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专用挡水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3807阅读:5833来源:国知局
防汛专用挡水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水板,尤其是一种用于变压站的防汛专用挡水板。



背景技术:

变电站汛期防水是每年防汛工作重点之一。

在汛期到来特别是应急抢险时,如果防水措施不当可能会导致变电站进水,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设备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及电器设备的损坏;

通常手段是用沙袋阻挡洪水侵入变电站,现有防汛沙袋一般堆放在变电站指定区域,在下雨前将沙袋堵在门口防止洪水进入变电站,严重影响变电站正常的进出车辆;

现有防汛技术措施应急响应慢,成本高,环保性能差,经济性差;

由于沙袋搬运、垒放极为不便,遇有应急挡水费时费力,影响汛期抢险。

沙袋破裂后,需要将破裂的编织袋和沙子清除掉,使用新的编织袋重新装置,无法收回重复利用,造成浪费,增加防汛成本;

由于编织袋怕干不怕湿,阳光暴晒后的沙袋会自然破裂。破裂后的编织袋只能丢弃,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汛专用挡水板,该防汛专用挡水板具有应急响应速度快,存放、搬运、使用方便灵活,不易损坏,降低劳动量和节约成本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地面固定槽、左固定槽、右固定槽、挡水板本体和应力支架,所述的左固定槽和右固定槽对称设置,且分别固定于变电站大门或需要防水部位的两端垛子上,所述的地面固定槽位于左固定槽和右固定槽下部的地面下,其上表面与地面平齐,所述的地面固定槽、左固定槽和右固定槽分别为U型槽钢,所述的挡水板本体的两端及下部分别插于左固定槽、右固定槽和地面固定槽内,所述的挡水板本体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相邻的挡水板本体之间铰接连接,每两个相邻的挡水板本体之间的上部设置有应力支架。

所述的应力支架包括连接架、连接销、支撑杆、连接环、插销和膨胀螺丝,所述的连接架为U型体,卡于两个相邻的挡水板本体铰接处上部,所述的连接架的前后两侧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后相对称的销孔,所述的与连接架上的左右两端的销孔相对应的挡水板本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连接架与挡水板本体之间通过连接销穿过销孔和通孔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架的后侧面两个销孔之间并排设置有两个连接环,所述的支撑杆的端部位于两个连接环之间,两个连接环与支撑杆之间通过插销相连,所述的支撑杆的尾端铰接有膨胀螺丝。

所述的挡水板本体的前部、后部与左固定槽之间分别设置有左密封条,挡水板本体的前部、后部与右固定槽之间分别设置有右密封条。

所述的两个相邻的挡水板本体通过折页相连。

所述的地面固定槽、左固定槽和右固定槽分别为镀锌槽钢。

所述的挡水板本体为塑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防汛专用挡水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只需2人在几分钟内即可组装完成,大大提高了应急抢险速度,存放、搬运、使用方便灵活,不易损坏,降低劳动量和节约成本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防汛专用挡水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去除应力支架后的防汛专用挡水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防汛专用挡水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挡水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应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地面固定槽,2、左固定槽,3、右固定槽,4、挡水板本体,5、应力支架,51、连接架,52、连接销,53、支撑杆,54、连接环,55、插销,56、膨胀螺丝,57、销孔,58、通孔,6、左密封条,7、右密封条,8、折页。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汛专用挡水板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防汛专用挡水板,其结构包括地面固定槽1、左固定槽2、右固定槽3、挡水板本体4和应力支架5,所述的左固定槽2和右固定槽3对称设置,且分别固定于变电站大门或需要防水部位的两端垛子上,所述的地面固定槽1位于左固定槽2和右固定槽3下部的地面下,其上表面与地面平齐,方便车辆和人员进出变电站,所述的地面固定槽1、左固定槽2和右固定槽3分别为U型槽钢,所述的挡水板本体4的两端及下部分别插于左固定槽2、右固定槽3和地面固定槽1内,所述的挡水板本体4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相邻的挡水板本体4之间铰接连接,每两个相邻的挡水板本体4之间的上部设置有应力支架5,能支撑挡水板本体4承受洪水冲击。

所述的应力支架5包括连接架51、连接销52、支撑杆53、连接环54、插销55和膨胀螺丝56,所述的连接架51为U型体,卡于两个相邻的挡水板本体4铰接处上部,所述的连接架51的前后两侧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后相对称的销孔57,所述的与连接架51上的左右两端的销孔相对应的挡水板本体4上设置有通孔58,所述的连接架51与挡水板本体4之间通过连接销52穿过销孔57和通孔58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架51的后侧面两个销孔57之间并排设置有两个连接环54,所述的支撑杆53的端部位于两个连接环54之间,两个连接环54与支撑杆53之间通过插销55相连,所述的支撑杆53的尾端铰接有膨胀螺丝56。

所述的挡水板本体4的前部、后部与左固定槽2之间分别设置有左密封条6,挡水板本体4的前部、后部与右固定槽3之间分别设置有右密封条7。增加了密封效果。

所述的两个相邻的挡水板本体4通过折页8相连。

所述的地面固定槽1、左固定槽2和右固定槽3分别为镀锌槽钢。满足防腐蚀、防锈技术要求。

所述的挡水板本体4为塑钢板。能承受较大洪水冲击。

当需要防水时,将挡水板本体4的两端和下部分别插于左固定槽2、右固定槽3和地面固定槽1内,然后将应力支架5的连接架51套于两个相邻的挡水板本体4铰接处上部,再通过连接销52将连接架51和挡水板本体4固定,再将支撑杆53尾部的膨胀螺丝56插于地面,支撑起挡水板本体4,防止洪水将挡水板本体铰接处向后冲,避免挡水板本体变形,当不用时,将支撑杆53尾部的膨胀螺丝56取出,将连接架51一端的连接销52打开,使连接架51的另一端与挡水板本体4铰接,连接于挡水板本体4上,以便下次使用固定方便。

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实用新型之用,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