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管制服务席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317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通用航空管制服务席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管制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航空管制服务席位。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对通用航空器的管理模式,为管制和服务并存的模式,主要依靠地面管理部门及人员进行管理。现阶段我国低空域保障设施不尽完善,对通用航空飞行的管理造成极大的限制。通用航空器飞行高度低,现有的空管手段难以对其实行跟踪监控。在我国许多地区,普遍存在低空域飞行无法监控的现象,“看不到、联不上”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国土防空和飞行安全,在监视和管制方面尤为突出。

用于通用航空管制服务系统中的管制服务席位,即是一种基础的低空域保障设施。现有技术中,该管制服务席位多采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设计,不仅结构复杂,设计集成费用高昂,而且由于我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通用航空器的管理模式不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以服务为主,因此该管制服务席位不能完全符合我国的通用航空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航空管制服务席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管制服务席位不能完全符合我国通用航空发展需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航空管制服务席位,包括席位支架,所述席位支架上设有操作台面,所述操作台面上端设有显示器、鼠标、外线电话、数码显示时钟及平板电脑,所述操作台面下端设有键盘抽屉,所述键盘抽屉上设有键盘;所述操作台面下方设有主机和以太网交换机,所述主机分别与所述显示器、所述鼠标、所述键盘以及所述以太网交换机连接,所述主机还与多种外部设备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操作台面包括一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拱形台面,以及与所述拱形台面的两端连接的前端水平台面和后端水平台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外线电话、数码显示时钟及平板电脑设置在所述拱形台面上,所述显示器设置在所述后端水平台面上,所述鼠标设置在所述前端水平台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显示器通过显示器支架支撑,所述显示器支架具有升降和旋转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操作台下方设有设备舱,所述设备舱由一个可封闭的机架和设于所述机架内的两个计算机托架组成;所述主机和所述以太网交换机分别设于各自对应的所述设备舱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航空管制服务席位,集管制服务、情报服务及语音通信功能等于一体,提供多种外部数据的接入,具备飞行计划及飞行情报处理能力,并充分考虑管制员的多种客观因素,方便管制员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固,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完全符合我国的通用航空发展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用航空管制服务席位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用航空管制服务席位的侧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用航空管制服务席位的俯视结构图。

其中,1、席位支架,2、拱形台面,3、前端水平台面,4、后端水平台面,5、显示器,6、显示器支架,7、鼠标,8、外线电话,9、数码显示时钟,10、平板电脑,11、键盘抽屉,12、键盘,13、主机,14、以太网交换机,15、设备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用航空管制服务席位,主要应用于通用航空领域的管理,具备空情信息监视、飞行管理、管制区域流量动态监控、飞行航迹控制、飞行计划管理、通用航空器信息以及数据监视等功能,负责通用航空器的飞行调度,确保各类航空器安全飞行。

该席位涉整体设计按照《民用航空机场塔台空中交通管制设备配置》(MT/H 4005-1997)标准、《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MT/H 4029-2010)标准和《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涉及的标准及规范,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现行使用条件的通用航空管制服务席位。

参照图1、图2及图3所示,该席位包括席位支架1,该席位支架1整体以型钢作为框架结构,铆接为主。席位支架1上设有操作台面,操作台面上端设有显示器5、鼠标7、外线电话8、数码显示时钟9及平板电脑10。操作台面下端设有可推拉式键盘抽屉11,键盘抽屉11上设有键盘12,需要使用键盘12时将键盘抽屉11拉出即可。操作台面下方设有主机13和以太网交换机14,其中主机13分别与显示器5、鼠标7、键盘12以及以太网交换机14连接,主机13还与多种外部设备连接。

为方便管制员对设置在操作台面上的各种设备进行观察或使用,操作台面的中间位置设计成一个拱形。具体地,该操作台面包括一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拱形台面2,以及与拱形台面2的两端连接的前端水平台面3和后端水平台面4。其中,外线电话8、数码显示时钟9及平板电脑10设置在拱形台面2上面向管制员的一侧,显示器5设置在后端水平台面4上,鼠标7设置在前端水平台面3上。

本席位配备一部外线电话8,实现各个席位之间以及与外部的通话;配备一部数码显示时钟9,同步UTC时间,用于席位上设置的其他设备的时间同步及时间显示;配备一台10英寸触摸屏可通话平板电脑10,用于实现飞行计划申请、查询和管理等功能,并能实现一键拨号及通话功能。

本实施例中,该席位可同时供两个管制员使用,因而配备了两台主机13、两个显示器5、两个鼠标7及两个键盘12,这两个主机13分别与其对应的显示器5、鼠标7和键盘12连接,还分别与以太网交换机14连接,用于实现网络连接。

为方便管制员查看显示器5上显示的各种空情信息等内容,采用了30英寸的大屏高分辨率显示器。同时,考虑到管制员身高等客观因素,显示器5通过具有升降和旋转的功能的显示器支架6支撑,可实现上下左右方向的旋转,满足显示器5的多角度和广域观看,始终能给管制员提供一个最佳的舒适观看角度。此外,该显示器支架6还具备扩展功能,根据需要可实现单排或多排显示器5的安装。

主机13与其对应的显示器5、鼠标7和键盘12连接后,即形成供管制员使用的管制员工作站。当主机13与多种外部设备连接后,可提供ADS-B、一次雷达、二次雷达和北斗RDSS等多路多种外部数据的接入,因此整个管制员工作站可提供电子地图数据显示与控制、ATC综合显示及人机交互界面、空情数据存储、时间数据同步、预警及告警服务、数据回放控制与显示和语音回放控制与显示等功能。利用该管制员工作站,管制员可以处理雷达及ADS-B设备送过来的监视数据,可以对通航飞行器从起飞到着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并防止各飞行器之间以及飞行器与障碍物之间相撞,从而维护空中交通秩序,提高飞行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操作台面下方设有设备舱15,该设备舱15由一个可封闭的19英寸机架和设于机架内的两个可伸缩式计算机托架组成,可以同时满足上架式设备和立式设备的安装摆放。本实施例中,设备舱15设有三个,并排摆放,两台主机13和一台以太网交换机14就分别设于各自对应的设备舱15内。工作时,将设备舱15关闭,可有效减少主机13及以太网交换机14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整个通用航空管制服务席位外观简洁,安装方便,灵活配置,便于维护,应用更为广泛。整个席位支架及惭怍台面安装完毕,其他设备相应安装上架,通电后即可进行工作。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