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630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洗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洗的洗碗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洗碗机开始慢慢的进入广大消费者的厨房当中,以实现解放人们的双手,让人们在餐后不需要再洗碗,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休闲和工作等。

现有技术中,常用到的洗碗机一般包括底部设有水槽的内胆和设于内胆外部的排水组件,该水槽设有与内胆连通的开口和与排水组件连通的排水口,同时在水槽中往往设有残渣收集网,以过滤通过开口进入水槽中的残渣,并且将残渣汇集起来,用户使用完洗碗机后,往往还需要打开洗碗机的门体,并从水槽的开口中取出残渣收集网,并倒掉残渣收集网中收集的残渣后,再重新安装到水槽中,因此,这种洗碗机存在着清洗不方便和用户体验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清洗的洗碗机,其具有清洗方便和过滤效果好的优点,同时其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清洗的洗碗机,包括底部设有水槽的内胆及与水槽连通的排水组件和循环组件,所述水槽设有与排水组件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洗碗机还包括残渣收集网,所述残渣收集网至少部分位于水槽中,所述内胆的一侧设有装配孔,所述残渣收集网穿过所述装配孔可拆式安装到所述水槽中,所述水槽上方设有滤网片,所述滤网片上设有与残渣收集网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片向所述通孔延伸的面为向水槽方向倾斜的导流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处设有导流台,所述导流台将流到通孔处的残渣导流到残渣收集网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残渣收集网上设有支撑部,所述导流台上设有与支撑部对应的支撑台。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槽设有与所述循环组件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残渣收集网之间设有细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设有与所述循环组件连通的进水口,所述残渣收集网的侧面和/或底面设有细过滤网,所述细过滤网遮盖住所述进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孔与水槽连通口最低处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所述排水口最低处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洗碗机包括残渣收集组件,所述残渣收集组件包括本体和与本体相连的所述残渣收集网,所述本体至少部分位于装配孔中,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装配孔中设有与第一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与残渣收集网可转动连接,所述水槽和/或装配孔中设有限制残渣收集网转动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的前侧设有可打开和闭合的门体,所述装配孔设于所述门体所在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在内胆的一侧设有装配孔,该残渣收集网穿过所述装配孔可拆式安装到所述水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于内胆一侧装配孔可以在不打开洗碗机门体的情况下取出水槽中的残渣收集网以进行清理,同时也可通过装配孔可以在不打开洗碗机门体的情况下将取出并清理后的残渣收集网重新安装到水槽中,从而使得用户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内胆底部设有位于水槽上方的滤网片,所述滤网片上设有与残渣收集网对应的通孔,通过设于水槽上方的滤网片,可以实现对内胆上洒落下来的污水进行过滤,经滤网片的过滤作用和缓冲作用,污水中的残渣会汇集到滤网片上,并且残渣在向水槽流动的水的冲力作用下带动到通孔处,并落入到残渣收集网中,以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和对污水中残渣的收集效果,总上即,本实用新型具有清洗方便、过滤效果好、实用性强和用户体验好的优点。

2、所述滤网片向所述通孔延伸的面为向水槽方向倾斜的导流面。由此设计,可保证让滤网片上过滤出来的残渣能够更好的向通孔处汇集,并最后进入到残渣收集网中,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

3、所述通孔处设有导流台,所述导流台将流到通孔处的残渣导流到残渣收集网中。如此设计,保证从滤网片的通孔处掉落下来的残渣能够更快、更好的汇集在残渣收集网中,以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

4、所述残渣收集网上设有支撑部,所述导流台上设有与支撑部对应的支撑台。如此设计,可保证对残渣收集网伸入到水槽中悬空的部分进行支撑,保证残渣收集网不会因为残渣的增多而受到较大的力而导致残渣收集组件折断,同时,支撑台也能够起到限位残渣收集网的作用,以防止残渣收集网转动而导致杂质掉入水槽中,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5、所述水槽设有与所述循环组件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残渣收集网之间设有细过滤网。如此设计,保证从残渣收集网中掉落下来的较小尺寸的残渣也不会进入到进水口中,即不会进入到循环组件中,即保证循环组件不会被堵塞。

