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马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541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抗菌马桶盖。



背景技术:

马桶,已经在公共场所、宾馆各类会所及家庭中所普及,但它也可能成为疾病之源。纽约大学菲利普·泰尔诺博士指出,如果冲水时打开,马桶内的瞬间气旋最高可以将病菌或微生物带到6米高的空中,并悬浮在空气中长达几小时,进而落在墙壁和物品上,使得卫生间里的牙刷、漱口杯、毛巾等受到细菌污染。因使马桶在给人带来生活方便的同事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市面上出现了多种杀菌的马桶盖,如申请公布号CN 104172980 A公开的一种紫外线抗菌马桶盖,包括马桶盖本体和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盖本体底部设有灯座,所述灯座上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马桶盖本体的一侧设有外接电源插口,所述马桶盖本体和坐垫之间设有触点压力开关,所述触点压力开关固定在马桶盖本体底部,所述触点压力开关和紫外线杀菌灯分别与外接电源插口相连。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5053989 U公开的一种臭氧抗菌马桶盖由臭氧发生系统和马桶本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系统由臭氧发生器,壳体、鼓风机、控制开关、散发孔组成;所述壳体通过连接固定件固定在马桶本体上,壳体后壁上设计安装有鼓风机,臭氧发生器设计在壳体内顶部,壳体外的顶部设计有控制开关,前壁上设计有显示器和散发孔;上盖板与座垫圈分别通过固定旋转轴、固定缓降轴连接在壳体上。

现有的具有杀菌功能的马桶盖主要通过外接紫外线、臭氧发生器等外接杀菌产品实现对马桶的杀菌,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存在安全隐患,马桶使用过程中长期与水接触,外接的杀菌产品安装于马桶盖上存在漏电隐患;二是使用不方便,杀菌产品在杀菌过程中无法使用马桶,否则紫外线和臭氧在一定条件下对人体也会造成损害一是安装不便;三是生产成本高;四是安装适配性差,外接的杀菌产品通常需要外接电线,因此对于已经安装的马桶或者未在浴室中预留线路的马桶,该种抗菌马桶盖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马桶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抗菌马桶盖,包括马桶盖本体和坐垫,所述马桶盖本体与坐垫通过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盖本体和/或坐垫采用合金材料制成,且合金材料表面覆盖有至少一层抗菌涂料层,还包括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与坐垫连接用于对坐垫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坐垫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马桶盖,该种抗菌马桶盖采用合金材料制成,其表面形成抗菌层;该种抗菌马桶盖使用安全、马桶盖持续杀菌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无需外接电源即可实现安装,此外该种抗菌马桶盖的杀菌效果好,经检测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菌马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抗菌马桶盖,包括马桶盖本体1、坐垫2、铰链3和加热装置4,所述马桶盖本体1与坐垫2通过铰链3连接,马桶盖本体1和坐垫2均采用合金材料制成,且合金材料表面覆盖有至少一层抗菌涂料层11,该合金材料的成分为Al 30-60%、Zr 20-40%、Cu 5-10%、Co 2-5%、Mg 1-3%、Si 1-3%、Ag 1-3%,抗菌涂料层的组分为纳米二氧化钛5-15、纳米氧化锌10-20、聚醚多元醇3-5、有机硅高强树脂30-40、聚胺丙基双胍3-5、蒸馏水20-30;

加热装置4与坐垫2连接用于对坐垫进行加热,该加热装置。

对上述马桶盖进行检测,对细菌的抑菌率如下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