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保温快速测温的杯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256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保温快速测温的杯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温准确、干净卫生且真空的不锈钢保温杯胆。



背景技术:

保温杯作为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盛水器具,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保温杯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倒入保温杯内的开水的热量散发的较慢,因此用户在使用保温本时,由于不知道保温杯内具体的温度,很容易烫伤用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也存在一部分保温杯上设置有测温装置,利用测温装置实现对保温杯杯体的测量,但是现有的测温装置在保温杯杯体的设置受外界干扰的因素较多,导致测得的保温杯杯体的温度较为模糊,测温装置测得的温度极为不准确,造成用户使用保温杯的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准确测量杯体内温度的且方便加工的保温杯胆。

为实现上述快速、准确测量杯体内温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保温快速测温的杯胆,包括与盛水内胆及外壳筒体,所述外壳筒体与盛水内胆之间设置有真空夹腔,所述盛水内胆的底盖向盛水腔体内凸伸有凸部;

所述凸部上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管端与凸部所在的盛水内胆的底盖外板面固连,导热管的另一管端延伸出外壳筒体的密封底盖;

位于导热管的管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凸部及导热管形成一个单层不锈钢测温腔室;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端凸伸在该单层不锈钢测温腔室内,尾部由密封材料固定,减少外界环境对传感器测量端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还在以下结构特点:

所述温度传感器插置在导热管内,温度传感器的外壁与导热管的内管之间涂设有导热材料。

所述外壳筒体的密封底盖向盛水内胆的底盖延伸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凸部的延伸方向一致,凸台上设置有通孔供导热管穿设。

所述外壳筒体的密封底盖与盛水内胆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工艺间隙。

所述外壳筒体的开口端内壁与盛水内胆的开口端内壁焊接连接,位于外壳筒体的开口端外壁设置有光管段。

所述外壳筒体的密封底盖与外壳筒体的下端筒口内壁焊接固定,所述盛水内胆的底盖与盛水内胆下端开口之间焊接固定。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方便加工的保温杯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保温快速测温的杯胆,包括盛水内胆及外壳筒体,所述盛水内胆的底盖向盛水腔体内凸伸有凸部;

外壳筒体的密封底盖向盛水内胆的底盖延伸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凸部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凸台与盛水内胆的底盖焊接固连;

所述外壳筒体、盛水内胆、底盖及密封底盖之间围合呈真空腔室。

上述方案还存在的结构特点在于:

所述密封底盖的外边缘与外壳筒体的下端开口内壁焊接固定。

所述凸台上开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所述盛水内胆中水的温度与温度传感器、凸部及导热管形成的一个单层不锈钢测温腔室的温度接近,上述结构形成的单层不锈钢测温腔室能够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对盛水内胆中水温的干扰,温度传感器凸伸至上述的单层不锈钢测温腔室内,从而可准确测量盛水内胆中水的温度,并将测得温度反馈至保温杯外壳筒体上设置的温度显示装置上,给用户提供温度产考,从而可显著增强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真空保温快速测温的杯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外壳筒体的密封底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盛水内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真空保温快速测温的杯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一种真空保温快速测温的杯胆,包括与盛水内胆10及外壳筒体20,所述外壳筒体 20与盛水内胆10之间设置有真空夹腔,所述盛水内胆10的底盖向盛水腔体内凸伸有凸部11;

所述凸部11上设置有导热管30,所述导热管30的一管端与凸部11所在的盛水内胆10的底部外板面固连,导热管30的另一管端延伸出外壳筒体20的密封底盖23;

位于导热管30的管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0,所述温度传感器40、凸部11及导热管30形成一个开放式测温腔室;所述温度传感器40的测量端凸伸在该开放式测温腔室内,所述盛水内胆10内的水的温度基本与温度传感器40、凸部11及导热管30形成一个开放式测温腔室的温度接近,上述凸部11位可将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测温准确性,也可已理解为凸部11可使得测温腔室的受热面积大,可确保上述温度传感器 40、凸部11及导热管30形成的开放式测温腔室与盛水内胆10的水温更为接近;

上述结构形成的开放式测温腔室能够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对盛水内胆10内水的温度的干扰,温度传感器40凸伸至上述的开放式测温腔室内,从而可准确测量盛水内胆10 中水的温度,并将测得温度反馈至保温杯外壳筒体20上设置的温度显示装置上,给用户提供温度产考,从而可显著增强用户体验,避免烫伤用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度,以及方便对温度传感器40进行安装,所述温度传感器40插置在导热管30内,温度传感器40的外壁与导热管30的内管壁之间涂设有导热材料,导热材料涂设在温度传感器40的外壁,然后将温度传感器40插置在导热管30内,待导热材料晾干后,温度传感器40、凸部11及导热管30即可形成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绝的测温腔室,市场上的温度传感器比较多,为方便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40优选杆状结构,方便将杆状温度传感器40插置在导热管30内。

进一步地,结合图1所示,所述外壳筒体20的密封底盖23向盛水内胆10的底盖延伸设置有凸台21,所述凸台21与凸部11的延伸方向一致,凸台21上设置有通孔211 供导热管30穿设。上述的凸台21与凸部11均可采用冲压的方式实现,上述的导热管 30的管端与凸部11的固定可采用焊接的方式。

所述外壳筒体20的密封底盖23与盛水内胆10的底盖之间设置有工艺间隙。

由于现有的很多保温杯的用户的饮水区域多设置有螺纹段,因此该螺纹段很容易蓄积有茶污渍,使得该连接位置处污渍很难清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外壳筒体20的开口端内壁与盛水内胆10的开口端内壁焊接连接,位于外壳筒体20的开口端外壁设置有光管段22,该光管段22很容易进行清理,上述的光管段22的长度根据需要设置合理的尺寸。

为方便实现整个保温杯的生产制造,所述外壳筒体20的密封底盖23与外壳筒体 20的下端筒口内壁焊接固定,所述盛水内胆10的底盖与盛水内胆10下端开口之间焊接固定;

利用冲压模具将盛水内胆10的底盖的凸部11、外壳筒体20的密封底盖23的凸台 21冲孔做好。首先焊接导热管30和盛水内胆10、然后焊接外壳筒体20与盛水内胆10 口部,最后焊接密封底盖23,密封底盖23设计有公艺间隙,适应导热管30焊接偏心问题。另外,此结构取消了抽真空专用通孔,利用抽真空技术焊接导热管30和密封底盖23(就是外壳筒体20的密封底盖23的凸台21冲孔,此处已经左右抽真空专用空隙,减小焊接,方便生产)。

结合图4、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保温快速测温的杯胆,能够方便加工,上述杯胆包括盛水内胆10及外壳筒体20,所述盛水内胆10的底盖向盛水腔体内凸伸有凸部11;

外壳筒体20的密封底盖23向盛水内胆10的底盖延伸设置有凸台21,所述凸台21 与凸部11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凸台21与盛水内胆10的底盖焊接固连;

所述外壳筒体20、盛水内胆10、底盖及密封底盖23之间围合呈真空腔室。

利用冲压模具将盛水内胆10的底盖的凸部11、外壳筒体20的密封底盖23的凸台 21冲孔做好,然后焊接外壳筒体20与盛水内胆10口部,最后焊接密封底盖23,密封底盖23设计有公艺间隙。另外,此结构取消了抽真空专用通孔,利用抽真空技术焊接密封底盖23(就是外壳筒体20的密封底盖23的凸台21冲孔,此处已经左右抽真空专用空隙,减小焊接,方便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底盖23的外边缘与外壳筒体20的下端开口内壁焊接固定。

最后,所述凸台21上开设有通孔2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