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饮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品胶囊及饮品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品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
现有的饮品机一般包括水箱、水泵、锅炉、冲泡头、放置胶囊的冲泡杯,将胶囊由投料口放入冲泡杯内,冲泡杯向冲泡头方向运动,使得胶囊进入冲泡杯内,水箱中的液流在水泵的作用下,进入锅炉加热,对液流进行加热,冲泡头刺穿胶囊后,锅炉内的液流在水泵的作用下进入胶囊内,并溶解或者萃取腔体内的物料形成溶液,以完成饮品的冲泡或萃取。
现有的饮品胶囊,特别是制作需要溶解或萃取类饮料的胶囊,通常都在胶囊内设置过滤支架,由于过滤支架既要承担过滤作用还有导流作用,容易产生变形,影响饮品的冲调或萃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出的饮品口感好且强度好的饮品胶囊及饮品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饮品胶囊,包括胶囊本体及封闭胶囊本体的膜片,胶囊内设有容纳物料的物料腔,胶囊本体包括底壁及沿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胶囊本体内设有过滤支架及设于过滤支架上的滤纸,过滤支架包括供液流通过的内环、与胶囊本体的侧壁配合的外环及连接内环与外环的连接部,滤纸设于连接部上,其中,所述内环的下端设有环形的导流部,导流部的内壁设有凸筋,液流经内环从导流部流入物料腔内并溶解或萃取胶囊内的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设有凸起,凸筋与凸起抵触,以使导流部的下端面与凸起的表面形成供液流流出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凸筋的高度为H1,0.2mm≤H1≤3mm。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为底壁拱起形成的圆弧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的水平投影位于凸起的水平投影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的下端面设有凸点,凸点设有多个且沿导流部的周向均布间隔设置,凸点与底壁抵触,导流部的下端面与底壁形成供液流流出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凸点的高度为H2,0.2mm≤H2≤1mm。
进一步的,所述内环的上端面高于胶囊本体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的下端面设有多个缺口,多个缺口沿导流部的周向均布设置,液流从所述缺口流入物料腔;或者导流部的侧壁设有多个通孔,液流从所述通孔流入物料腔。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饮品机,包括水箱、水泵、冲泡头和容纳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饮品胶囊的冲泡杯,冲泡头包括进水刺针和出水刺针,进水刺针与出水刺针设置在同一侧,所述进水刺针穿透内环对应的膜片,液流由水箱经水泵被进水刺针引入内环,经过环形的导流部内壁及凸筋的引流从导流部流出,溶解或萃取物料形成溶液,所述溶液被出水刺针引出胶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内环的下端设置环形的导流部,由于液流由导流部流入胶囊内,液流由内环流入后顺着导流部内壁和凸筋继续向下流动,可以将液流引导至合适的位置流出与饮料粉体混合,使得液流与饮料粉体混合更加充分,特别在萃取饮料粉体时,其萃取口感更好;同时,在导流部的内壁设置筋条,这样提升了导流部的强度,防止过滤支架在组装过程中导流部发生变形,影响饮品的冲调效果,提升了过滤支架的强度。
