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排水与清洁的商用灶台。
背景技术:
在酒店、食堂以及中央厨房等用餐供应量大的场所,为了提高菜肴的烹制效率,通常均配有商用燃气灶。为了避免菜肴间的混味问题,厨师在烹制完一道菜后,继续下一道菜之前,都要对锅具进行洗刷。现有的商用燃气灶,在灶台前部的工作面板上弯制一下凹的排水槽,用来排放洗刷锅具的水,能够方便厨师随手倒放锅具内的水,减少废水的倒放时间,便于进一步提高烹制效率。
但此种炉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空间的限制,排水槽通常只有3厘米左右宽,一方面排放水量比较小,不能及时排放掉较多的废水;另一方面废水中含有的大量油污容易挂接在排水槽上,而排水槽是由工作面板弯制成型的,是工作面板的一部分,被固定的排水槽极不容易清洗。虽然当时为倒排废水带来了方便,却为日后的清洁埋下了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排水与清洁的商用灶台,能够增加排水量的同时,便于对工作台面进行清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便于排水与清洁的商用灶台,包括台面板,其特征在于:台面板的前部设有圆滑上凸的凸台,凸台后方的台面板上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贯穿台面板设置,排水孔中安装积水桶。
优选的,所述积水桶的底部连通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积水桶的口部设有向外延伸的边沿,边沿的外径大于排水孔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积水桶的口部设有提手。
优选的,所述积水桶内安装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凸台后方的台面板自前至后呈向上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凸台后方的台面板上开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炉灶孔,排水孔位于在两个炉灶孔之间的台面板上。
优选的,所述排水孔后方的台面板上设置搁物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台面板的前部设有圆滑上凸的凸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设置排水槽,致使台面板凹凸不平,不易清洁的问题,由于排水孔可以开设在台面板的空闲位置,能够开设较大的排水孔,排水孔中安装积水桶,在排放管道的排放量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增大废水的缓存量,从而增加台面板的废水排放量。
2、由于积水桶的底部连通排水管,可以使得积水桶内的废水直接沿排水管排出,方便快捷。当然,还可以采用积水桶搭接在排水孔中的方式,具体在积水桶的口部设有向外延伸的边沿,边沿的外径大于排水孔的外径,使得积水桶的口部卡在排水孔上。采用此种方式时,可以在积水桶的口部设置提手,方便提起积水桶将其内的废水倒掉。
3、由于积水桶内安装过滤网,可以对即将排放掉的废水自动过滤,以免对管道等造成堵塞现象。
4、由于凸台后方的台面板自前至后呈向上倾斜状,便于台面板上的水自动流向前侧,进入积水桶。
5、由于排水孔开设在两个炉灶孔之间的台面板上,方便倒掉任一炉灶上锅具内的水,均能就近排水。
6、所述排水孔后方的台面板上设置有搁物座,在便于搁置物品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台面板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台面板;2、凸台;3、积水桶;4、炉灶孔;5、搁物座;6、排水孔;7、提手;8、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将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时靠近厨师的一侧定义为前侧,相应地将远离厨师的一侧定义为后侧;将向厨师左右侧延伸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靠近地面的一端定义为下端,相应地将远离地面的一端定义为上端。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台面板1的前部设有圆滑上凸的凸台2,凸台2后方的台面板1上开设有排水孔6,排水孔6贯穿台面板1设置,排水孔6中安装积水桶3,积水桶3的底部连通排水管8。单独设置的排水孔6一方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排水槽所带来的缺陷,使得台面板1的前部可以圆滑上凸,在清洁时不留死角,从而解决了不易清洁的问题;另一方面排水孔6可以开设在台面板1的空闲位置,能够加大排水孔6的尺寸,排水孔6中安装积水桶3,在排放管道的排放量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增大废水的缓存量,从而增加台面板1的废水排放量。并且积水桶3底部设置的排水管8,能够使积水桶3内的废水直接沿排水管8排出,方便快捷。
在厨师使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将水洒在排水孔6外的台面板1上,为了便于这部分水自动排向排水孔6,凸台2后方的台面板1设计成自前至后呈向上的倾斜状,在凸台2后方的台面板1上开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炉灶孔4,排水孔6开设在两个炉灶孔4之间的台面板1上且靠近凸台2方向设置。
为了实现待排废水的过滤,还在积水桶3内设置了过滤网。同时为了方便积水桶3的清理,将积水桶3的横截面做成圆形或者圆弧过渡的其它形状。还在排水孔6后方的台面板1上设置了搁物座5,在便于搁置物品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台面板1的空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积水桶3的设置方式不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积水桶3的口部设有向外延伸的边沿,边沿的外径大于排水孔6的外径,使得积水桶3的口部可以搭扣在排水孔6上,并在积水桶3的口部设有提手7,方便积水桶3内的废水将要满时,通过提手7将积水桶3提离排水孔6,将积水桶3内的废水倒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