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放式配餐车。
背景技术:
长途旅客列车一般在卧铺车与硬座车之间编挂有餐车。餐车分为餐厅、厨房和储藏室三部分。餐厅有12个餐桌,共48个座位;厨房设备主要有电冰箱、冰柜、炉灶、烤箱、锅炉、煤箱、洗碗池、碗柜、储料箱等;储藏室分别用来存放烟酒、糖茶、米面蛋、干鲜蔬菜以及其他食品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铁路客运设备也在逐步实现现代化。90年代制造的25型餐车,面貌已经大大改观。在一些提速和准高速客车上,普遍增加了适应不同档次需求的新型餐车吧台,供应多种饮料和食品。酒吧间的座位依窗而设,旅客可以悠闲自得地品茗观景。
现有的餐车的使用范围已经不仅仅在列车上,餐车的结构、形状也发生了很多改变。然而现有的餐车因为只能单个使用和单个运输,导致餐车占用空间大,一次可推行的餐车数量少,不利于人们使用。现有的普通餐车,也不能在食物变凉后给食物加热,一些智能化的餐车加热装置,又过于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叠放式配餐车,方便生活中的使用,增加使用的便捷性、减少餐车占用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叠放式配餐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层叠架设,所述车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多个配餐空间,所述车体位于配餐空间的底部设置加热水腔,所述加热水腔内设有金属管,金属管内设有电热丝,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滑轮,车体的顶部边侧与滑轮相同的位置开设半圆槽,所述半圆槽的两侧设置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的高度设为等于滑轮的半径长度,所述车体的一侧对称开设空腔,空腔内连接拉杆的连杆。
优选的,所述配餐空间的侧壁设置保温板。
优选的,所述加热水腔与配餐空间之间设有镂空隔板。
优选的,所述半圆槽的内腔大小设为等于滑轮大小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配餐空间的底部设置加热水腔,加热水腔内设有金属管,金属管内设有电热丝,当配餐车内的食物变凉时,可通过加热水,利用蒸汽将食物加热升温,非常的环保便捷,层叠架设车体时,只需将滑轮卡在半圆槽内便可将两车体固定住,防滑板防止移动过程中,滑轮滚出半圆槽内,使上下车体分离脱开,造成危险事故,而拉杆的连杆可以拉出、推入空腔内,减少拉杆的占用空间,非常便捷的同时,也便于人拉动行走,既可以保温、加热食物,又能够层叠架设,减少配餐车的占用空间,非常的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叠放式配餐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配餐空间,3、加热水腔,4、金属管,5、滑轮,6、半圆槽,7、防滑板,8、空腔,9、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叠放式配餐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层叠架设,所述车体1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多个配餐空间2,所述车体1位于配餐空间2的底部设置加热水腔3,所述加热水腔3内设有金属管4,金属管4内设有电热丝,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滑轮5,车体1的顶部边侧与滑轮5相同的位置开设半圆槽6,所述半圆槽6的两侧设置防滑板7,所述防滑板7的高度设为等于滑轮5的半径长度,所述车体1的一侧对称开设空腔8,空腔8内连接拉杆9的连杆。
所述配餐空间2的侧壁设置保温板,便于保温;所述加热水腔3与配餐空间2之间设有镂空隔板,防止湿气过大;所述半圆槽6的内腔大小设为等于滑轮5大小的一半,便于契合,防止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叠放式配餐车,通过在配餐空间2的底部设置加热水腔3,加热水腔3内设有金属管4,金属管4内设有电热丝,当配餐车内的食物变凉时,可通过加热水,利用蒸汽将食物加热升温,非常的环保便捷,在车体1的顶部边侧与滑轮5相同的位置开设半圆槽6,层叠架设车体1时,只需将滑轮5卡在半圆槽6内便可将两车体1固定住,防滑板7防止移动过程中,滑轮5滚出半圆槽6内,使上下车体1分离脱开,造成危险事故,而拉杆9的连杆可以拉出、推入空腔8内,减少拉杆9的占用空间,非常便捷的同时,也便于人拉动行走;整个配餐车,结构简单,功能多样,既可以保温、加热食物,又能够层叠架设,减少配餐车的占用空间,非常的实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