2、通过在底壁设置凸起,凸筋与凸起抵触,这样使得导流部的下端面与凸起的表面形成供液流流出的间隙,液流可通过间隙流出,防止导流部与底壁接触过于紧密,引起胶囊爆杯,提升了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引流作用。
3、通过将凸筋的高度H1设置在0.2mm至3mm之间,这样不仅保证了间隙的大小,便于调节胶囊内部的压力,且保证了导流部及过滤支架的强度,还提升了饮品的口感。当H1小于0.2mm时,间隙太小,则单位时间内,流过间隙的流量小于进水刺针供水的流量,则在中环的内部压力不稳定,影响冲调效果,甚至可能引起爆杯;当H1大于3mm时,间隙太大,液流速度过快,使得液流不能充分的与饮料粉体混合,降低了饮品的口感。
4、凸起为底壁拱起形成圆弧曲面,这样既便于凸筋与凸起的抵触配合,保证间隙的大小,且便于胶囊的生产加工,生产效率高。
5、通过将导流部的水平投影设置成位于凸起的水平投影内,这样能很好的保证凸筋与凸起接触,有效保证间隙的大小,从而实现均匀萃取,并且可以防止胶囊爆杯,提升了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
6、通过在导流部的下端面设置凸点,凸点与底壁抵触,形成供液流流出的间隙,能有效调节胶囊内部的压力,且此方式结构简单,易实现。
7、通过将凸点的高度H2设置在0.2mm至1mm之间,这样不仅保证了间隙的大小,便于调节胶囊内部的压力,且保证了导流部及过滤支架的强度,还提升了饮品的口感。当H1小于0.2mm时,间隙太小,则在中环的内部压力不稳定,影响冲调效果,甚至可能引起爆杯;当H1大于1mm时,间隙太大,液流速度过快,使得液流不能充分的与饮料粉体混合,降低了饮品的口感。
8、通过将内环的上端面设置成高于胶囊本体的上端面,这样便于膜片与胶囊本体之间的密封,增强了密封性,防止胶囊漏气,而影响胶囊正常的保质期。
9、通过在导流部的下端面设置多个缺口,缺口与底壁形成供液流流出的间隙,能有效调节胶囊内部的压力,且此方式结构简单,易实现。
10、一种饮品机,包括水箱、水泵、冲泡头和容纳上述饮品胶囊的冲泡杯,冲泡头包括进水刺针和出水刺针,进水刺针与出水刺针设置在同一侧,所述进水刺针穿透内环对应的膜片,液流由水箱经水泵被进水刺针引入内环,经过环形的导流部内壁及凸筋的引流从导流部流出,溶解或萃取物料形成溶液,所述溶液被出水刺针引出胶囊。液流经过环形导流部时,液流沿着导流部的内壁和凸筋流动,可以将液流引导至合适的位置流出与饮料粉体混合,使得液流与饮料粉体混合更加充分,特别在萃取饮料粉体时,其萃取口感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饮品胶囊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饮品胶囊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饮品胶囊实施例一中过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饮品胶囊实施例一中过滤支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饮品机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饮品胶囊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A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饮品胶囊实施例三中过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底壁;11、凸起;2、侧壁;3、膜片;4、过滤支架;41、内环;411、导流部;4111、凸筋;4112、凸点;4113、缺口;42、连接部;43、外环;5、滤纸;6、腔体;7、冲泡杯;8、冲泡头;81、进水刺针;82、出水刺针;83、密封圈;91、水箱;92、锅炉;93、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