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脚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512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翘脚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翘脚椅,尤其是指一种能让使用者乘坐于该椅具时,能具有较深的使用深度,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翘脚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生活富足、消费能力提高,使得民众均会开始追求生活上更为舒适便利的各项用具;其中,就各式各样的椅具而言,于早期该类椅具均仅为单纯供人们乘坐之用,不过也因为人们越发着重于物质生活条件上的改善,加上工业技术的演进,使得椅逐渐具有各式各样的变化,不仅具有各种不同的外观设计,且依照不同的使用需求具有不同的形式设计,以让该椅具能更符合人体工学、让使用者能获得更佳的舒适感。

然而,综观市面上的各式椅具,其虽可达到让使用者乘坐获得更佳舒适性的预期功效,但也在其实际操作施行使用上发现,该类椅具一般均仅能单纯供调整椅背的倾仰角度,其并无法供使用者脚部平放、完全舒适的躺卧在该椅具上,造成其在使用上的舒适性极为有限,致使其在整体结构设计上仍存在有改进的空间。

于是,设计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翘脚椅,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让使用者乘坐于该椅具时,能具有较深的使用深度,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翘脚椅。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翘脚椅,其中,所述翘脚椅包括有椅具、翘脚部及压缸;其中:

该椅具设有座垫管件,于该座垫管件的两侧底端均设有组接部,且于该座垫管件的前端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结合槽,于该座垫管件的后端两侧设有相对应的插掣座,于该插掣座结合设有弹性扣片,对应该座垫管件的后方设有背靠管件,于该背靠管件的底端两侧对应该座垫管件的两侧的该插掣座枢设有背插片,该背插片供插掣结合于该插掣座内,且该弹性扣片能扣设固定该背插片,而该背靠管件的底端中间位置对应该结合槽形成有组接槽;

该翘脚部组装设置于该椅具的该座垫管件的底端,于该翘脚部上对应该座垫管件的两侧设有固定杆件,该固定杆件能与该座垫管件的两侧底端的该组接部进行组接结合,对应该固定杆件的下方设有活动杆件,该固定杆件的后端与该活动杆件的后端通过连结片枢设结合,于该固定杆件的前端与该活动杆件的前端连结枢设有顶推件,于该固定杆件与该顶推件连接有剪式伸缩架,在该活动杆件带动该顶推件向前推动的状态下,该顶推件能推动该剪式伸缩架向外伸展,该剪式伸缩架的外端枢设连结有靠脚件;

该压缸的控制部组装设置于该椅具的该座垫管件的该结合槽处,而该压缸的连结部则组装设置于该椅具的该背靠管件的该组接槽处,于该结合槽对应该压缸的控制部活动设有控制件,该控制件与一控制线的第一端相连接,该控制线的第二端与一控制座上的控制杆连结,在扳动该控制座上的该控制杆的状态下,该控制杆能通过该控制线拉动该控制件,并通过该控制件控制该压缸的该控制部运动。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压缸为油压缸。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压缸为气压缸。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背靠管件由通过枢接部枢接结合的下管件与上管件组成,该背插片与一连杆的第一端枢设结合,该连杆的第二端与该上管件枢设结合。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背靠管件的上端对应连结设有头靠管件,该背靠管件与该头靠管件间通过连结件相连结结合,并于该连结件的中间位置形成有转动部,该头靠管件能通过该转动部在该背靠管件上进行弯折调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翘脚椅,其主要是能让使用者乘坐于该椅具时,不仅可让背靠管件于座垫管件后方转动,方便调整该背靠管件的使用角度,使该背靠管件能于该座垫管件后方内凹,同时搭配将翘脚部向外展开,供使用者双脚舒适靠置于翘脚部上,以让使用者乘坐在该椅具上能更具舒适性,即使是身高较高的使用者,也能具有较深的使用深度,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椅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椅具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侧视收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侧视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使用收合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使用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靠管件收合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靠管件倾仰角度调整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椅具 11 座垫管件

111 组接部 112 结合槽

113 插掣座 114 弹性扣片

12 背靠管件 121 下管件

122 上管件 123 枢接部

124 背插片 125 连杆

126 组接槽 13 头靠管件

14 连结件 141 转动部

2 翘脚部 21 固定杆件

22 活动杆件 23 连结片

24 顶推件 25 剪式伸缩架

26 靠脚件 3 压缸

31 控制部 32 连结部

33 控制件 34 控制线

35 控制座 36 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实用新型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所揭的附图及图号: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椅具1、翘脚部2及压缸3;其中:

