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粪尿分离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7784阅读:38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粪尿分离蹲便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具体说是一种粪尿分离蹲便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卫生、环保、生态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厕所革命”已经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同时,发展有机农业,使用有机肥,防止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的呼声越来越高。本发明就是为了适应这一时代要求,为实现人体尿液资源化利用而提出的。

人体排泄的尿液经过发酵处理后就是上佳的有机肥。可是现在普遍使用的水冲厕所,不仅使人体尿液丧失了极好的利用价值,还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和环境污染。

目前普遍使用的粪尿分离蹲便器存在的弊端:一是为防臭使用蹲便器盖,使用时需要入厕人将盖子揭开,使用完还需要盖上,比较麻烦;二是如果不使用蹲便器盖,粪便落孔敞开,给入厕者视觉上不舒服的感觉;三是小便落孔部分的维护范围偏小,使用时影响小便的除臭效果,还容易造成小便外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粪尿分离蹲便器,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合理利用人体排出的粪尿有机肥,以简单而易于维护的结构实现防臭、使用方便、粪尿分离收集的作用。

所述粪尿分离蹲便器,所述蹲便器包括一体设置的尿收集部、粪收集部和脚踏部,所述尿收集部和所述粪收集部分离独立设置,脚踏部分设于蹲便器本体的两侧部,所述粪收集部和尿收集部的各自下部中间分别设有排粪口和排尿口,其特征在于:

穿过脚踏部顶、底面设有脚踏开关,脚踏开关的底部设有伸出脚踏部底面的推杆;

脚踏部下方的蹲便器本体设有粪口挡板,粪口挡板的前端设有挡板轴和绕于挡板轴外侧的挡板扭簧,挡板轴横向设于蹲便器本体的转轴腔内,并通过被转轴腔和粪口挡板限制的挡板扭簧控制粪口挡板的复位状态,使粪口挡板紧贴排粪口,所述挡板轴对应脚踏开关位置的一端一体设有施动板,施动板与所述推杆接触,使推杆向上回复到顶时,与施动板连为一体的粪口挡板紧贴排粪口,推杆向下推到底时,施动板连动使粪口挡板向下翻转90°~130°。

优选地,所述脚踏开关置于脚踏部的开关槽内仅有竖向运动自由度,脚踏开关在开关槽内部分设有限位台,使所述脚踏开关向上无法脱出开关槽。

进一步地,脚踏开关在开关槽内的下部设有复位弹簧,使所述脚踏开关复位状态为由复位弹簧施力上顶,或者开关槽内仅设脚踏开关,使所述脚踏开关的复位状态为由挡板扭簧依次控制施动板和推杆上顶。

优选地,推杆向下推到底时,施动板连动使粪口挡板向下翻转120°。

优选地,所述尿收集部的上部设有前遮挡罩,以防止尿液外溅。

优选地,所述前遮挡罩在竖直方向完全遮挡排尿口。

优选地,所述排尿口在竖直方向上与张开状态的粪口挡板距离5mm以上。

优选地,所述排粪口的口径相当直径100mm~200mm。

优选地,所述脚踏部长200mm~350mm,宽80mm~150mm,以限制脚踏的位置并在脚踏的同时踩下脚踏开关。

本实用新型以简单、实用、易于维护而成本低廉的结构实现了对人粪尿的分离收集的蹲便器,且以简单的结构方便地实现防臭挡板的自动关闭和开启,而无需复杂的气动或液压设备、无需能源,因而成本低廉、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 是图1的右视图,

图3 是粪口挡板张开状态示意图,

图4 是图3总A处放大图,

图5是粪口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右视图。

图中:1—脚踏部,2—前遮挡罩,3—排尿口,4—尿收集部,5—脚踏开关,6—排粪口,7—蹲便器本体,8—开关槽,9—粪口挡板,10—施动板,11—挡板轴,12—推杆,13—挡板扭簧,14—转轴腔,15—限位台,16—复位弹簧,17—粪收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2中所示粪尿分离蹲便器,包括一体设置的尿收集部4、粪收集部17和脚踏部1,所述尿收集部4和所述粪收集部17分离独立设置,脚踏部1分设于蹲便器本体7的两侧部,所述粪收集部17和尿收集部4的各自下部中间分别设有排粪口6和排尿口3,在排粪口6和排尿口3的下方可分别设置收集和处理容器实现对粪尿的分别收集处理。

如图1、2,所述尿收集部4的上部设有前遮挡罩2,以防止尿液外溅。所述前遮挡罩2在竖直方向完全遮挡排尿口。

所述排粪口6的口径相当直径100mm~200mm,可设置为直径120mm,长170mm的长圆孔,图中的排粪口向下方凸出,以便于与粪口挡板9接合。

脚踏开关5设于脚踏部中间,如图2、3所示,脚踏开关5穿过脚踏部1顶、底面,脚踏开关的底部设有伸出脚踏部1底面的推杆12,推杆12也可为较宽的扁形。

脚踏部1下方的蹲便器本体7设有粪口挡板9,如图5、6,粪口挡板9的前端设有挡板轴11和绕于挡板轴11外侧的挡板扭簧13,挡板轴横向设于蹲便器本体7的转轴腔14内,并通过被转轴腔14和粪口挡板9限制的挡板扭簧13控制粪口挡板9的复位状态,例如设置使挡板扭簧13的两端分别嵌入转轴腔14的腔壁和粪口挡板9本体内,以令粪口挡板9紧贴排粪口6。

如图3、4,所述脚踏开关5置于脚踏部1的开关槽8内仅有竖向运动自由度,脚踏开关在开关槽8内部分设有限位台15,使所述脚踏开关5向上无法脱出开关槽8。

一种实施例为,如图4,脚踏开关5在开关槽8内的下部设有复位弹簧16,使所述脚踏开关5复位状态为由复位弹簧16施力上顶,只有外力踩下时脚踏开关5才会下移,复位弹簧16起到主力复位的作用。

另一种实施例为,开关槽8内仅设脚踏开关,使所述脚踏开关5的复位状态为由挡板扭簧13依次控制施动板10和推杆12上顶。

如图4、5,施动板10设于所述挡板轴11对应脚踏开关5位置的一端,施动板10与所述推杆12接触,使推杆12向上回复到顶时,与施动板连为一体的粪口挡板9紧贴排粪口6,推杆12向下推到底时,施动板连动使粪口挡板9向下翻转90°~130°。典型角度为120°。同时满足所述排尿口3在竖直方向上与张开状态的粪口挡板9距离5mm以上。

为了让使脚踏的位置能够踩到脚踏开关,限制所述脚踏部1长250mm,宽100mm,使脚踏的同时可踩下脚踏开关5,进而连动推开粪口挡板9。

入厕时入厕人双脚踩在脚踏部1上,同时也踩到脚踏开关5,使粪口挡板9打开;入厕人通过脚踏部1保证入厕的正确位置,同时,通过特殊造型的蹲便器本体7,使入厕人的粪尿分开从两个不同的落孔排除;蹲便器前部前遮挡罩2将入厕人的小便完全遮挡住,保证除臭效果及小便不会外溢。

可见,本实用新型改善了原来粪尿分离蹲便器粪便落孔的视觉效果;通过前遮挡罩2实现了小便的完全遮挡,保证了蹲便器的除臭效果及小便不会外溢。此技术方法实现了免水冲粪尿分离蹲便器的改良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无需复杂的气动或液压设备、无需能源,成本低廉,而维护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