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节清洗机工业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适用于清洗机上的气撑上翻式检修门。
背景技术:
清洗机,机用于冲洗过滤液压系统在制造、装配、使用过程及维护时生成或侵入的污染物;也可以适用于对工作油液的定期维护过滤,提高清洁度,避免或减少因污染而造成的故障,从而保证液压系统设备的高性能、高可靠度和长寿命。
现有的化学加热高压清洗机分为输送系统、水雾收集区、清洗区、切水区、烘干区、冷却区,每个区域内安装有固定的设备,清洗机运行后有些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化、损坏,需要人员进行定期的维护,因为清洗机是输送带式的封闭设备,设备较大,如果清洗机中间的零件损坏了,检修就比较困难,所以在每个区域外都设有独立开合的检修门,但是检修门是向左右两边开合的双开门式,在人工检修设备的时候,两两相邻的区域设备会因为开合门的阻挡而操作不方便,不仅带来检修上的技术困难而且阻碍检修进程,为检修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操作检修工作的,安全的适用于清洗机上的气撑上翻式检修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适用于清洗机上的气撑上翻式检修门,包括清洗机外壳支撑板、门框架、上翻门板、下封板,所述门框架固定在外壳支撑板上,上翻门板和下封板固定在门框架上,所述上翻门板的上端与门框架之间设有铰链,所述下封板与上翻门板的下端设有相互锁紧的锁扣,所述上翻门板上设有把手,所述上翻门板的下平面左右两侧边沿设有支撑点,在外壳支撑板上的上翻门板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可伸缩气压支撑杆,所述上翻门板左右两侧的门框架上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设有滑动块,该滑动块上固定着气压支撑杆的下端部,所述气压支撑杆的上端部固定在支撑点上,所述门框架和下封板与上翻门板接触的位置均设有减震装置。
该检修门的上翻门板沿着铰链可以向上翻转,气压支撑杆可以使用最小力矩将上翻门板完成开启和关闭的动作,上翻门板向上翻转后,结合清洗机的高度已经超过检修人员的平均身高,避免了检修时检修门对人造成的阻碍。因为清洗机分为水雾收集区、清洗区、切水区、烘干区和冷却区,所以在每个区都留有检修门,上翻门板在每个检修门上均可以使用气压支撑杆支撑沿着铰链向上翻转,滑动块沿着滑动杆自动上下滑动达到闭合伸缩的目的,减震装置的设置也避免了上翻门板在开启和闭合时对设备造成伤害,也避免了与人碰撞。
进一步限定,所述减震装置为胶条且设置有双层,一层是卡在上翻门板上的第一胶条,另一层是卡接在门框架和下封板上的第二胶条,胶条具有较好的粘性与弹性,安装在上翻门板上下翻动碰撞的地方可以减震、防撞,包裹住上翻门板、门框架与下封板的边沿棱角,也使清洗机外观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于清洗机上的气撑上翻式检修门的整体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适用于清洗机上的气撑上翻式检修门的闭合状态主视示意图;
图3为适用于清洗机上的气撑上翻式检修门的开合状态主视示意图;
图中标示分别对应:1.外壳支撑板;2.门框架;3.锁扣;4.下封板;5.上翻门板;6.把手;7.滑动杆;8.滑动块;9.气压支撑杆;10.支撑点;11.第二胶条;12.第一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适用于清洗机上的气撑上翻式检修门,包括清洗机外壳支撑板1、门框架2、上翻门板5、下封板4,所述门框架2固定在外壳支撑板1上,上翻门板5和下封板4固定在门框架2上,所述上翻门板5的上端与门框架2之间设有铰链,所述下封板4与上翻门板5的下端设有相互锁紧的锁扣3,所述上翻门板5上设有把手6,所述上翻门板5的下平面左右两侧边沿设有支撑点10,在外壳支撑板1上的上翻门板5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可伸缩气压支撑杆9,所述上翻门板5左右两侧的门框架2上设有滑动杆7,所述滑动杆7上设有滑动块8,该滑动块8上固定着气压支撑杆9的下端部,所述气压支撑杆9的上端部固定在支撑点10上,所述门框架2和下封板4与上翻门板5接触的位置均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为胶条且设置有双层,一层是卡在上翻门板上的第一胶条12,另一层是卡接在门框架2和下封板4上的第二胶条11。
清洗机分为水雾收集区、清洗区、切水区、烘干区和冷却区,每个区外都留有一道检修门,所以无论哪个部分的设备需要检修时只需要打开对用的检修门,打开锁扣3,向上提拉把手6打开上翻门板5即可,在打开上翻门板5的过程中滑动块8会沿着滑动杆7向下滑动,闭合时下拉上翻门板5然后将锁扣3锁紧,闭合时滑动块8自然沿着滑动杆7向上滑动,防止上翻门板5弹开,也防止清洗机内部的清洗液溢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清洗机上的气撑上翻式检修门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