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卧床人体的髋骨、骶骨及股骨所受压力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6593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降低卧床人体的髋骨、骶骨及股骨所受压力的床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睡眠用具,更具体地说是床垫。



背景技术:

人类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人体自身的重力会对人体与床接触的部分产生压力,并因此造成伤害,比如:长期侧睡的人会造成大小脸、大小眼、歪鼻子、歪嘴、高低肩、脊椎变形等。

翻身是睡觉时调节人身体受压的自我调节功能,当人一个睡姿到了一段时间就会导致人不舒适,人的潜意识下就会翻身以改变受压部位消除挤压。

翻身是防止睡觉挤压伤害的重要因素,但是两种情况会导致我们减少翻身,一种是长期一个姿势睡觉挤压会导致人的感知迟钝,如习惯侧睡的人;一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感知能力下降,特别是年龄超过50岁。

人仰睡时骶骨、髋骨受压,侧睡时髋骨、股骨上端受压,人睡觉翻身次数下降到一定程度,特别是人50岁后,股骨头痛、髋骨痛、骶骨痛、脚麻、腿麻等随之而来。比如股骨头坏死多见于40以上的人群,如果有青少年得了股骨头坏死的话多数属于先天性较多。

人睡觉翻身次数不足,挤压严重血液循环不畅,是导致骶骨、髋骨、股骨疾病的重要因素,特别随着年龄的增长翻身次数越来越少,挤压越来越严重,骶骨、髋骨、股骨患病率与年龄正相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卧床人体的髋骨、骶骨及股骨所受压力的床垫,以解决人睡觉翻身次数不足,挤压严重血液循环不畅,导致骶骨、髋骨、股骨疾病的难题,避免睡觉时人体重力挤压造成的髋骨、骶骨、股骨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降低卧床人体的髋骨、骶骨及股骨所受压力的床垫的特点是:在床垫本体上划定床垫中部区域,设置所述床垫中部区域的硬度小于床垫本体的硬度;所述床垫中部区域是指卧床人体的髋骨所在位置的床垫区域。

本实用新型降低卧床人体的髋骨、骶骨及股骨所受压力的床垫的特点也在于:设置所述床垫中部区域为矩形区域,矩形区域在沿床垫本体的宽度方向上贯通床垫本体,或是小于床垫本体的宽度,使得在床垫本体的两侧留有边框;所述矩形区域在沿床垫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不小于卧床人体的髋骨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降低卧床人体的髋骨、骶骨及股骨所受压力的床垫的特点也在于:所述床垫本体和床垫中部区域为分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降低卧床人体的髋骨、骶骨及股骨所受压力的床垫的特点也在于:分体设置的床垫中部区域是在中部区域软垫的底部设置底部调高垫和/或在所述床垫中部区域(5)的顶面放置顶面调高垫。

本实用新型降低卧床人体的髋骨、骶骨及股骨所受压力的床垫的特点也在于:所述床垫本体和床垫中部区域为一体化设置。

本实用新型降低卧床人体的髋骨、骶骨及股骨所受压力的床垫的特点也在于:所述床垫中部区域的顶面低于床垫本体的顶面高度,并在所述床垫中部区域的顶面放置有顶面调高垫。

本实用新型降低卧床人体的髋骨、骶骨及股骨所受压力的床垫的特点也在于:所述底部调高垫和顶面调高垫为充气垫或充水垫。

本实用新型降低卧床人体的髋骨、骶骨及股骨所受压力的床垫的特点也在于:所述床垫本体和床垫中部区域为同种材质的软垫,在所述床垫中部区域的表面呈阵列分布凹坑,使床垫中部区域的硬度小于床垫本体的硬度。

本实用新型降低卧床人体的髋骨、骶骨及股骨所受压力的床垫的特点也在于:在床垫本体上设置翻身提醒装置。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骶骨、髋骨、股骨受人睡觉体重力挤压的问题,特别是因躯干重力造成的挤压,大幅度降低睡觉时对骶骨、髋骨、股骨的挤压,将睡觉人体重力的挤压降低到最小,从而有效降低睡觉挤压对骶骨、髋骨、股骨的伤害,并可预防这些伤害,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床垫能有效消除睡觉时骶骨、髋骨、股骨受伤害的因素,即消除其受到的挤压,使相应的疾病得到有效的自然减缓甚至消失。

