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枕可联动机构,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椅子的头枕可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椅子种类繁多,但是,都有根本性的缺陷,就是头枕需要手动调整,无法实现躺倒、坐起过程中的直接联动,导致消费者使用体验不佳。以上缺陷,都是现有技术当中无法克服的缺陷,发明人正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能够头枕联动的机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椅子的头枕可联动机构,包括扶手、坐板以及靠背,所述扶手上固定设有第一连杆,活动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三连杆与坐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五连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中段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套设有阻尼螺帽,所述阻尼螺帽通过连杆与所述扶手固定连接,所述坐板与中间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六连杆与所述中间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与靠背活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扶手活动连接。此结构可实现零搓背,使用效果佳,并且阻尼螺帽可提供必须的阻尼力。所述坐板与中间连接件上凸起的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坐板的连接点、扶手与中间连接件的连接点以及中间连接件与第六连杆的连接点呈三角形,也就是这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此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保证了坐板运动时不仅后被中间连接件后拉,而且其有向上抬升的运动,提供了更好的舒适度,以及保证零搓背的效果。所述靠背上活动设有头枕,所述头枕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顶端活动设有拉杆,所述拉杆另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件活动连接。实现头枕联动。所述拉杆中间设有锁定解锁装置。实现头枕可控。
本实用新型简单方便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且能最大化的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需求,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侧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躺倒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椅子的头枕可联动机构,包括扶手1、坐板5以及靠背11,所述扶手1上固定设有第一连杆2,活动设有第二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2通过第三连杆4与坐板5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与所述第二连杆3通过第五连杆6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中段设有弧形槽8,所述弧形槽8内套设有阻尼螺帽7,所述阻尼螺帽7通过连杆与所述扶手1固定连接,所述坐板5与中间连接件9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通过第六连杆10与所述中间连接件9活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9上设有靠背11,所述中间连接件9与扶手1活动连接。所述坐板5与中间连接件9上凸起的连接杆1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2与坐板5的连接点、扶手1与中间连接件9的连接点以及中间连接件9与第六连杆10的连接点呈三角形,也就是这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靠背11上活动设有头枕13,所述头枕上设有凸起部15,所述凸起部15顶端活动设有拉杆14,所述拉杆14另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件9活动连接。所述拉杆14中间设有锁定解锁装置16。本实用新型扶手1上可直接设置椅脚亦或滚轮,作为沙发的主体框架使用,亦可在扶手1之间固定横向框架,然后在横向框架上设置底盘、气杆、椅脚亦或喇叭盘作为办公椅使用。
在使用时,使用者先拧松阻尼螺帽7,调节至适合的阻尼力,然后靠下靠背11,靠背11带动中间连接件9,中间连接件9绕其与扶手1的活动连接点旋转,推动第六连杆10向前运动以及连接杆12向后上方运动;由于连接杆12向上运动,带动坐板5尾端向后上方抬升,坐板5带动第三连杆4以其与第一连杆2的活动连接点为圆心做向上的圆周运动,第三连杆4与第二连杆3之间活动连接的第五连杆6起到了限位的作用,第三连杆4、第二连杆3、第五连杆6、第六连杆10以及坐板5形成了类似平行四杆的结构,各个连杆的长度比例保证了靠背的位移量与坐板的平移量一致,提供了零搓背的体验;由于第六连杆10向前运动,推动第二连杆3以其与扶手1的连接点做圆周运动,设置在第二连杆3中段的弧形槽8与阻尼螺帽做相对运动,提供必要阻尼力,使得躺倒动作柔和;靠背11躺倒的同时,拉杆14被中间连接件9带动,拉杆14拉动凸起部15,凸起部15带动头枕13以其与靠背11的活动连接点做圆周运动,即拉动头枕13联动向垂直靠背11方向运动。锁定解锁装置16提供可控的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