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弹簧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7130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新型弹簧头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弹簧头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同类沙发头枕有气弹簧头枕和拉弹簧头枕两种。由于使用环境等因素,气弹簧头枕的密封圈使用寿命短,容易产生漏气现象,使之失效,更换困难;市面上拉弹簧头枕,其缺点是弹簧拉伸着力点与中心点配合不佳,导致弹簧无力,从而头枕升降不明显,而且设计结构复杂,造成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传统气弹簧头枕与拉弹簧头枕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弹簧头枕,使头枕升降效果更佳,而且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弹簧头枕,包括两侧侧板和连接两侧侧板的横板,还包括两侧的调节组件及连接两侧调节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推杆、第二推杆、上弯折臂、下弯折臂、拉力弹簧和转角片,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顶部均铆接在转角片上,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底部通过上弯折臂和下弯折臂与所述的侧板连接,所述的上弯折臂和下弯折臂均包括连接板以及连接板两端呈反方向弯折的第一折臂和第二折臂,所述上弯折臂和下弯折臂的第一折臂平行铆接于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底部,且所述上弯折臂和下弯折臂的第二折臂的端部均与侧板铆接,下弯折臂与侧板之间的铆接处构成中心点,所述下弯折臂的连接板向第二折臂端延伸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端部焊接设有第一弹簧挂钉并构成旋转点,所述侧板的底部内侧焊接有第二弹簧挂钉,所述的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挂扣在所述的第一弹簧挂钉和第二弹簧挂钉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接两侧对应的第一推杆或第二推杆,所述的第二连接管连接两侧对应的上弯折臂或下弯折臂。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弹簧头枕与传统弹簧头枕相比,通过拉伸弹簧代替了气弹簧,解决了气弹簧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同类弹簧头枕拉伸着力点与中心点配合不佳导致弹簧无力升降的问题,提高了头枕的升降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弹簧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弹簧头枕收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新型弹簧头枕弹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新型弹簧头枕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弹簧头枕,包括两侧侧板1和连接两侧侧板1的横板2,还包括两侧的调节组件3及连接两侧调节组件3的连接组件4,调节组件3包括第一推杆31、第二推杆32、上弯折臂33、下弯折臂34、拉力弹簧35和转角片36,第一推杆31和第二推杆32的顶部均铆接在转角片36上,第一推杆31和第二推杆32的底部通过上弯折臂33和下弯折臂34与侧板1连接,上弯折臂33和下弯折臂34均包括连接板331、341以及连接板331、341两端呈反方向弯折的第一折臂332、342和第二折臂333、343,上弯折臂33和下弯折臂34的第一折臂332、342平行铆接于第一推杆31和第二推杆32的底部,且上弯折臂33和下弯折臂34的第二折臂333、343的端部均与侧板1铆接,下弯折臂34与侧板1之间的铆接处构成中心点A,下弯折臂34的连接板341向第二折臂343端延伸设有连接臂344,连接臂344的端部焊接设有第一弹簧挂钉37并构成旋转点B,侧板1的底部内侧焊接有第二弹簧挂钉38,拉力弹簧35的两端分别挂扣在第一弹簧挂钉37和第二弹簧挂钉38上。

如图4所示,通常头枕为水平位置,当提起头枕时,旋转点B逆时针围绕旋转中心点A旋转,当旋转点B超过中线点A的垂直线T位置时,头枕自动弹起;当下压头枕时,旋转点B顺时针围绕旋转中心点A旋转,超过中线点A的垂直线T位置时,头枕自动收回。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管41和第二连接管42,第一连接管41连接两侧对应的第一推杆31或第二推杆32,第二连接管42连接两侧对应的上弯折臂33或下弯折臂34,第一连接管41和第二连接管42均与横板2平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等,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