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保温褥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5722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智能保温褥垫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保温褥垫。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较多的保健床垫能够带来的有益功能较单一,有些只是通过在床垫本体的正面上铺设有玉片或玉粒,利用加热刺激玉片或玉粒使其释放出红外线,为人体营造一个具有传导、红外加热成分的温热环境,从而为人体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休息环境。

现有的利用电加热来进行加热的褥垫,一般是对褥垫整体进行加热,控制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根据用户的需要选择控制区域,降低了褥垫的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保温褥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褥垫加热控制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根据用户的需要选择控制区域,降低了褥垫的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保温褥垫,包括由下而上依次排布的底层、断热层、蓄热层、发热层和表层,发热层包括多个发热区域,每个发热区域具有独立控制的发热电路,多个发热电路并联。

优选地,多个发热电路连接至一个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设置在表层的边角区域。

优选地,表层的边角区域缝制有防水胶囊,控制单元密封设置在防水胶囊内。

优选地,防水胶囊上设置有用于外接电源的USB接口,USB接口处设置有防水挡片。

优选地,各发热区域对应位置处的表层拼接有远红外面料。

优选地,控制单元包括蓝牙模块、控制模块和电路板,蓝牙模块和控制模块均设置在电路板上,USB接口设置在电路板上。

优选地,各发热区域均设置有柔性温度传感器,柔性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单元。

优选地,蓄热层为波纹状,蓄热层包括用于蓄热的涤纶填充絮片,涤纶填充絮片填充至波纹的凹槽内。

优选地,各发热区域设置有负离子球和电气石,负离子球和电气石间隔设置在各发热区域,负离子球和电气石均为扁平的弧面结构,并通过刺绣固定在发热区域内。

优选地,负离子球和电气石均通过碳纤维线缝制在发热层上。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保温褥垫,包括由下而上依次排布的底层、断热层、蓄热层、发热层和表层,发热层包括多个发热区域,每个发热区域具有独立控制的发热电路,多个发热电路并联。由于智能保温褥垫包括多个发热区域,且每个发热区域具有独立控制的发热电路,因此在使智能保温褥垫发热时,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相应发热区域的发热电路发热,无需使整个智能保温褥垫发热,可以节省能源耗费,使用更加灵活方便。同时,由于发热电路并联,因此,即使部分发热电路损坏,也不会对其他的发热电路造成影响,仍然不会影响智能保温褥垫的整体使用功能,提高了智能保温褥垫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保温褥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保温褥垫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保温褥垫的发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保温褥垫的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层;2、断热层;3、蓄热层;4、发热层;5、表层;6、防水胶囊;7、USB接口;8、蓝牙模块;9、控制模块;10、电路板;11、发热电路;12、柔性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提出大量特定细节,以便于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即使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也可实施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下,没有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组件和电路,以免影响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

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智能保温褥垫包括由下而上依次排布的底层1、断热层2、蓄热层3、发热层4和表层5,发热层4包括多个发热区域,每个发热区域具有独立控制的发热电路11,多个发热电路11并联。

由于智能保温褥垫包括多个发热区域,且每个发热区域具有独立控制的发热电路11,因此在使智能保温褥垫发热时,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相应发热区域的发热电路11发热,无需使整个智能保温褥垫发热,可以节省能源耗费,使用更加灵活方便。同时,由于发热电路11并联,因此,即使部分发热电路11损坏,也不会对其他的发热电路11造成影响,仍然不会影响智能保温褥垫的整体使用功能,提高了智能保温褥垫的使用性能。