品胶囊,包括胶囊本体及封闭胶囊本体的膜片3,胶囊内设有容纳物料的物料腔,胶囊本体包括底壁1及沿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2,胶囊本体内设有过滤支架4及设于过滤支架4上的滤纸5,过滤支架4下方形成放置饮料粉体的腔体6,过滤支架4包括供液流通过的内环41,内环41向上延伸并与膜片3密封连接,过滤支架4还包括设置在内环上并向侧壁延伸的连接部42,连接部42之间形成供液流通过的液流通道,液流由内环41流入腔体6,并溶解或萃取腔体内的饮料粉体形成饮品,饮品向上运动穿过滤纸5并经液流通道流出。
由于液流在胶囊内的流动路径是有序的,液流与饮料粉体混合形成饮品后的流动路径也是有序的。因此液流及饮品在胶囊内都有规律地循环流动,有效实现液流与饮料粉体的充分混合,具有很好的溶解或萃取效果。
胶囊呈倒圆台状,侧壁2设有台阶,连接部42设有六个,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数量并不限于六个,一般来说,至少设有两个,连接部42一端与内环41连接,另一端搭接在台阶上,侧壁2实现对连接部42的支撑,内环41、连接部42和侧壁2形成供液流通过的液流通道,滤纸5贴合于过滤支架4的底面,从而实现滤纸5的固定,腔体6内放置饮料粉体,饮料粉体可以是可溶物质,例如奶粉、豆粉,也可以是不可溶物质,例如茶叶、咖啡等。
本实施例中,内环41的下端设有环形的导流部411,导流部411的内壁设有凸筋,导流部411与底壁1之间设有供液流流出的间隙,这样通过在内环的下端设置导流部,由于液流由导流部流入胶囊内,液流由内环流入后顺着导流部继续向下流动,可以将液流引导至合适的位置流出与饮料粉体混合,使得液流与饮料粉体混合更加充分,特别在萃取饮料粉体时,其萃取口感更好;同时,在导流部的内壁设置筋条,这样提升了导流部的强度,防止过滤支架在组装过程中导流部发生变形,影响饮品的冲调效果,提升了过滤支架的强度。
底壁1设有凸起11,凸起11为底壁1拱起形成的圆弧曲面,这样既便于凸筋与凸起的抵触配合,保证间隙的大小,且便于胶囊的生产加工,生产效率高。凸筋4111与凸起11抵触,以使导流部411的下端面与凸起11的表面形成供液流流出的间隙,这样使得导流部的下端面与凸起的表面形成供液流流出的间隙,液流可通过间隙流出,防止导流部与底壁接触过于紧密,引起胶囊爆杯,提升了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引流作用。
凸筋4111的凸出高度为H1,0.2mm≤H1≤3mm,本实施例中,H1具体为0.8mm,这样不仅保证了间隙的大小,便于调节胶囊内部的压力,且保证了导流部及过滤支架的强度,还提升了饮品的口感。当然,H1可选为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75mm、0.85mm、0.9mm、1mm、1.2mm、1.5mm、1.8mm、2mm、2.5mm、3mm等。
导流部41为中心圆柱,导流部41的水平投影位于凸起11的水平投影内,导流部41的水平投影为圆形,凸起11的水平投影为圆形,即导流部的水平投影的圆形的直径小于凸起水平投影的圆形的直径,这样能很好的保证凸筋与凸起接触,有效保证间隙的大小,从而实现均匀萃取,并且可以防止胶囊爆杯,提升了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
内环41的上端面高于胶囊本体的上端面,具体高0.3mm,这样便于膜片与胶囊本体之间的密封,增强了密封性,防止胶囊漏气,而影响胶囊正常的保质期。当然,可选的,内环的上端面高于胶囊本体的上端面0.1mm、0.15mm、0.2mm、0.25mm、0.35mm、0.4mm、0.45mm、0.5mm、1mm、1.5mm、2mm等。
为了用上述饮品胶囊制备饮品,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饮品机,包括水箱91、锅炉92、水泵93、冲泡头8,冲泡杯7可相对于冲泡头8做往返运动,冲泡头8包括进水刺针81、出水刺针82和密封圈83,进水刺针81、出水刺针82位于同一侧,进水刺针81高于出水刺针82设置,将胶囊由入料口放入饮品机,冲泡杯7向冲泡头8方向运动,使得胶囊进入冲泡杯7内,当胶囊位于冲泡杯内时,胶囊纵向放置,这里的纵向放置是指胶囊的轴线呈水平方向设置。冲泡杯7继续运动,使密封圈83压紧支架内环41和膜片3,同时进水刺针穿透内环对应的膜片,出水刺针穿透液流通道上方的膜片,出水刺针穿透膜片后位于滤纸与膜片之间。