6、所述水槽设有与所述循环组件连通的进水口,所述残渣收集网的侧面和/或底面设有细过滤网,所述细过滤网遮盖住所述进水口。如此设计,也可保证从残渣收集网中掉落下来的较小尺寸的残渣也不会进入到进水口中,即不会进入到循环组件中,也即保证循环组件不会被堵塞,同时在拆下残渣收集组件进行清洗时,同时也能够对细过滤网进行清洗,从而使得用户使用更方便,即用户体验也会更好。

7、所述装配孔与水槽连通口最低处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所述排水口最低处的高度。如此设计,使得该排水组件通过排水口排出水槽中的废水后,在拆下残渣收集网进行清洗时,即便水槽中残留有水,水位也不会超过装配孔与水槽连通口,即保证在通过装配孔取出残渣收集网时,不会出现水槽中的残留水渍进入装配孔而流到洗碗机的外部,一方面避免其损坏元器件,另一方面避免水流到桌面或底面上,影响用户体验。

8、所述洗碗机包括残渣收集组件,所述残渣收集组件包括本体和与本体相连的所述残渣收集网,所述本体至少部分位于装配孔中,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装配孔中设有与第一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如此设计,本实用新型残渣收集组件中的本体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固定在装配孔中,一方面实现将残渣收集组件牢固的固定在装配孔中,另一方面也可使得残渣收集组件与装配孔具有更好密封效果,同时拆装残渣收集组件都比较方便,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9、所述本体与残渣收集网可转动连接,所述水槽和/或装配孔中设有限制残渣收集网转动的限位结构。如此设计,保证在拆装残渣收集组件时,用户在旋转拧紧或放松本体时,残渣收集网在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下不随着本体转动,一方面避免残渣收集网中残渣掉落到水槽的底部而进入到排水口中,另一方面也保证残渣收集网的开口始终朝上,保证残渣能够更好的汇集在残渣收集网中。

10、所述内胆的前侧设有可打开和闭合的门体,所述装配孔设于所述门体所在的一侧。如此设计,使得能够从洗碗机(即内胆)的前侧拆装残渣收集组件,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更加的方便,从而可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施例中便于清洗的洗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施例中便于清洗的洗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施例中导水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施例中便于清洗的洗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施例中残渣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六个施例中水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七个施例中内胆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八个施例中残渣收集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中内胆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个实施例中内胆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内胆;200-水槽;210-进水口;220-排水口;300-排水组件;400-残渣收集组件;410-本体;411-第一螺纹;420-残渣收集网;421-支撑部;430-手握部;440-第一密封圈;450-第二密封圈;500-装配孔;510-第二螺纹;520-密封凸筋;600-滤网片;610-通孔;620-导流面;700-导流台;710-支撑台;800-细过滤网;900-加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具体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便于清洗的洗碗机包括底部设有水槽200的内胆100及与水槽200连通的排水组件300和循环组件(图中未标出),本实施例中,该水槽200设有与排水组件300连通的排水口220和与循环组件连通的进水口(另一实施例中,排水组件和循环组件也可公用一个与水槽连通的通水口,只是通过切换水路实现抽送水槽中的水沿着排水组件和循环组件流动),其中循环组件用于将水槽200中的水抽送到喷淋组件中,以实现对内胆100中的餐具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水会重新回落到水槽200中,并再次被抽送到喷淋组件中,由此实现循环利用水槽200中的水对内胆100中的餐具进行冲洗;当冲洗完成后需要排出废水时,通过排水组件300将废水抽送到洗碗机的外部,以实现排出水槽200中的废水,这些为洗碗机的通用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该洗碗机还包括残渣收集网420,残渣收集网420位于水槽200中(另一实施例中,残渣收集网420也可以部分位于水槽200中),以对进入水槽200中的水里面的残渣进行收集,内胆100中带有残渣的水进入到水槽200中时,会被残渣收集网420过滤,之后才会流入到与排水组件连通的排水口220或与循环组件连通的进水口中,即水中的残渣会被残渣收集网420过滤收集在残渣收集网420上,从而避免残渣进入到排水组件300或循环组件中而导致水通道堵塞。同时,本实施例中,该内胆100的一侧设有延伸到水槽200内的装配孔500,该残渣收集网420穿过该装配孔500可拆式安装到水槽200中,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于内胆100一侧装配孔500可以在不打开洗碗机门体的情况下取出水槽200中的残渣收集网420以进行清理,同时也可通过装配孔500在不打开洗碗机门体的情况下将取出并清理后的残渣收集网420重新安装到水槽200中,从而使得用户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清洗方便和用户体验好的优点。

