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6318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椅。



背景技术:

折叠椅具有易折收且便携的特点,其不仅适用于户外及临时场所的使用,亦是家居必备的应急使用物品,公开号为CN205321810U的一种轻便折叠椅架,包括一椅座支架、一椅脚支架及活动连接椅座支架与椅脚支架的连接支撑座;所述椅座支架包括两前支杆及两后靠杆;该椅脚支架包括至少四根支脚杆;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支撑座上设有四个贯通上下两端的套布,所述椅脚支架的四根脚杆分别枢接于各套布内,椅座支架的两前支杆及两后靠杆分别与各脚杆的顶端插置合,各脚杆与对应的前支杆或后靠杆之间分别设置弹性绳。

上述这种轻便折叠椅架,虽然结构简单、折收体积更紧凑,更易携带与收藏,但是支脚杆的顶部是圆形的,当支脚杆展开后,支脚杆倾斜设置,则支脚杆上端与椅布的接触位置只有支脚杆顶部远离地面的一侧,接触面积比较小,且只有支脚杆的边沿与椅布接触,当人坐在椅布上后,人的重力被支脚杆与椅布的接触点分担,则长期下来,会导致椅布与支脚杆的接触位置处磨损比较严重,因此如何能减少支脚杆和椅布之间的摩擦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椅,其能够减少支脚杆和椅布之间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折叠椅,包括支撑座、四根支脚杆、椅布和套布,所述支脚杆上端设有向椅布中心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固定连接有分力片,所述分力片远离椅布中心的一侧与椅布的边角形状相同。

通过上述方案,支撑座用于安装支脚杆,支撑座上设有四个贯通上下两端的安装口,支脚杆分别枢接于各安装口内,套布设置在椅布的四个角落,把支脚杆的顶端套设在套布内,这样就形成了折叠椅,在支脚杆上端设有的第一斜面向椅布中心倾斜,同时在第一斜面上设有分力片,当人坐在椅布上时,人的重力施加到支脚杆上,首先支脚杆会给分力片一个支持力,分力片把这个支持力均匀的分散到椅布的角落,而不是让支脚杆作用到一个点,且分力片设置在第一斜面上,能够让分力片适应椅布中心的下沉,从而让分力片更好的分解椅布上的重力,减少了支杆和椅布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套布内设有供支脚杆穿过的加强布,所述加强布与椅布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把加强布设置在套布内,且与椅布固定连接,加强布能够起到提高支脚杆与椅布之间的连接强度,当有重力施加到椅布上时,支脚杆会对加强布造成牵引力,加强布将这个力均匀的分散给椅布,从而可以提高支脚杆和椅布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套布和加强布均与支脚杆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由于套布和加强布均与椅布固定连接,而把套布和加强布均与支脚杆固定连接,这样椅布和支脚杆就固定连接了,从而椅布和支脚杆就是一体的,当折叠椅折叠时,椅布随之折叠,折叠椅展开时,椅布随之展开,让折叠椅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一个所述支脚杆与加强布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魔术贴。

通过上述方案,在一个支脚杆与加强布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当支脚杆折叠起来时,椅布随之折叠起来,利用魔术贴将折叠后的支脚杆绑起来,防止支脚杆松散,便于折叠椅的携带和存放。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布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处设有背带,所述背带一端与加强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脚杆远离魔术贴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设置有背带,当支脚杆折叠起来时,便于折叠椅的携带,使用者只需要背着或者拎着背带即可实现对折叠椅的携带,比较的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背带为卡扣背带。

通过上述方案,把背带设为卡扣背带,卡扣背带可以调节背带的长度,通过调节背带的长度,来提高使用者的携带方便程度和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杆底部均设有与水平面平行的第二斜面。

通过上述方案,第二斜面设置在支脚杆的底部,可以提高支脚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让支脚杆更平稳的去支撑椅布。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杆的底部均套设有防磨套。

通过上述方案,防磨套可以让支脚杆与地面不直接接触,可以减少支脚杆的磨损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防磨套均具有磁性。