水箱91中的液流在水泵93的作用下,进入锅炉92加热,将液流加热到80℃至90℃,进水刺针81、出水刺针82穿透膜片3后,锅炉92内的液流在水泵93的作用下被进水刺针引入内环41,液流通过内环41,经过环形导流部内壁及凸筋的引流从环形导流部下端与凸起11之间的间隙流出,流入腔体6,并溶解或者萃取腔体内的饮料粉体形成饮品,由于在水泵93的作用下,进水刺针81持续向内环41注入液流,由于进水刺针81持续向内环41注入液流,其推动混合后的饮品向上运动穿过滤纸5并经液流通道,被出水刺针经液流通道引出胶囊。在这里,关于液流方向或者胶囊内部描述的“上”、“下”,是指相对于胶囊底壁1而言。
饮品机在使用上述饮品胶囊时,由于过滤支架下端设置导流部,液流由导流部流入胶囊内,液流由内环流入后顺着导流部继续向下流动,可以将液流引导至合适的位置流出与饮料粉体混合,使得液流与饮料粉体混合更加充分,特别在萃取饮料粉体时,其萃取口感更好;同时,在导流部的内壁设置筋条,这样提升了导流部的强度,在引流时,可防止导流部变形,进而防止过滤支架变形,提升了过滤支架的强度;还有,通过在导流部的内壁设置凸筋或导流部的下端面设置凸点或缺口,形成了供液流流出的间隙,从而调节胶囊内部的压力,使得饮品机制作出饮品时,胶囊不会出现爆杯的情况,提升了用户使用饮品机时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压力的调节,使得胶囊内部的压力适中,进而使冲调或萃取出的饮品口感好。
可以理解,冲泡杯只要与胶囊相互配合即可,胶囊的放置并不限于纵向放置,胶囊也可以采用横向放置的方式设置于冲泡杯内,横向放置是指当胶囊设置冲泡杯内时,胶囊的轴线为竖直方向。这种横向设置胶囊的饮品机在现有技术中有很多,其结构在这里不做详细论述。
可以理解,当胶囊设置与冲泡杯后,进水刺针对应液流通道上方的膜片设置,出水刺针对应液流通道上方的膜片设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流部不同。
如图6、7所示,导流部411的下端面设有凸点4112,凸点4112设有多个且沿导流部411的周向均布间隔设置,底壁1为平的,凸点4112与底壁1抵触,导流部411的下端面与底壁1形成供液流流出的间隙,这样能有效调节胶囊内部的压力,且此方式结构简单,易实现。
凸点4112的高度为H2,0.2mm≤H2≤1mm,本实施例中,H2具体为0.3mm,这样不仅保证了间隙的大小,便于调节胶囊内部的压力,且保证了导流部及过滤支架的强度,还提升了饮品的口感。当然,H2可选为0.2mm、0.25mm、0.35mm、0.4mm、0.45mm、0.5mm、0.55mm、0.6mm、0.65mm、0.7mm、0.75mm、0.8mm、0.85mm、0.9mm、0.95mm、1mm等。
可以理解的,凸点由凸筋向下凸出延伸形成。
使用该胶囊制备饮品时,进水刺针81、出水刺针82穿透膜片3后,液流通过内环41,经过环形导流部下端面与胶囊底壁之间的间隙流出,流入腔体6,并溶解或者萃取腔体内的饮料粉体形成饮品,被出水刺针经液流通道引出胶囊。在本实施例中未记载的部分,与实施一相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流部不同。
如图8所示,导流部411的下端面设有多个缺口4113,多个缺口4113沿导流部411的周向均布设置,底壁1为平的,缺口4113呈弧形,缺口4113与底壁1形成供液流流出的间隙,这样能有效调节胶囊内部的压力,且此方式结构简单,易实现。
可以理解的,缺口呈锯齿形或方形。
使用该胶囊制备饮品时,进水刺针81、出水刺针82穿透膜片3后,液流通过内环41,经过环形导流部的缺口4113流出,流入腔体6,并溶解或者萃取腔体内的饮料粉体形成饮品,被出水刺针经液流通道引出胶囊。在本实施例中未记载的部分,与实施一相同。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