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式防尘鞋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鞋子的拥有量也越来越多,诸如:皮鞋、运动鞋、休闲鞋、拖鞋等,尤其是女性,还拥有一定数量的高跟鞋、高筒鞋。鞋子的存放需要较大的空间,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房价的攀升,大部分家庭的房屋并不是很大,只有一小部分作为鞋柜。显然,这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鞋子存放的需求。为了存放更多的鞋子,人们往往会购买一些简易鞋架用来存放鞋子。但是,现有的简易鞋架大多是敞开式的,时间久了很容易积灰,需要经常擦洗鞋子,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式防尘鞋架,能够减少鞋架上的积灰,减少鞋子的擦洗次数,更加符合当代社会节能环保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简易式防尘鞋架,包括:底板、立柱、隔板和鞋板,所述立柱设置于底板上方的四个对顶角处,所述隔板设置于相对称的两组立柱之间且垂直于底板,所述鞋板设置于隔板与立柱之间且垂直于立柱,所述隔板将鞋架划分为低帮区和高帮区,所述低帮区设置有至少两块鞋板,所述高帮区设置有一至两块鞋板,在所述立柱的外侧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立柱之间形成一卡槽,在所述卡槽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所述挡板设置于鞋架的左右侧、背面和顶面,在鞋架的正面顶部设置有一横梁,所述横梁处设置有若干个吊环,所述吊环用于安装防尘帘。
优选的,所述鞋架的顶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把手。
优选的,在所述鞋架的底板底部设置有脚轮。
优选的,所述脚轮采用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低帮区相邻鞋板之间或者鞋板与底板、鞋板与顶部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5~22cm,所述高帮区相邻鞋板之间或者鞋板与底板、鞋板与顶部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0~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鞋架的左右侧、背面、顶面均设置了挡板,而在正面采用可移动的防尘帘,能够有效地阻止灰尘进入鞋架内部;2、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质的挡板,使得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鞋架上,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3、将鞋架划分为低帮区和高帮区,满足了各种高度鞋子的存放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式防尘鞋架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示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所示图1中B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底板,2、立柱,3、隔板,4、鞋板,5、挡板,6、横梁,7、吊环,8、把手,9、脚轮,21、安装板,2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简易式防尘鞋架,包括:底板、立柱2、隔板3和鞋板4,所述立柱2设置于底板1上方的四个对顶角处,所述隔板3设置于相对称的两组立柱2之间且垂直于底板1,所述鞋板4设置于隔板3与立柱2之间且垂直于立柱2,所述隔板3将鞋架划分为低帮区和高帮区,所述低帮区设置有三块鞋板4,所述高帮区设置有一块鞋板4,在所述立柱2的外侧面设置有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与立柱2之间形成一卡槽22,在所述卡槽22内设置有挡板5,所述挡板5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所述挡板5设置于鞋架的左右侧、背面和顶面,在鞋架的正面顶部设置有一横梁6,所述横梁6处设置有若干个吊环,7所述吊环7用于安装防尘帘。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鞋架的移动,在所述鞋架的顶部左右两端均设置了一把手8,在鞋架的底板1底部设置了万向脚轮9。
所述挡板5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挡板5与卡槽22之间可自由插取,使得鞋架的使用更灵活。当处于阳光晴朗的天气时,阳光可以透过挡板5照射到鞋架上的鞋子,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当需要对鞋子进行吹风时,可直接取下挡板5进行通风透气。
所述防尘帘具有一定的透气性,避免了鞋架内的空气过于封闭而滋生细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