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艺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4417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艺收纳盒。



背景技术:

收纳盒,外号叫做古董盒,早期是考古队用来存放出土整理后的文物碎片的。这种盒子一般都被严格编号,有大有小,但是大部分都是鞋盒大小(出土的文物一般较重,鞋盒大小所容纳的重量最适合搬运)。现代社会将收纳盒逐渐演变为类似“杂物盒”一类,装东西的盒子。现有的收纳盒大都选用塑料、无纺布和无纺布覆,结构形式也多种多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组装方便的布艺收纳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布艺收纳盒,包括收纳盒本体,收纳盒本体包括多边形盒底,多边形盒底的每条边对应的侧面各向外延伸有用于构成收纳盒边框的矩形框,矩形框可沿与多边形盒底相接的面向上翻折;收纳盒本体外包裹有布料,布料沿多边形盒底和矩形框的外沿一周设置有缝合线;包裹在矩形框的布料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两个矩形框连接在一起子母扣,相邻两矩形框上的子母扣相扣时,矩形框向上翻折成收纳盒边框。

优选的,子母扣中的子扣和母扣分别设置在矩形框上端面的左右两端。

优选的,多边形盒底为正六边形盒底。

优选的,多边形盒底和矩形框为硬质纸板。

优选的,矩形框的底部边长和与其相接的多边形盒底的边长度相等。

优选的,矩形框平置时,收纳盒本体为和多边形盒底相似的多边形结构。

为了回收利用生产中的碎布料或者料头,布料由多块废碎布料拼接缝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常态时,矩形框和多边形盒底可平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使用时,通过子母扣将矩形框竖起来和多边形盒底共同组成收纳盒腔体,起到收纳盒的功能,存在着结构新颖,组装方便,携带方便等优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布艺收纳盒,包括收纳盒本体,收纳盒本体包括多边形盒底1,多边形盒底1的每条边对应的侧面各向外延伸有用于构成收纳盒边框的矩形框2,矩形框2可沿与多边形盒底1相接的面向上翻折;收纳盒本体外包裹有布料,布料沿多边形盒底1和矩形框2的外沿一周设置有缝合线;包裹在矩形框2的布料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两个矩形框2连接在一起子母扣,相邻两矩形框2上的子母扣相扣时,矩形框2向上翻折成收纳盒边框。布料由多块废碎布料拼接缝合而成。

子母扣中的子扣3和母扣4分别设置在矩形框2上端面的左右两端。矩形框2上的子扣3和与该子扣3相邻的矩形框2的母扣4相适配,可扣合。多边形盒底1为正六边形盒底。多边形盒底1和矩形框2为硬质纸板。矩形框2的底部边长和与其相接的多边形盒底1的边长度相等。矩形框1平置时,收纳盒本体为和多边形盒底1相似的多边形结构。相邻两矩形框2之间成型有填充部5,多边形盒底1、矩形框2和填充部5一起构成收纳盒本体。组装成收纳盒时,将矩形框2向上翻折,并将矩形框2上的子扣3和与该子扣3相邻的下一矩形框2的母扣4相扣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