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椎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颈椎保护托架。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及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或韧带增厚等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或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用计算机办公的越来越多,随之而出的各种颈椎问题也是日益增多,颈椎托架、颈椎枕及颈部固定器等等一系列保护颈部的设备近几年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764458U中提出的一种防颈部疲劳托架,采用竖向支撑管内套接有弯折型旋转杆,达到可伸缩的目的,但是结构过于单一,调节较为麻烦,且旋转杆与托盘之间固定安装,托盘或支撑管损坏时,更换不便甚至无法更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颈椎保护托架,具备利用齿轮啮合的精密结构,更加容易适应不同身高的人,更换方便,达到了便于伸缩,操作简单,调节方便,节省时间,且当托物板或外杆损坏时,便于更换,提高了托物板的通风性,使颈部或下颚更加舒适,防止托物板太硬使颈部或下颚受到伤害的优点,解决了结构过于单一,调节较为麻烦,且旋转杆与托盘之间固定安装,托盘或支撑管损坏时,更换不便甚至无法更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颈椎保护托架,包括托物板,所述托物板底端的中部通过卡紧装置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支撑杆由外杆和内杆组成,外杆的顶部通过卡紧装置卡接有托物板,内杆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基座的顶部,内杆的上部通过伸缩装置与外杆的内部活动连接。
所述卡紧装置包括托物板底部开设的凹槽,凹槽的两侧且在托物板上加设有卡槽,外杆的顶部卡接在凹槽内,且外杆上部的两侧均通过加设的卡块与卡槽卡接,卡块的一端贯穿外杆上开设的滑槽与U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U型杆的另一端贯穿滑槽下方且在外杆上开设的通槽与按压块的侧面固定安装,按压块靠近通槽的一侧通过弹簧与外杆的外表面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开设在外杆内腔下部的矩形槽,矩形槽内且在外杆上加设有齿牙,内杆靠近矩形槽一侧的上部通过转轴旋转连接有与齿牙啮合的齿盘。
优选的,所述托物板的两端均加设有通风区,通风区内且在托物板上开设有整齐排列的蜂窝孔。
优选的,所述托物板的上表面加装有海绵块。
优选的,所述外杆的内部中空设置,且外杆的底部开设有直径与内杆直径相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卡紧装置共设置有两个,弹簧以按压块靠近通槽一侧的中心处对称分布在按压块上,且弹簧的弹性系数与U型杆一端的长度和卡块的长度之和相匹配,U型杆两端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海绵块采用记忆海绵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装置,拉动外杆,外杆内的齿牙与内杆侧面的齿盘啮合从而可以移动,利用齿轮啮合的精密结构,更加容易适应不同身高的人,采用卡紧装置将外杆与托物板之间卡紧,按压按压块,弹簧被压缩,U型杆移动,从而带动卡块脱离卡槽,更换方便,达到了便于伸缩,操作简单,调节方便,节省时间,且当托物板或外杆损坏时,便于更换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风区和蜂窝孔,提高了托物板的通风性,使颈部或下颚更加舒适,托物板上设置有记忆型海绵,防止托物板太硬使颈部或下颚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A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伸缩装置示意图。
图中:1托物板、2支撑杆、21外杆、22内杆、3卡紧装置、31凹槽、32卡块、33U型杆、34按压块、35弹簧、36通槽、37卡槽、38滑槽、4基座、5伸缩装置、51矩形槽、52齿牙、53齿盘、54转轴、6通风区、7蜂窝孔、8海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的颈椎保护托架,包括托物板1,托物板1用于托起颈部或下颚,托物板1的两端均加设有通风区6,通风区6内且在托物板1上开设有整齐排列的蜂窝孔7,托物板1的上表面加装有海绵块8,海绵块8采用记忆海绵块,保证柔软度,避免托物板1太硬致使使用者受伤,且采用记忆型海绵提高海绵块8的使用寿命,托物板1底端的中部通过卡紧装置3与支撑杆2活动连接,卡紧装置3用于将外杆21与托物板1卡紧或松开,支撑杆2由外杆21和内杆22组成,便于伸缩,外杆21的顶部通过卡紧装置3卡接有托物板1,外杆21的内部中空设置,且外杆21的底部开设有直径与内杆22直径相适配的通孔,便于将内杆22放置到外杆21内,外杆21可通过齿盘53与齿牙52啮合在内杆22上移动,内杆2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基座4的顶部,基座4置于基面上用于保持整体结构的平衡,内杆22的上部通过伸缩装置5与外杆21的内部活动连接。
请参阅图2,卡紧装置3包括托物板1底部开设的凹槽31,用于卡接外杆21的顶部,卡紧装置3共设置有两个,弹簧35以按压块34靠近通槽36一侧的中心处对称分布在按压块34上,且弹簧35的弹性系数与U型杆33一端的长度和卡块32的长度之和相匹配,U型杆33两端的长度相等,按压按压块34,弹簧35受力压缩,U型杆33移动从而使卡块32从卡错37内移出,即可将外杆21与托物板1分开,凹槽31的两侧且在托物板1上加设有卡槽37,外杆21的顶部卡接在凹槽31内,且外杆21上部的两侧均通过加设的卡块32与卡槽37卡接,卡块32的一端贯穿外杆21上开设的滑槽38与U型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U型杆33的另一端贯穿滑槽38下方且在外杆21上开设的通槽36与按压块34的侧面固定安装,按压块34靠近通槽36的一侧通过弹簧35与外杆21的外表面弹性连接。
请参阅图3,伸缩装置5包括开设在外杆21内腔下部的矩形槽51,矩形槽51内且在外杆21上加设有齿牙52,内杆22靠近矩形槽51一侧的上部通过转轴54旋转连接有与齿牙52啮合的齿盘53,拉动外杆21,外杆21内的齿牙52驱使齿盘53转动,从而实现外杆21在内杆22上移动。
综上所述:该新型的颈椎保护托架,通过设置伸缩装置5,拉动外杆21,外杆21内的齿牙52与内杆22侧面的齿盘53啮合从而可以移动,利用齿轮啮合的精密结构,更加容易适应不同身高的人,采用卡紧装置3将外杆21与托物板1之间卡紧,按压按压块34,弹簧35被压缩,U型杆33移动,从而带动卡块32脱离卡槽37,更换方便,达到了便于伸缩,操作简单,调节方便,节省时间,且当托物板1或外杆21损坏时,便于更换的优点,通过设置通风区6和蜂窝孔7,提高了托物板1的通风性,使颈部或下颚更加舒适,托物板1上设置有记忆型海绵,防止托物板1太硬使颈部或下颚受到伤害,解决了结构过于单一,调节较为麻烦,且旋转杆与托盘之间固定安装,托盘或支撑管损坏时,更换不便甚至无法更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