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货架的层板及具有该层板的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7038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用于货架的层板及具有该层板的货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货架的层板及具有该层板的货架。



背景技术:

传统钢层板与横梁连接方式都是把钢层板直接搭在横梁台阶上,稳定性不高,另一种方式是将钢层板与横梁焊接在一起,不能拆卸或更换层板。

中型货架的横梁与立柱是通过焊接而相连的,中型货架的横梁在与立柱的焊接过程中容易变形,导致焊接好的横梁会扭,再加上设计生产过程中钢层板的尺寸会有一个余量,使用传统钢层板搭在横梁上,钢层板与横梁之间就会产生一条缝隙,严重影响货架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货架的层板,其能够很好的弥补横梁在生产和焊接过程中易变形而产生的缺陷,起到固定横梁和货架的作用,提高横梁和货架的稳定性,并且整齐美观、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层板的货架,其能够克服横梁在生产和焊接过程中变形而导致货架稳定性不高的弊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货架具有可拆卸的层板,且整齐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该层板包括相对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面设置有加强筋,层板的相对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均朝加强筋所在的一侧翻折,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分别和加强筋形成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

该层板能够很好的弥补横梁在生产和焊接过程中易变形而产生的缺陷,起到固定横梁和货架的作用,提高横梁和货架的稳定性,并且整齐美观、拆卸方便。

该货架包括上述层板,货架还包括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卡入层板的第一卡槽,第二横梁卡入层板的第二卡槽。

该货架能够克服横梁在生产和焊接过程中变形而导致货架稳定性不高的弊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货架具有可拆卸的层板,且整齐美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层板设置由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分别与加强筋形成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货架的第一横梁卡入层板的第一卡槽,第二横梁卡入层板的第二卡槽,由于第一翻边与加强筋、第二翻边与加强筋对横梁的卡位作用,使横梁分别被固定在了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使横梁不易扭曲或变形,使横梁的稳定性大大提高;钢层板起到固定横梁和货架的作用,避免了横梁在生产和焊接过程中变形而带来的货架稳定性不好的问题,提高了横梁和货架的稳定性、安全性,而且横梁被卡进钢层板中,看上去整齐美观;货架的层板采用上述的层板,提高了横梁和货架的稳定性、安全性,且看上去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图4为图1的C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向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D部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E部的放大图。

图中:

层板100,第一板面110,第一加强筋111,第一加强筋条111a,第二加强筋条111b,第三加强筋条111c,第二板面120,第一翻边130,第一弯折部131,第二翻边140,第二弯折部141,第一卡槽150,第二卡槽160,第三翻边170,第三弯折部171,第四翻边180,第四弯折部181,第二加强筋112,第四加强筋条112a,第五加强筋条112b,第六加强筋条112c,第七加强筋条112d,第八加强筋条112e,第九加强筋条112f,第十加强筋条112g,第十一加强筋条112h,第一凸部112a’,第二凸部112h’,第一凹部111x,第二凹部111y,第三凸部111p,第四凸部111q。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垂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垂直”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里提供一种用于货架的层板100,该层板100包括相对的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20,第一板面110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11,层板100的相对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均朝第一加强筋111所在的一侧翻折,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分别和第一加强筋111形成第一卡槽150与第二卡槽16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20的外形均为四边形。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层板100,其中,第一加强筋111设置于第一板面110,第一加强筋111包括第一加强筋条111a、第二加强筋条111b和第三加强筋条111c,第一加强筋条111a、第二加强筋条111b和第三加强筋条111c均为长条形,各加强筋条之间互相平行且各加强筋相互对齐,相邻两加强筋条间距相同,但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当中,加强筋条的数量、形状、长度和对齐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层板100,其中,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设于层板100的相对的边缘,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均朝第一加强筋111所在的一侧翻折;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垂直于第一板面110,且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垂直于第一加强筋111;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在垂直于第一加强筋111的方向上长度相等,且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在垂直于第一板面110的方向上长度也相等;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相互平行,且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均为连续的翻边。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当中,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分别与第一加强筋111形成了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在垂直于第一加强筋111且平行于第一板面110的方向上相互对齐,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在平行于第一加强筋111的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当中,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分别与第一加强筋111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加强筋111分别与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相对于本实施例中较倾斜,且满足了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在平行于第一加强筋111的方向上的宽度相等,此时第一卡槽150、第二卡槽160与第一加强筋111三者在第一板面110上的投影为断裂的“Z”形或断裂的“Z”的镜像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当中,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也可以为不连续的翻边,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各自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间隙。