同时,该内胆100底部设有滤网片600,该滤网片600位于水槽200的上方,该滤网片600上设有与残渣收集网420对应的通孔610,通过设于水槽200上方的滤网片600,可以实现对内胆100上洒落下来的带有残渣的水进行过滤,经滤网片600的过滤作用和缓冲作用,带有残渣的水中的残渣会汇集到滤网片600上,并且残渣在向水槽200流动的水的冲力作用下带动到通孔610处,并落入到残渣收集网420中,以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和对带有残渣的水中残渣的收集效果。

同时,残渣收集网420上过滤孔的尺寸小于排水口220的尺寸,即保证大尺寸的残渣汇集在残渣收集网上,小尺寸的残渣穿过残渣收集网上的过滤孔后,能够通过排水口220排出到洗碗机外部,即使得水槽200中不会残留有残渣,由此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同时,本实施例中,排水组件300包括排水管路和设于排水管路上的排水泵,其中排水管路一端与水槽的排水口连通,另一端延伸到洗碗机外部,以将污水排放到洗碗机外,在整个排水组件中,排水泵的出水口处的尺寸一般最小,即此处往往最容易阻塞,为此,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优选设计该残渣收集网420上过滤孔的尺寸小于排水泵出水口的尺寸,即保证大于排水泵的出水口的尺寸的残渣会汇集在残渣收集网420上,避免大于排水泵的出水口尺寸而小于排水口的尺寸的残渣进入到排水泵中而导致排水泵堵塞,即导致整个排水管路堵塞,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另外,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一般排水泵的排水口为圆形孔,但本实用新型中残渣收集网上的过滤孔不局限于为圆形,其还可以为方形、三角形等其他形状的开孔,满足能够穿过该过滤孔的残渣也能够通过排水泵的出水口即可,其均可实现防止排水组件阻塞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该内胆100底部设有位于水槽200上方的滤网片600,该滤网片600上设有与残渣收集网420对应的通孔610,通过设于水槽200上方的滤网片600,可以实现对内胆100上洒落下来的污水进行过滤,经滤网片600的过滤作用和缓冲作用,污水中的残渣会汇集到滤网片600上,并且残渣在向水槽200流动的水的冲力作用下带动到通孔610处,并落入到残渣收集网420中,以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和对污水中残渣的收集效果。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该滤网片600向该通孔610延伸的面为向水槽200方向倾斜的导流面620,由此可保证滤网片600上过滤出来的残渣能够更好的向通孔610处汇集,并在向水槽200流动的水的冲力作用下带动到通孔610处,并落入到残渣收集网420中,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和对污水中残渣的收集效果。作为优选方式,本实施例中,该导流面620为向水槽200方向倾斜的斜面(另一实施例中,其也可以设计为向水槽200方向倾斜的弧形面),由此,一方面使得滤网片600的结构相对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另一方面,滤网片600也能够高效的将汇集在其上面的残渣通过导流面620导流到残渣收集组件400中,以实现对污水中残渣的收集。

实施例3:

如图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该通孔610处设有导流台700,该导流台700将流到通孔610处的残渣导流到残渣收集网420中,通过导流台700连通残渣收集网420和滤网片600上的通孔610,可实现更快、更好的将滤网片600上的残渣导流到残渣收集网420中,从而实现残渣收集网420能够更好的收集流入水槽200的水中的残渣,以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本实施例中,导流台700可以通过卡接、螺接、压接等常用的固定方式固定在滤网片600的通孔610处,导流台700的下端延伸到残渣收集网420中或接近残渣收集网420处,优选为包围住整个残渣收集网420,以保证残渣不会从导流台700与残渣收集网420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水槽2中,同时导流台700上可以开设小的过滤孔进行过滤,即实现更好的过滤效果;也可以将导流台700的侧壁设计成完整结构(即不包括过滤孔),以实现更好的将残渣导流到残渣收集网420中。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导流台700还可以设计成与滤网片600为一体结构,即滤网片600通过弯折形成该导流台700,此时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的简单、紧凑。

同时,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在该残渣收集网420上设有支撑部421,且该支撑部421设于残渣收集网420远离装配孔500的一端,同时,在该导流台700上设有与支撑部421对应的支撑台710,由此可保证对残渣收集组件400伸入到水槽200中悬空的部分进行支撑,保证残渣收集网420不会因为残渣的增多而受到较大的力而导致残渣收集网420折断或损坏,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部421可以是设置在残渣收集网420的两侧,或同时设置在残渣收集网420的两侧和端部上,其也能够实现对残渣收集网420进行支撑,以保证残渣收集网420不会因为残渣的增多而受到较大的力而导致残渣收集网420折断或损坏,同时也能够保证残渣收集网420开口朝上且不会晃动,以达到更好的收集残渣的效果。

实施例4:

如图5和图6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该残渣收集组件400包括本体410和与本体410相连的残渣收集网420,该残渣收集网420位于水槽200中,该本体410位于装配孔500中(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为该残渣收集网420至少部分位于水槽200中,该本体410至少部分位于装配孔500中),该本体410上设有第一螺纹411,该装配孔500中设有与第一螺纹411匹配的第二螺纹510。本实施例中,残渣收集组件400中的本体410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固定在装配孔500中,一方面实现将残渣收集组件400牢固、可靠的固定在装配孔500中,另一方面也可使得残渣收集组件400与装配孔500具有更好密封效果,同时拆装残渣收集组件400都比较方便,可实现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该本体410与残渣收集网420可转动连接,即本体410可相对其与残渣收集网420的连接处转动,具体为可在本体410和残渣收集网420中的一者上设有轴体,另一者上设有相匹配的轴孔,即通过轴体与轴孔的配合实现本体410与残渣收集网420可转动连接。同时,本实施例中,在该水槽200中设有限制残渣收集网420转动的限位结构(附图中未标出),以保证在拆装残渣收集组件400时,用户在旋转拧紧或放松本体410时,残渣收集网420在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下不随着本体410转动,(另一实施例中,在残渣收集网420部分位于安装孔500中时,也可同时在或只在装配孔500中设置限制残渣收集网420转动的限位结构),通过该限位结构,一方面避免残渣收集网420中残渣因为残渣收集网420转动而掉落到水槽200的底部而进入到排水口220或进水口中,即避免残渣堵塞排水组件和循环组件,另一方面也保证残渣收集网420的开口始终朝上,保证残渣能够更好的汇集在残渣收集网420中。

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螺纹411设于该本体410的外周上,该第二螺纹510设于该装配孔500的内壁上,由此使得本体410的结构及装配孔500内部的结构更加的简单,相应的成本也会更低。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是在本体410外固定套设有带外螺纹(即第一螺纹411)的套圈,在装配孔500内部固定有带内螺纹(即第二螺纹510)的套筒;或者只是在本体410外固定套设有带外螺纹(即第一螺纹411)的套圈,在该装配孔50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螺纹510;或者是在本体410的外周上设有第一螺纹411,在装配孔500内部固定有带内螺纹(即第二螺纹510)的套筒,当然不论是那种,均可实现本体410与装配孔500之间的螺纹配合。

同时,在本市实施例中,该本体410远离残渣收集网420的一侧设有手握部430,由此可实现便于用户取出和安装整个残渣收集组件400,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该手握部430为设于该本体410端部的凸耳,由此使得残渣收集组件400的结构更加的简单,同时用户使用起来也更加的方便,即使得用户体验也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残渣收集网(或残渣收集组件)还可以是通过卡接的方式与装配孔500或内胆上的其他结构相连,其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穿过装配孔可拆式将残渣收集网(或残渣收集组件)安装到水槽中。

