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果茶煮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678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果茶煮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煮茶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花果茶煮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煮茶器往往针对片状茶叶,对于块状花果茶并不适合。花果茶其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加热和浸泡,并不容易溶出,难以发挥功效,因此应设计一种专门用来煮花果茶的煮茶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花果茶煮茶器,其设有可旋转的茶室,在浸泡花果茶时进行转动,可促进花果茶中的有益物质溶出,提高花果茶的保健性能,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花果茶煮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部设有第一孔道,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用于给水壶加热的加热器;

茶室,其下部设有若干个滤孔,所述茶室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茶室内壁设有摩擦机构;

盖体,其固定安装于所述茶室上部,所述盖体中央设有第二孔道,所述盖体上还设有用于将花果茶放入茶室的第三孔道,所述盖体为不锈钢材质;

第一连杆,其下端从所述第二孔道穿过伸入至茶室下部,所述第一连杆上端通过第一孔道延伸至壳体内部,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轴承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

用于将第一连杆和盖体连接于一体的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盖体上;

第一伞齿轮,与第一连杆相固接;

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相啮合;

第二连杆,其通过轴承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

电机,固定安装于壳体内壁,所述电机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伞齿轮固定连接;

水壶,其放置于加热器上,所述水壶下部侧面设有出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锁紧装置由螺栓、设置于盖体上的螺栓通道和茶室壁上的开口组成,所述螺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栓通道和茶室壁上的开口设有与外螺纹相配适的内螺纹,所述螺栓通道与第二孔道相连通,所述锁紧装置为两个,所述锁紧装置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摩擦机构为点状凸体或垂直于茶室底部的条形凸体。

优选地,所述第三孔道为扇形,所述第三孔道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孔道对称分布于锁紧装置的两侧。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切换茶室旋转方向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电机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设有从中央延伸至边缘的U型嵌入槽,所述上盖上固接有提手。

优选地,所述上盖直径小于水壶直径,所述水壶上部内壁上形成有用于阻挡上盖的环形突起。

优选地,所述上盖直径大于水壶直径。

优选地,所述提手为提环或板状把手。

优选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所述温度显示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将盖体通过连杆、伞齿轮与电机连接,电机带动茶室旋转,茶室内壁设置摩擦机构,使花果茶在旋转过程中与茶室碰撞、摩擦,加速有益物质溶出;通过设置控制机构使茶室旋转方向可发生改变,增大碰撞、摩擦几率;第一连杆下端设置温度传感器,支撑部设有温度显示器,便于监控浸泡温度;浸泡好的花果茶可由出水装置流出,无需倾倒;壳体底座设有加热器,水壶放置其上即可加热,水壶配有带U型嵌入槽的上盖,加热时盖住水壶可保持壶内热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盖体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上盖的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水壶与上盖配合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花果茶煮茶器,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上部设有第一孔道41,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用于给水壶加热的加热器,例如微波加热器;

茶室3,其下部设有若干个滤孔30,滤孔30分布在茶室下部和侧壁上,所述茶室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茶室3内壁设有摩擦机构;滤孔30使花果茶中的有益物质从茶室中流入至水壶内,摩擦机构用于增大花果茶与茶室之间的摩擦,使花果茶之间以及花果茶与茶室之间碰撞更为剧烈。

盖体4,其固定安装于所述茶室3上部,所述盖体中央设有第二孔道42,所述盖体4上还设有用于将花果茶放入茶室的第三孔道43,所述盖体为不锈钢材质;

第一连杆51,其下端从所述第二孔道42穿过伸入至茶室下部,所述第一连杆上端通过第一孔道延伸至壳体1内部,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

用于将第一连杆51和盖体4连接于一体的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盖体上,锁紧机构用于将第一连杆51与盖体4紧固连接;

第一伞齿轮71,与第一连杆51相固接;

第二伞齿轮72,与第一伞齿轮71相啮合;

第二连杆52,其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

电机8,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壁,所述电机通过第二连杆52与第二伞齿轮72固定连接;

水壶9,其放置于加热器上,所述水壶下部为与加热器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水壶9下部侧面设有出水装置90。

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在茶室旋转时第一连杆51与第二孔道42发生相对转动进而脱落,在盖体4上设置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由螺栓44、设置于盖体上的螺栓通道和茶室壁上的开口组成,所述螺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栓通道和茶室壁上的开口设有与外螺纹相配适的内螺纹,所述螺栓通道与第二孔道42相连通,所述锁紧装置为两个,所述锁紧装置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摩擦机构为点状凸体或垂直于茶室3底部的条形凸体。

花果茶一般为块状,为了便于放入茶室,盖体上的第三孔道尺寸应尽可能的大,所述第三孔道43为扇形,所述第三孔道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孔道对称分布于锁紧装置的两侧。

茶室如果只往一个方向旋转,花果茶便有了旋转惯性,为了提高花果茶运动的剧烈性,还包括用于切换茶室旋转方向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电机8连接,控制机构使茶室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时间后,转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增大花果茶碰撞、摩擦几率。

如图3、4所示,煮茶过程中,应使水壶9能够存续一定的热量,同时使多余蒸汽排出,因此,还包括上盖100,所述上盖设有从中央延伸至边缘的U型嵌入槽101,所述上盖上固接有提手102。手持提手102,将第一连杆41嵌入至上盖100的U型嵌入槽中,可将上盖100盖在水壶9上,U型嵌入槽可使多余蒸汽排出。

优选地,所述上盖100直径小于水壶9直径,所述水壶上部内壁上形成有用于阻挡上盖的环形突起91。

上盖100的直径也可以大于水壶9直径。

优选地,所述提手102为提环或板状把手。

如图1所示,为了测定茶室3内温度,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温度传感器6和温度显示器2,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51的下端,所述温度显示器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中部,可测定并查看茶室3内温度;

使用该花果茶煮茶器前,茶室3与壳体1是分离状态,将花果茶从第三孔道43放入,然后将茶室3与第一连杆进行连接;先将第一连杆51穿过盖体4上的第二孔道42,接着旋转锁紧装置进行锁紧;将水壶9从茶室下部放置于底座上,此时茶室3位于水壶内部,关闭出水装置90,向水壶9中注入水至淹没茶室3中的花果茶;启动电机,茶室3开始旋转,启动加热器开始加热,花果茶在不断的碰撞与摩擦的过程中,有益物质溶出并流入至水壶中。加热完毕后,开启出水装置即可接到花果茶茶水。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