以上调整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实施,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翻边130具有第一弯折部131,第二翻边140具有第二弯折部141,第一弯折部131和第二弯折部141均朝第一板面110弯折。

进一步地,第一弯折部131和第二弯折部141均是朝第一板面110弯折,第一弯折部131贴合于第一翻边130,第二弯折部141贴合于第二翻边140,第一弯折部131和第二弯折部141均是连续弯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弯折部131和第二弯折部141朝第一板面110弯折的角度可以与上述不同,例如,弯折角度还可以是第一弯折部131垂直于第一翻边130、第二弯折部141垂直于第二翻边140,或者是第一弯折部131和第二弯折部141朝第一板面110弯折的角度均大于90度等,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层板100还包括第三翻边170和第四翻边180,层板100的另一组相对的边缘设置了第三翻边170和第四翻边180第三翻边170和第四翻边180均朝第一加强筋111所在的一侧翻折;第三翻边170和第四翻边180均垂直于第一板面110,且第三翻边170和第四翻边180平行于第一加强筋111;第三翻边170和第四翻边180在垂直于第一加强筋111的方向上长度相等,且第三翻边170和第四翻边180在垂直于第一板面110的方向上长度也相等;第三翻边170和第四翻边180相互平行,且第三翻边170和第四翻边180均为连续的翻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当中,在垂直于第一加强筋111且平行于第一板面110的方向上,第三翻边170到第一加强筋条111a的距离等于第四翻边180到第三加强筋条111c的距离。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当中,第三翻边170还具有第三弯折部171,第四翻边180还具有第四弯折部181,第三弯折部171和第四弯折部181均朝第一板面110弯折。

进一步地,第三弯折部171和第四弯折部181均是朝第一板面110弯折,第三弯折部171贴合于第三翻边170,第四弯折部181贴合于第四翻边18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弯折部171和第四弯折部181朝第一板面110弯折的程度可以与上述不同,例如,弯折程度还可以是第三弯折部171垂直于第三翻边170、第四弯折部181垂直于第四翻边180等。弯折的程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实施例当中,第三翻边170和第四翻边180也可以为不连续的翻边,第三翻边170和第四翻边180各自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间隙;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选择不设置第三翻边170和第四翻边180。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当中,层板100由钢制成,但不限于此,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变更制作材料,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层板100的工作原理是:在货架的组装过程中,层板100安装于货架的横梁,货架的横梁分别卡入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此时,一条横梁卡于第一翻边130和第一加强筋111之间,另一条横梁卡于第二翻边140和第一加强筋111之间;由于第一翻边与加强筋、第二翻边与加强筋对横梁的卡位作用,使横梁分别被固定在了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使横梁不易扭曲或变形,使横梁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同时,第一弯折部131和第二弯折部141对横梁有限位作用,使横梁稳定的卡入第一卡槽150与第二卡槽160,第一弯折部131和第二弯折部141使横梁不易从第一卡槽150或第二卡槽160脱出,进一步增加了卡槽对横梁的固定和稳定作用;由于第一卡槽150与第二卡槽160对横梁的卡位作用和固定作用,层板100起到固定横梁和货架的作用,避免了横梁在生产和焊接过程中变形而带来的货架稳定性不好的问题,第一卡槽150与第二卡槽160对横梁有较好的限制作用,防止横梁和货架扭曲变形,提高了横梁和货架的稳定性、安全性。

另外,由于横梁被卡进层板100,横梁不会暴露出来,货架看上去整齐美观。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货架的层板10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面110未设置第一加强筋111,而是设置第二加强筋112;第二加强筋112包括第四加强筋条112a、第五加强筋条112b、第六加强筋条112c、第七加强筋条112d、第八加强筋条112e、第九加强筋条112f、第十加强筋条112g和第十一加强筋条112h,各加强筋条均为长条形。