实施例5:

如图7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残渣收集组件400与装配孔500之间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在该残渣收集组件400和装配孔500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一密封圈440,另一者上设有与第一密封圈440对应的密封凸筋520,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在残渣收集组件400上设有第一密封圈440,在装配孔500中设有与第一密封圈440对应的密封凸筋520,该残渣收集组件400和装配孔500通过第一螺纹411和第二螺纹510配合螺纹连接,当拧紧残渣收集组件400到装配孔500中后,密封凸筋520能够挤压第一密封圈440变形,即可实现密封配合。同时,本实施例中,该残渣收集组件400中包括本体410和与本体410可转动连接的残渣收集网420,优选将第一密封圈440设于残渣收集网420位于装配孔500中的一段上,因为残渣收集网420不随着本体410转动,只是被本体推送着向水槽200中移动,即可保证第一密封圈440能够更好的与密封凸筋520配合,从而使得残渣收集组件400与装配孔500之间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避免出现漏水情形。

同时,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残渣收集组件400与装配孔500之间的密封效果,该残渣收集组件400上设有第二密封圈450,该第二密封圈450与装配孔500的内壁过盈配合,即通过第二密封圈450与装配孔500的内壁过盈配合来实现滤组件400与装配孔500之间的密封配合。更具体的说,本实施例中,在该残渣收集组件400的外周设有与第二密封圈450对应的安装槽(附图中未标出),该第二密封圈450部分固定于该安装槽中,部分延伸到该安装槽外,并装配孔500的内壁过盈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将第二密封圈450设于残渣收集网420位于装配孔500中的一段上,因为残渣收集网420不随着本体410转动,只是被本体推送着向水槽200中移动,即可保证第二密封圈450能够更好的与密封凸筋520配合,从而使得残渣收集组件400与装配孔500之间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避免出现漏水情形。

另外,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只在残渣收集组件400与装配孔500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或第二密封圈,同时,也可将该第一密封圈或第二密封圈设于残渣收集组件400的本体410或装配孔500的内壁上,相应的其也能够实现残渣收集组件400与装配孔500之间的密封配合,其具体安装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6:

如图8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在内胆100的底部设有水槽200,内胆的一侧开设有延伸到水槽200中的安装孔500,残渣收集网420穿过该装配孔500可拆式安装在水槽200中,该装配孔500与水槽200连通口最低处的高度高于该排水口220最低处的高度,使得当排水组件通过排水口200排出水槽200中的污水后,在拆下残渣收集网420进行清洗时,即便水槽200中残留有水,水位也不会超过装配孔500与水槽200的连通口,即保证在通过装配孔500取出残渣收集网420时,不会出现水槽200中的残留水渍进入装配孔500而流到洗碗机的外部,一方面避免其损坏元器件,另一方面避免水流到桌面或底面上,影响用户体验。

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设计成装配孔500与水槽200连通口最低处的高度等于所述排水口最低处的高度,其基本上也能实现在拆下残渣收集网420进行清洗时,水槽200中残留的水渍也不会进入装配孔500中,并流到洗碗机的外部。当然,优选为该装配孔500与水槽200连通口最低处的高度高于该排水口220最低处的高度,同时优选为将排水口220设计在残渣收集网420的正下方或靠近残渣收集网420正下方的位置处,其可实现当残渣收集网420中有小的残渣掉入水槽200中时,也便于从排水口220处排出。优选为将排水口220设计在水槽200的最低位置处,其能够实现排尽水槽200中的废水。

实施例7:

如图9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在该实施例中,水槽200中设有与排水组件连通的排水口220和与循环组件连通的进水口210,在排水口220与残渣收集网420之间未设置进一步过滤结构,因为穿过残渣收集网420上过滤孔的残渣也能够从排水组件中排送到洗碗机的外部。而与循环组件连通的该进水口210与残渣收集网420之间设有细过滤网800,通过在进水口210与残渣收集网420之间设有细过滤网800,以保证从残渣收集网420的过滤孔中滤过的细小残渣不会进入到进水口210,即不会进入到循环组件中,也即保证循环组件不会被堵塞。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细过滤网800直接插设在进水口210处,其能够保证残渣不会进入到循环组件中,同时也使得细过滤网800的安装结构也更加的简单。

同时,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洗碗机中,残渣收集网420主要收集大尺寸的残渣,一些能够直接从排水组件中排出的小残渣(如细小的米饭颗粒)能够穿过残渣收集网420上的过滤孔,并通过排水组件排出到洗碗机的外部,本实施例中的细过滤网800就是为了阻止该细小的残渣进入到循环组件中,而导致循环组件堵塞。同时具体细过滤网800的目数可根据循环组件中各水流通道的孔径进行设置,具体选择不在此处赘述。

实施例8:

如图10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个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残渣收集组件400也包括本体410、与本410可转动连接的残渣收集网420及设于本体410端部的手握部430,本实施例中,在残渣收集网420的一侧壁上设有细过滤网800(细过滤网800可以卡接、粘连或通过螺丝等常用的固定方式固定在残渣收集网420的侧壁上),当将残渣收集组件400固定到水槽200中后,设有细过滤网800的一侧能够遮盖住水槽200中与循环组件连通的进水口,即实现阻止该细小的残渣进入到循环组件中,由此一方面可实现简化洗碗机净水系统的结构,另一方面,在拆下残渣收集组件400进行清洗时,同时也能够对细过滤网800进行清洗,从而使得用户使用更方便,即用户体验也会更好。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残渣收集网420别的侧面和/或底面设有细过滤网800,具体该细过滤网800的位置主要由水槽200中与循环组件连通的进水口的位置而定,满足细过滤网800能够遮盖住该进水口即可,由此同样可保证从残渣收集网420的过滤孔中滤过的细小残渣不会进入到进水口210,即不会进入到循环组件中,也即保证循环组件不会被堵塞。同时,在这种实施方式时,在拆下残渣收集组件400进行清洗时,同时也能够对细过滤网800进行清洗,从而使得用户使用更方便。

实施例9:

图1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个实施例中,在该实施例中,在该内胆100的前侧设有可打开和闭合的门体(即在如图8的下侧设有所述门体),通过打开门体可取出内胆100中清洗完成后的餐具,也可向内胆中放入待清洗的餐具,通过合上门体,可与内胆100配合形成一个清洗腔。本实施例中,将该装配孔的开口设计在位于该门体的下方,并延伸到水槽200中,即残渣收集网420从洗碗机的前侧可拆式安装到水槽200中,因为针对中国式厨房,其空间较小,厨房的操作台上放有各种各样的厨房器具,使得洗碗机的左右两侧以及后侧都有可能被挡住,即可能会使得用户使用非常的不方便,故本实施例中将装配孔500设于设有门体的一面(即洗碗机的前侧)便于用户操作,即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将装配孔500设计在内胆100的左侧、右侧或后侧,其同样可实现在不打开洗碗机门体的情况下,从洗碗机的侧部抽出残渣收集网420进行清洗,即也可使得用户体验比传统洗碗机要好,因此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内胆100的底部设于水槽200,水槽200向上的开口大体上呈“凹”字形,在该开口处设有滤网片(图中未标出),同时,在水槽200中设有加热组件900,本实施例中,该滤网片600同时还覆盖在加热组件900的上方,其可以实现一方面减小加热组件900受到内胆上部滴落下来的水的冲击力,即实现对加热组件900进行防护同时避免水滴撞击在加热组件90上产生噪音;另一方面滤网片也能够遮盖住加热组件900,即使得整个内胆100内部外漏的器件更少,内胆内部更加美观,即实现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

另外,在别的实施例中,也可将加热组件设置在邻近水槽200处,此时也优选设计将滤网片遮盖在加热组件上,同上也实现对加热组件的保护效果和提升产品的外观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