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5185阅读:7559来源:国知局
艾草床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特别涉及一种艾草床垫。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床垫通常为硬板床垫或者弹簧床垫,硬板床垫过硬,长期使用极易引起使用者腰椎病变,此外 ,弹簧床垫需要添加辅垫,要硬一点必须加棕,故可能存在黑心棉等不环保的材料,和有甲醛会生虫的棕板。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睡眠质量,而普通的床垫通常都不具备安神提高睡眠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艾草床垫,具有馨鼻、杀菌、抗病毒、安神提高睡眠质量、祛风湿功能。

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艾草床垫,包括床垫芯架、围设于所述床垫芯架外侧的床围垫,所述床垫芯架包括位于两侧的支撑框架、固定设置于两侧所述支撑框架端部之间的横向支撑架,两侧所述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网、第二弹性网、上弹性面网、下弹性面网,所述第一弹性网与所述第二弹性网交错设置,所述上弹性面网水平连接于两侧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所述下弹性面网水平连接于两侧所述支撑框架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弹性网、所述第二弹性网、所述上弹性面网以及所述下弹性面网均由弹簧钢丝线编制而成,所述床围垫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弹性面网上表面的面垫、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以及所述横向支撑架侧面的侧垫、设置于所述下弹性面网下表面的底垫,所述面垫以及所述侧垫均包括由天然麻纤维编制而成的第一上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上表层下方由棉纤维编制而成的第一下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上表层与所述第一下表层之间的艾草层,所述底垫包括由棉纤维编制而成的第二上表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上表层下方的由无纺布制成的第二下表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上表层与所述第二下表层之间的活性炭层。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床垫芯架的角部包设有弹性包角。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弹性包角为海绵包角。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支撑框架以及所述横向支撑架均由若干钢筋焊接而成。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两侧支撑框架之间设置第一弹性网、第二弹性网、上弹性面网、下弹性面网,从而具有弹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床垫不易塌陷,此外面垫以及侧垫内设置有艾草层,从而床垫具有馨鼻、杀菌、抗病毒、安神提高睡眠质量、祛风湿功能,而且使用天然麻纤维,使得床垫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具有良好防静电、防螨抑菌效果,底垫内设置活性炭层,具有良好的除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面垫以及侧垫的剖视图;

图3是底垫的剖视图。

其中:1、支撑框架;2、第一弹性网;3、第二弹性网;4、上弹性面网;5、下弹性面网;6、第一上表层;7、艾草层;8、第一下表层;9、第二上表层;10、活性炭层;11、第二下表层;12、弹性包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艾草床垫,包括床垫芯架、围设于所述床垫芯架外侧的床围垫,所述床垫芯架包括位于两侧的支撑框架1、固定设置于两侧所述支撑框架1端部之间的横向支撑架,两侧所述支撑框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网2、第二弹性网3、上弹性面网4、下弹性面网5,所述第一弹性网2与所述第二弹性网3交错设置,所述上弹性面网4水平连接于两侧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表面,所述下弹性面网5水平连接于两侧所述支撑框架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弹性网2、所述第二弹性网3、所述上弹性面网4以及所述下弹性面网5均由弹簧钢丝线编制而成,所述床围垫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弹性面网4上表面的面垫、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以及所述横向支撑架侧面的侧垫、设置于所述下弹性面网5下表面的底垫,所述面垫以及所述侧垫均包括由天然麻纤维编制而成的第一上表层6、设置于所述第一上表层6下方由棉纤维编制而成的第一下表层8、设置于所述第一上表层6与所述第一下表层8之间的艾草层7,所述底垫包括由棉纤维编制而成的第二上表层9、设置于所述第二上表层9下方的由无纺布制成的第二下表层11、设置于所述第二上表层9与所述第二下表层11之间的活性炭层10。

原理:通过在两侧支撑框架1之间设置第一弹性网2、第二弹性网3、上弹性面网4、下弹性面网5,从而具有弹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床垫不易塌陷,此外面垫以及侧垫内设置有艾草层7,从而床垫具有馨鼻、杀菌、抗病毒、安神提高睡眠质量、祛风湿功能,而且使用天然麻纤维,使得床垫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具有良好防静电、防螨抑菌效果,底垫内设置活性炭层10,具有良好的除臭效果。

为了提高舒适度,所述床垫芯架的角部包设有弹性包角12,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海绵包角。

为了方便加工制造,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支撑框架1以及所述横向支撑架均由若干钢筋焊接而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