该椅具1,请再一并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椅具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椅具主视结构示意图所示,其设有座垫管件11,于该座垫管件11两侧底端均设有组接部111,且于该座垫管件11前端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结合槽112,于该座垫管件11后端两侧设有相对应的插掣座113,于该插掣座113结合设有弹性扣片114,对应该座垫管件11后方设有背靠管件12;该背靠管件12由下管件121与上管件122通过枢接部123相枢设结合组成,于该背靠管件12底端两侧对应该座垫管件11两侧的该插掣座113枢设有背插片124,该背插片124供插掣结合于该插掣座113内,同时以该弹性扣片114将该背插片124扣设固定,于该背插片124与一连杆125的第一端枢设结合,该连杆125的第二端则与该上管件122枢设结合,另外于该背靠管件12底端中间位置则对应该结合槽112形成有组接槽126;另外于该背靠管件12上端对应连结设有头靠管件13,该背靠管件12与该头靠管件13间以连结件14相连结结合,并于该连结件14中间位置形成有转动部141,以供该头靠管件13能于该背靠管件12上进行弯折调整。

该翘脚部2,请再一并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侧视收合结构示意图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侧视展开结构示意图所示,其组装设置于该椅具1的该座垫管件11底端,于该翘脚部2对应该座垫管件11两侧设有固定杆件21,该固定杆件21供与该座垫管件11两侧底端的该组接部111进行组接结合,对应该固定杆件21下方设有活动杆件22,于该固定杆件21与该活动杆件22后端以连结片23枢设结合,而于该固定杆件21与该活动杆件22前端前连结枢设有顶推件24,于该固定杆件21与该顶推件24件连接有剪式伸缩架25,以能于该活动杆件22带动该顶推件24向前推动时,该剪式伸缩架25能被向外推动伸展,再于该剪式伸缩架25外端枢设连结有靠脚件26。

该压缸3,其可为油压缸或气压缸,使该压缸3的控制部31组装设置于该椅具1的该座垫管件11的该结合槽112处,而该压缸3的连结部32则组装设置于该椅具1的该背靠管件12的该组接槽126处,另于该结合槽112对应该压缸3的控制部31活动设有控制件33,该控制件33与一控制线34的第一端相连接,该控制线34的第二端则与一控制座35上的控制杆36连结,以于该控制座35上扳动该控制杆36时,该控制杆36能通过该控制线34拉动该控制件33,而通过该控制件33控制该压缸3的该控制部31运动。

如此一来,请再一并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使用收合状态示意图所示,使得于常态下,该翘脚部2的该剪式伸缩架25向内缩,使该靠脚件26收置于该椅具1的该座垫管件11下方;而当使用者欲翘脚时,请再一并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使用展开状态示意图所示,其使该翘脚部2的该活动杆件22带动该顶推件24向前推动,该剪式伸缩架25即能被该顶推件24向外推动伸展,让该剪式伸缩架25外端枢设连结的该靠脚件26展开延伸于该椅具1的该座垫管件11前方,而即能方便使用者双脚靠置休息。

另外,请在一并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的背靠管件收合状态示意图所示,于常态下,该椅具1的该背靠管件12直立设于该座垫管件11后方;而于使用者欲进行该背靠管件的使用倾仰角度调整时,请在一并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的背靠管件倾仰角度调整状态示意图所示,使用者即可扳动该压缸3的该控制座35上的该控制杆36,该控制杆36即能通过该控制线34拉动该控制件33,通过该控制件33控制该压缸3的该控制部31运动,该背靠管件12即能以该背插片124为轴心于该座垫管件11后方转动,此时使用者即能以背部对该背靠管件12施力下压,即可方便调整该背靠管件12的使用角度,使该背靠管件12能于该座垫管件11后方内凹,同时可搭配将该翘脚部2向外展开使用,即该背靠管件12能向该座垫管件11后方展开,同时可搭配将该翘脚部2向座垫管件11前方展开,而让使用者获得极佳的舒适使用效果,即使是身高较高的使用者,也能因该背靠管件12于该座垫管件11后方内凹,及该翘脚部2向外展开,获得较深的使用深度,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而当欲将该背靠管件12回复原位时,仅需再次扳动该控制杆36,控制该压缸3的该控制部31运动,即可使该压缸3将该背靠管件12拉动回复定位。

通过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主要能让使用者乘坐于该椅具时,不仅可让背靠管件于座垫管件后方转动,方便调整该背靠管件的使用角度,使该背靠管件能于该座垫管件后方内凹,同时搭配将翘脚部向外展开,供使用者双脚舒适靠置于翘脚部上,以让使用者乘坐在该椅具上能更具舒适性,即使是身高较高的使用者,也能具有较深的使用深度,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