程即醒酒(Breathing),俗称"呼吸",目的是让可能存在的硫化物气味得以尽快地消散、加速单宁软化、充分释放封闭的香气。

然而这种醒酒方式时间较长,一般都需要一小时左右,且需要额外配备玻璃材质的醒酒器,使用携带均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带醒酒装置的红酒杯,且加速红酒“呼吸”过程,快速完成醒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带醒酒装置的红酒杯,包括一体成型的杯肚、杯茎和杯座,所述杯肚中间设有中空玻璃管,所述中空玻璃管的底部与所述杯肚底部相连接,所述中空玻璃管的顶部设有一半圆形顶冠,所述顶冠中心设有第一通孔并与所述中空玻璃管内部相贯通,所述中空玻璃管的中部与所述杯肚之间还一圈锥形的玻璃挡板,所述玻璃挡板上密布第二通孔,所述中空玻璃管中部以下的部分上也等距离设置有多组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冠的顶部以第一通孔为中心环形阵列有多片叶状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前端向上翘起,各所述导流板上还设有贯穿所述顶冠的第四通孔,所述导流板的外围还设有一圈螺旋状的导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冠的高度低于杯口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挡板与所述杯肚内壁之间、所述玻璃挡板与所述中空玻璃管的外壁之间均为弧形过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杯肚和所述杯茎的连接处还设有托柄。

进一步地,所述杯座底部还设有防滑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内置醒酒装置,倒入红酒时,酒液分别通过中空玻璃管以及顶冠——杯肚内壁——玻璃挡板两条路径快速完成醒酒过程,醒酒时间短,且无须借助醒酒器,方便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带醒酒装置的红酒杯,包括一体成型的杯肚1、杯茎2和杯座3,所述杯肚1中间设有中空玻璃管4,所述中空玻璃管4的底部与所述杯肚底1部相连接,所述中空玻璃管4的顶部设有一半圆形顶冠5,所述顶冠5中心设有第一通孔6并与所述中空玻璃管4内部相贯通,所述中空玻璃管4的中部与所述杯肚1之间还一圈锥形的玻璃挡板7,所述玻璃挡板7上密布第二通孔8,所述中空玻璃管4中部以下的部分上也等距离设置有多组第三通孔9。

进一步地,所述顶冠5的顶部以第一通孔6为中心环形阵列有多片叶状的导流板9,所述导流板9的前端向上翘起,各所述导流板9上还设有贯穿所述顶冠的第四通孔10,所述导流板9的外围还设有一圈螺旋状的导流槽11。

进一步地,所述顶冠5的高度低于杯口的高度,以防止倒酒时酒液从顶冠上溅射到杯外。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挡板7与所述杯肚1内壁之间、所述玻璃挡板7与所述中空玻璃管4的外壁之间均为弧形过渡连接,以防止品酒时挂置于玻璃挡板7和中空玻璃管4或杯肚1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杯肚1和所述杯茎2的连接处还设有托柄12,便于人们托杯,防止手直接触摸杯肚1底部从而改变红酒温度影响红酒的口感。

进一步地,所述杯座3底部还设有防滑垫片13,防止杯子从桌面滑落。

使用过程中,红酒倒入杯肚时需对准顶冠的中部,酒液通过两条路径流入杯肚底部,第一路径通过第一通孔进入中空玻璃管,在自重作用下酒液从中空玻璃管下半部的第三通孔喷射于杯肚内壁,快速与空气混合醒酒;第二路径的酒液一部分通过导流板上的第四通孔下落至挡板位置,其余酒液来自导流板上被向上导起的酒液以及导流槽上被向下导入的酒液,此时,酒液分外、中、内三个层次冲击玻璃挡板,且外、中层次的酒液溅射在杯肚的内壁使各层次的酒液相互撞击,加速醒酒;由于玻璃挡板的存在,杯肚上半部的酒液通过第二通孔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给底部酒液与空气混合带来了一定时间,且底部酒液的导入会压迫空气从杯肚底部向上方运动,进一步加速上部红酒的醒酒,当完成倒酒时,红酒已完成醒酒过程,快捷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