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转动保温三防落地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1968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两用转动保温三防落地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尤其涉及一两用转动保温三防落地窗。



背景技术:

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事实上窗和户的本意分别指窗和门,在现代汉语中窗户则单指窗。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捕、丝绸或玻璃材料窗户的结构多种多样。现代的窗户的窗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窗的构造也日趋复杂以满足更高的热工要求。高级的建筑会采用双层甚至三层真空Low-E玻璃,双道橡胶密封条,以保证其最佳的保温隔热性能。水平天窗可以做成无框的单元,也被称为采光罩。玻璃幕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窗,即整个建筑外墙都变成了可透光的窗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6629204、公开号为CN105525831A、申请日为2015年10月14日、名称为“可180度转动的多功能窗户”的专利文件中即开关了一种现有的窗户。

现有窗户存在以下不足:不能够兼顾可转动关闭、保温、三防(防蚊、防雨和防蚊)和采光效果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转动关闭、保温防蚊、防雨、防蚊和采光效果好的两用转动保温三防落地窗,解决了现有不能够兼顾可转动关闭、保温、三防和采光效果好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两用转动保温三防落地窗,包括转页、上框体和下框体,所述上框体和下框体内各转动连接有若干所述转页,所述转页的转轴沿上下方向或水平方向延伸,相邻的转页之间设有防护网,所述转页包括边框和安装在边框内的玻璃,所述玻璃有两层,所述两层玻璃之间形成保温腔。设置上框体和下框体,使得窗户安装在墙壁上时能够形成落地窗,从而增加采光面积。转页转动连接,角度能够360°容易转动,不移动,无滑动,无振动,制作简单,轻便可靠。转页由有两侧玻璃且玻璃之间形成保温框,能够提高保温效果。设置防护网,在将转页打开到外端朝向以20-30°倾斜时,窗户具有三防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腔为密封腔,所述保温腔内的压力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为白玻璃。透光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两层玻璃中的一侧玻璃的一侧表面设有减光层。能够降低玻璃的透光率60-80%,夏天使减光层位移窗户外侧,冬天使减光层转向窗户内侧,从而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减光层为磨砂或打磨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网同所述转页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两层玻璃之间的空隙距离为10-16毫米。保温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转页转动连接,角度能够360°容易转动,不移动,无滑动,无振动,制作简单,轻便可靠。转页由有两侧玻璃且玻璃之间形成保温框,能够提高保温效果。设置防护网,在将转页打开到外端朝向以20-30°倾斜时,窗户具有三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上框体1、下框体2、转页3、边框31、玻璃32、转轴33、保温腔34、减光层35、防护网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两用转动保温三防落地窗,包括转页3、上框体1和下框体2。上框体1的高为1500毫米。上框体1的宽为1500毫米。下框体2的宽为1500毫米。下框体2的高为975毫米。上框体1转动连接3个转页3。下框体2内转动连接有2个转页3。5个转页3沿上下方向方便。转页3包括边框31和安装在边框内的玻璃32。边框31的左右两端设有转轴33。转轴33沿左右方向延伸。转页3的左右两端通过转轴33同对应的框体转动连接在一起。玻璃32有两层。两层玻璃32之间形成保温腔34。保温腔34为密封腔。保温腔34内的压力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即为负压状态。玻璃32为白玻璃。两层玻璃32之间的空隙距离为10-16毫米。两层玻璃32中的一层玻璃的外表面设有减光层35。减光层35为在玻璃表面磨砂或打磨形成。相邻的转页转页3之间设有防护网4。防护网4为可拆卸连接的,使得不干扰转页的转动换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