2、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度降低睡觉体重力对骶骨的挤压,消除挤压造成的骶骨疾病,并可预防骶骨病;

3、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度降低睡觉体重力对髋骨的挤压,消除挤压造成的髋骨疾病,并可预防髋骨病;

4、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度降低睡觉体重力对股骨的挤压,消除挤压造成的股骨疾病,并可预防股骨病;

5、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度降低睡觉体重力造成下肢的血液循环受阻,使正常血液循环,缓解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的疾病,并可预防这些血液循环受阻造成的下肢疾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床垫结构示意图;

图1a为配合图1展示的人体骨骼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垫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a为配合图2展示的人体骨骼示意图;

图3为在本实用新型床垫的设定区域呈阵列设置凹坑或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在本实用新型床垫的不同区域设置为不同大小的坑或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床垫不同结构形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髋骨,2骶骨,3股骨,31股骨上端,5床垫中部区域,51中部区域软垫,52a底部调高垫,52b顶面调高垫,53凹坑,6床垫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a、图2和图2a,本实施例中降低卧床人体的髋骨、骶骨及股骨所受压力的床垫的结构形式是:在床垫本体6上划定床垫中部区域5,设置床垫中部区域5的硬度小于床垫本体6的硬度;床垫中部区域5是指卧床人体的髋骨所在位置的床垫区域。这一结构形式使得当人仰卧或侧卧在床垫上时,髋骨1、骶骨2、股骨3的股骨上端31落在柔软的床垫中部区域5上,以此减轻髋骨1、骶骨2以及股骨上端31所承受的压力,利于血液循环,有效降低睡觉挤压对骶骨、髋骨和股骨的伤害,并可预防这些伤害。

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设置床垫中部区域5为矩形区域,矩形区域在沿床垫本体6的宽度方向上贯通床垫本体6,或是小于床垫本体6的宽度,使得在床垫本体6的两侧留有边框,以免当有人坐在床垫本体6的边框位置时,不会涉及床垫中部区域5,避免造成床垫中部区域5的凹陷;矩形区域在沿床垫本体6的长度方向上的矩形区域长度W不小于卧床人体的髋骨高度H。

具体实施中,床垫本体6和床垫中部区域5可以为分体设置,分体设置的床垫中部区域5是在中部区域软垫51的底部设置底部调高垫52a和/或在床垫中部区域5的顶面放置顶面调高垫52b,如图5和图6所示。

床垫本体6和床垫中部区域5也可以为一体化设置,并且床垫中部区域5的顶面低于床垫本体6的顶面高度,在床垫中部区域5的顶面放置有顶面调高垫52b,如图7所示,顶面调高垫52b应该是硬度不大于床垫中部区域5的硬度的软垫,可以为充气垫或充水垫,其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并能因人而异,底部调高垫52a也可以为充气垫或充水垫。

床垫本体6和床垫中部区域5可以为同种材质的软垫,在所述床垫中部区域5的表面呈阵列分布凹坑,使床垫中部区域5的硬度小于床垫本体6的硬度。

床垫本体6和床垫中部区域5可以为同种材质的软垫,图3所示是在床垫中部区域5表面呈阵列布凹坑53或为打孔,在软垫如海绵垫、乳胶垫等上分布凹坑或打孔可以改变软垫的硬度,凹坑或打孔形成空隙越大,垫体硬度越小;图4所示是在床垫中部区域5和床垫本体6上均有凹坑或打孔,并且,使床垫中部区域5上凹坑或打孔形成空隙大于床垫本体6中的空隙,则同样能够使床垫中部区域5的硬度低于床垫本体6的硬度。

使用时,在床垫本体6上设置翻身提醒装置,可以是能发出轻微振动或柔和声响的装置,在不惊扰到睡眠的情况下定时提醒卧床的人翻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