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隔热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3706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组合型隔热垫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型隔热垫。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表面盛装有高温食物的餐具或锅具直接接触桌面而导致桌面的灼伤,通常主妇们会在桌面上铺设隔热垫,把高温餐具或锅具放在隔热垫上。目前市面上的隔热垫通常只是一片式结构,不仅没办法散热,很快地将热量传导给桌面,而且功能单一,只能作为隔热垫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快、隔热效果好、功能多样化的组合型隔热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型隔热垫,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所述第二层体的表面凸起形成限位部,所述第一层体上设有与该限位部适配的卡槽。可以将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拆卸开作为两个部件,位于上面的第一层体用于隔热,下方的第二层体可以防滑,而且第二层体可以卷曲形成异形把手,取放高温锅具时进行隔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体上开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限位部围设于通槽的边缘。第二层体上的通槽可以加速隔热垫的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贯穿第一层体设置。卡槽可以加速隔热垫和高温锅具的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的高度小于等于卡槽的深度。避免高温锅具接触第二层体加速其老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体设于第二层体的上方。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固,避免取用时两者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体为玻纤合成高分子材料层。第一层体的隔热性能得到保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体为硅胶层。第二层体的防滑性能得到保证的同时,而且其具有一定的柔软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体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为平行于直径布设在第一层体上的条形通孔结构。散热性能更佳,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将传递到隔热垫上的温度散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稳固,隔热性能好,散热速度快,而且可以用作隔热把手,造型新颖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层体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层体的俯视图。

图3为第二层体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层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所示,一种组合型隔热垫,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第一层体1和第二层体2,第一层体1和第二层体2的面积可以为相等,第一层体1和第二层体2的形状、大小一致,使得两者的配合更加稳固,而且隔热性能更佳,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大小不相等,第一层体2的直径约为17cm,能承放底面积较大的锅具或餐具,第二层体2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与第一层体1相同,且第一层体1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层体2的上方。第二层体2的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限位部21,第一层体1上开设形成与限位部21适配的卡槽11。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层体2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二层体2的直径平行的条形通槽22,通槽22的宽度为6.8mm,相邻通槽22之间的距离为5mm,通槽22延伸整个第二层体2设置,通槽22有助于隔热垫的散热。在每个通槽22的边沿向上凸起形成环形结构的限位部21,即限位部21围设在通槽22的边缘。卡槽11贯穿第一层体1的厚度设置,卡槽11进一步有助于散热,卡槽11的宽度刚好等于通槽22的宽度加上限位部21的两倍厚度,从而卡槽11刚好可以套设在限位部21的外壁上,相邻的卡槽11之间距离为5mm。为了使得卡槽11与限位部2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在限位部21的外壁上形成半球型的凸件23,由于凸件23的体积较小,在保证连接稳固性的同时,其不会影响第一层体1与第二层体2之间的拆卸。限位部21的高度小于等于卡槽11的深度,当第一层体1卡设在第二层体2上时,即第一层体1上的卡槽一一对应地卡设在第二层体2上的限位部上时,限位部的顶面在卡槽内,从而避免高温的锅具与第二层体2接触。

第一层体1为黑色玻纤合成高分子材料层,第二层体2为硅胶层,第一层体1与高温锅具等接触,其具有良好的隔热功能,第二层体2与桌面等接触,具有良好的防滑功能,而且其柔软性较好。再者第一层体1也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当需要移动温度较高的物体时,可以手持第二层体将隔热垫弯折,而第一层体与高温物体接触,从而可以将隔热垫作为临时的异形把手作为隔热用,避免烫伤使用者。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