各加强筋条之间相互平行且相邻两加强筋条间距相同,在垂直于第二加强筋112且垂直于第一板面110的方向,各加强筋条之间相互对齐;第二加强筋112分别与第一翻边130和第二翻边140平行,且第二加强筋112分别与第三翻边170和第四翻边180垂直;在平行于第二加强筋112的方向,第二加强筋112到第三翻边170的距离和第二加强筋112到第四翻边180的距离相等;在垂直于第二加强筋112且垂直于第一板面110的方向,第四加强筋条112a到第一翻边130的距离等于第十一加强筋条112h到第二翻边140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当中,加强筋条的数量、形状、长度和对齐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6,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加强筋条112a设置有第一凸部112a’,第十一加强筋条112h设置有第二凸部112h’,第一凸部112a’设置于第一卡槽150的口部,第二凸部112h’设置于第二卡槽160的口部,第一凸部112a’朝第一翻边130所在的一侧凸出,第二凸部112h’朝第二翻边140所在的一侧凸出。

进一步地,第一凸部112a’和第二凸部112h’均为连续凸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当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设置第一凸部112a’和第二凸部112h’,也可以将第一凸部112a’或第二凸部112h’更换为不连续的凸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当中,层板100由钢制成,但不限于此。

层板100的工作原理是: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一凸部112a’和第二凸部112h’,在货架的组装过程中,层板100安装于货架的横梁,货架的横梁分别卡入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在第一弯折部131和第二弯折部141对横梁的附加限位作用基础上,第一凸部112a’和第二凸部112h’同样具有对横梁的限位作用,又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对横梁的稳定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横梁与货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样的,由于横梁被卡进层板100,横梁不会暴露出来,货架看上去整齐美观。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7和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货架的层板10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11还具有第一凹部111x和第二凹部111y,第一凹部111x朝第二翻边140所在的一侧凹陷,第二凹部111y朝第一翻边130所在的一侧凹陷,第一凹部111x与第一翻边130形成第一卡槽150,第二凹部111y与第二翻边140形成第二卡槽160。

进一步地,第一凹部111x凹陷的程度和第二凹部111y凹陷的程度相同;在垂直于第一板面110方向,第一凹部111x的宽度和第二凹部111y的宽度均小于该方向上第一加强筋111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当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第一凹部111x和第二凹部111y的形状、位置以及凹陷程度等。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当中,层板100由钢制成,但不限于此。

层板100的工作原理是: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一凹部111x和第二凹部111y,在货架的组装过程中,层板100安装于货架的横梁,货架的横梁分别卡入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在第一弯折部131和第二弯折部141对横梁的附加限位作用基础上,由于设置了第一凹部111x和第二凹部111y,横梁分别卡入第一凹部111x和第二凹部111y,第一凹部111x的和第二凹部111y均对横梁具有限位作用,又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对横梁的稳定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横梁与货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样的,由于横梁被卡进层板100,横梁不会暴露出来,货架看上去整齐美观。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9和图1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货架的层板10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11设置有第三凸部111p和第四凸部111q,第三凸部111p设置于第一卡槽150的口部,第四凸部111q设置于第二卡槽160的口部,第三凸部111p朝第一翻边130所在的一侧凸出,第四凸部111q朝第二翻边140所在的一侧凸出。

进一步地,第三凸部111p和第四凸部111q均为不连续凸出,在本实施例当中,层板100由钢制成,但不限于此。

层板100的工作原理是:在货架的组装过程中,层板100安装于货架的横梁,货架的横梁分别卡入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在第一弯折部131和第二弯折部141对横梁的附加限位作用基础上,由于设置了第三凸部111p和第四凸部111q,第三凸部111p和第四凸部111q均对横梁具有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对横梁的稳定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横梁与货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样的,由于横梁被卡进层板100,横梁不会暴露出来,货架看上去整齐美观。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有层板100的货架,货架的横梁分别卡入层板100的第一卡槽150和第二卡槽160。货架包括层板100,货架还包括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卡入层板的第一卡槽150,第二横梁卡入层板的第二卡槽160。

该货架能够克服横梁在生产和焊接过程中变形而导致货架稳定性不高的弊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货架具有可拆卸的层板,且整齐美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层板100能够很好的弥补横梁在生产和焊接过程中易变形而产生的缺陷,起到固定横梁和货架的作用,提高横梁和货架的稳定性,并且整齐美观、拆卸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有层板100的货架能够克服横梁在生产和焊接过程中变形而导致货架稳定性不高的弊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货架具有可拆卸的层板,且整齐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