多个发热电路11连接至一个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设置在表层5的边角区域。多个发热电路11可以通过同一个控制单元分别进行控制,提高了控制结构的集成化程度,减少了空间占用,便于进行电路排布。将控制单元设置在表层5的边角区域,可以避免控制单元在用户使用时对用户的触感造成影响,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表层5的边角区域缝制有防水胶囊6,控制单元密封设置在防水胶囊6内。防水胶囊6可以为硅胶支撑,使得防水胶囊具有柔软的特性,而且可以有效防水,对控制单元起到有效的防水保护作用。硅胶胶囊位于表层5的边角上,形状接近立方体,并且纵贯褥垫的五个部分。通过防水胶囊6可以使控制单元有效防水,从而使得整个褥垫可以进行水洗,提高了褥垫清洗的方便性。

防水胶囊6上设置有用于外接电源的USB接口7,USB接口7处设置有防水挡片。USB接口7可以方便地实现智能保温褥垫与电源的连接,结构简单,使用便利。当然,也可以在防水胶囊6内内置电源,然后将防水胶囊6整个密封,进一步提高防水胶囊6的密封性能。

表层为普通纺织面料,在各发热区域对应位置处的表层5处拼接有远红外面料,可以发出远红外线,对人体可以起到保健功能。

控制单元包括蓝牙模块8、控制模块9和电路板10,蓝牙模块8和控制模块9均设置在电路板10上,USB接口7设置在电路板10上。蓝牙模块8可以通过蓝牙信号与手机等进行交互,通过手机向蓝牙模块8发出控制信号,然后通过蓝牙模块将控制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9,然后通过控制模块9对发热电路11进行控制。电路板10可以便于实现发热电路11、蓝牙模块8、控制模块9和USB接口7的设置和排布。控制模块9例如为CPU或者单片机等。

各发热区域均设置有柔性温度传感器12,柔性温度传感器12连接至控制单元。通过柔性温度传感器12可以方便准确地获取各个发热区域的实际温度,从而能够对该区域的温度进行调控,使得该区域的温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同时,该柔性温度传感器12使得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造成不适,也便于对褥垫进行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区域主要分为三个,分别为肩部、腰部和脚部,其中肩部划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为发热区域A和B,腰部为一个部分,为发热区域C,脚部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发热区域D和E。此种划分方式与人体结构更加吻合,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柔性温度传感器12可以为三个,分别监测肩部、腰部和脚部的发热温度,也可以为五个,从而对各个细分的发热区域进行监测。发热层的各个发热区域均由发热丝构成,每个部分构成一个独立电路,三个电路按照肩部、腰部和脚部的划分进行并联,然后分别连接到控制单元。

蓄热层3为具有吸热、蓄热功能的材料制成,用户积蓄热量,为用户进行持续供暖,提高褥垫的保温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蓄热层3为波纹状,蓄热层3包括用于蓄热的涤纶填充絮片,涤纶填充絮片填充至波纹的凹槽内。将蓄热层3设置为波纹状,可以使蓄热层3具有更大的蓄热空间,可以填充更多的蓄热材料,从而提高蓄热层3的蓄热能力,使得褥垫的保温效果更加持久。当然,蓄热层3也可以设计为格栅状。

断热层2为具有热量反射功能的PE或者镀铝薄膜,能够防止褥垫热量散失,提高褥垫的保温性能和热量的利用效率,降低热量损失。

底层为普通纺织面料,在底层的四角设置有防滑橡根,可以在褥垫使用过程中使得褥垫不易发生相对滑动,能够保持伸展状态,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各发热区域设置有负离子球和电气石,负离子球和电气石间隔设置在各发热区域,负离子球和电气石均为扁平的弧面结构,并通过刺绣固定在发热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负离子球和电气石均通过碳纤维线缝制在发热层4上。

负离子球可以产生对人体有益的负离子,从而进一步提高褥垫的保健功能。电气石和碳纤维线均可以产生远红外线,与远红外面料相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褥垫的远红外线的释放能力,进一步提高褥垫的保健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底层1、断热层2和蓄热层3是通过绗缝首先缝制为一体,然后将发热层4和表层5通过平缝机固定缝制到底层1、断热层2和蓄热层3上面,最后对褥垫整体四角包边,进一步提高褥垫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