通过上述方案,把防磨套设置的具有磁性,当支脚杆收集起来时,四根支脚杆相互吸引,能够让支脚杆更稳定的收缩在一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斜面和分力片的设置,能够让支脚杆对椅布的支撑力均匀的分散在椅布上;

2、通过魔术贴和卡扣背带的设置,提高了折叠椅的携带方便性;

3、通过第二斜面和防磨套的设置,提高了支脚杆对地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少了支脚杆的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分力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加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加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套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的放大图。

图中,1、支撑座;11、安装口;12、坡面;2、支脚杆;3、椅布;31、套布;32、加强布;4、第一斜面;41、分力片;5、第二斜面;51、防磨套;6、卡扣背带;7、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折叠椅,如图1和2所示,包括支撑座1,在支撑座1上设有贯通上下两端的四个安装口11,各安装口11的底部向上设有一倾斜状的坡面12。

在各安装口11内均枢接有支脚杆2,支脚杆2可以在安装口11上转动,由于坡面12的设置,能够让四根支脚杆2在安装口11上展开,形成折叠椅的支架。

如图3至5所示,在支脚杆2的上端设有椅布3,在椅布3的四个角落设有套布31,支脚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套布31内,这样就形成了折叠椅。

如图5至7所示,在套布31内设有加强布32,让加强布32与椅布3固定连接,支脚杆2从加强布32内穿过,可以提高支脚杆2和椅布3的连接强度。

把支脚杆2、套布31和加强布32三者固定连接,可以让支脚杆2和椅布3一体。

如图1所示,在支脚杆2的上端设有向椅布3中心倾斜的第一斜面4,当椅布3上被施加重力时,第一斜面4朝向椅布3的中心设置。

在第一斜面4上设有分力片41,分力片41增大了支脚杆2和椅布3的接触面积,分力片41远离椅布3中心的一侧与椅布3的边角形状相同,且把分力片41远离椅布3中心的一侧抵触到椅布3的边角,这样支脚杆2对椅布3的支撑力就会分担到分力片41上。

在支脚杆2和套布31的固定连接处设有魔术贴7,魔术贴7与套布31固定连接,当支脚杆2折叠起来时,可以利用魔术贴7将支脚杆2的上端绑定。

在套布31与魔术贴7的连接处设有卡扣背带6,卡扣背带6一端与加强布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脚杆2远离魔术贴7的一端固定连接,卡扣背带6可以调整长度,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者,提高使用者的携带方便性。

把支脚杆2的底部均设为与水平面平行的第二斜面5,同时在支脚杆2的底部套设有与支脚杆2配合的防磨套51,可以减少支脚杆2的摩损。

把防磨套51均设置的有磁性,四个防磨套51可以相互吸引,当四根支脚杆2折叠到一起时,防磨套51相互吸引,可以配合魔术贴7,让折叠椅折叠起来时,比较的稳定。

具体实施说明如下:当需要使用折叠椅时,把四根支脚杆2在安装口11上展开,由于安装口11上设有坡面12,则支脚杆2最终被坡面12卡住,形成稳定的四角支架,由于支脚杆2与套布31固定连接,则椅布3会随着支脚杆2的展开而展开,当有重力施加到椅布3上时,重力首先落到四个分力片41上,由于分力片41是倾斜设置的,且分力片41朝向椅布3的中心,让椅布3和分力片41形成一个圆滑的面,最大程度的增加了分离片和椅布3的接触面积,让椅布3上的重力均匀的分散到分力片41上,然后四个分力片41把这个力传递给支脚杆2,支脚杆2的底部设有第二斜面5,增大了支脚杆2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底部的防磨套51能够减少支脚杆2的磨损,当需要把折叠椅折叠起来时,首先把四根支脚杆2合拢到一起,由于防磨套51相互吸引,则支脚杆2能够稳定的合拢,同时利用魔术贴7将支脚杆2的上端捆绑固定,然后利用卡扣背带6对折叠椅进行携带即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