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木砧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359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夹木砧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夹木砧板。



背景技术:

砧板是我们厨房中较为常见的料理用具之一,人们可以将食材放在砧板上,利用刀具在砧板上对食材进行切割,砧板的主要是目的是为了承载刀具在切割食材时候产生的压力、划痕。

目前,公告号为CN2482938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砧板,该抗菌砧板在砧板本体的顶面及底面上贴合有上、下抗菌砧板层。根据其说明书记载,上、下抗菌砧板层与砧板本体均是由PP或者PE塑胶材料制成的,PP或者PE塑胶材料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够起到一个耐刀具切割的作用,但是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自身容易出现老化、形变的情况,整块砧板一旦出现较大的形变,这样会影响食材放置的不均匀,造成切割不精准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木砧板,利用木质的主体结构让砧板表面能够较长时间保持一个平整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夹木砧板,包括由木材制成的砧板主体,所述砧板主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外包层,所述外包层由PP材料制成,所述外包层与砧板主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胶水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木材一定抗老化能力,而且其质地较硬,木材的砧板主体在使用中整体保持较高的稳定性,使得外包层表面也能够基本保持较高的平整度,这样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切菜的表面不易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而且木材制成的砧板结构强度高、密度低,在较轻的重量下具有足够的支撑,提供足够的支撑能力。PP材料制成的外包层具有抗切割,耐磨损的特点,在使用中,能够经得起刀具的反复切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砧板主体与外包层的外轮廓形状一致,且所述砧板主体与外包层的外轮廓上包裹有由塑料制成的包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边的结构一方面减少使用过程中,外物磕碰造成砧板主体与外包层边缘出现破损的情况,另一方面,包边辅助提供外包层与砧板主体之间的连接力,减少在使用过程中外包层出现松动、脱落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砧板主体与外包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0:1~7: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砧板主体整体厚度较大,而外包层的厚度相对较低,这样将外包层厚度设计的不能过厚,这样,外包层即使因为老化、受热等出现一定的形变,由于其厚度所占整体的厚度较低,因此砧板表面保持的平整度依旧较高。

同时,为了控制外包层功能的发挥,如果在相对厚度中的外包层厚度过低,就容易造成切割过程中外包层被直接切破,因此经过多次实验,厚度的相互比例在10:1~7:1之间最为合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砧板主体两侧的外包层厚度分别为一大一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对厚度较高的外包层可以用于食材在上面直接进行切割,刀具切割的时候有足够厚度支撑,让划痕不会直接深入到砧板本体上。而厚度较薄的外包层可以用来缓解放置面与砧板主体之间的摩擦,PP材料耐磨性较高,进而保护砧板主体底部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磨损情况,设计的较薄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厚度较大的外包层外壁设有印花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印花层起到一个标记、提示、美观作用,可以在印花层上面设计出方便人们规范切割放置的不同区域、衡量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砧板主体、外包层上贯穿设有供人们手指穿过的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开口的结构能够方便人们将砧板拎起来,人们在拿取或者携带的时候,只需要将手指穿过开口即可,较为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边缘上包裹有由塑料制成的包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边的结构保护了开口边缘,在使用过程中开口位置不易出现被划破的情况,同时也提高了手指在使用过程中舒适度,避免木质的粗糙表面对手指造成不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呈腰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在拿取的过程中,能一次性在开口穿过多根手指,一方面提高拿取时候的舒适性,另一方面每一根手指都能够塞合的较为紧密,能够进而让砧板携带时保持稳定,不易左右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砧板主体呈长方形,且砧板主体长边为往外凸出的曲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长方形的结构满足于人们日常的切割习惯,便于切割长条状的物件,而长边往外凸出,这样能够扩大砧板上面的实用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位于砧板主体宽边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开口设置在旁边的位置,能够提高砧板中连续性较高的实用面积,避免设置在中间影响切割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砧板主体;2、外包层;3、胶水层;4、包边;5、印花层;6、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夹木砧板,包括位于中间的砧板主体1、固定在砧板主体1两侧的外包层2,砧板主体1与外包层2的外轮廓形状一致。砧板主体1是由MDF木材制成的,其成本较低、加工简单,而外包层2是由PP材料制成的,外包层2与砧板主体1之间设置有胶水层3,胶水层3由普通的粘胶组成,可以是501、502等,用于固定外包层2。PP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抗腐蚀能力,在切割的过程中,产生的划痕小,易于清洁不易滋生细菌。而木材结构的砧板主体1,结构稳定,具有足够的支撑力,长时间使用中不易出现形变,进而让外包层2表面长时间能够平顺,食材切割面较为平整,配合上外包层2不易透水,有效减缓砧板本体的腐烂。

如图1与2所示,砧板主体1、外包层2上设置有贯穿的供人们手指穿过的开口6,方便人们转移时候,拎在手中。砧板主体1与外包层2的外轮廓上设置有包边4,包边4是由塑料制成的,将砧板上三层结构都包裹起来,能够辅助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进行保护外轮廓及开口6的作用,防止磕破。

在加工的时候,现在外包层2的内侧涂上胶水,然后再将两个外包层2,分别贴在砧板主体1的两侧,然后等待胶水干燥之后,利用挤出机在砧板的外轮廓与开口6上面挤塑出包边4,整体结构保持稳定。

其中,如图1所示,该开口6呈腰形,砧板主体1呈长方形,且砧板主体1长边为往外凸出的曲线,开口6设置在砧板主体1宽边的一侧。人们在拿取砧板的时候,可以将3~4根手指穿过开口6,然后双手扣紧,即可较为方便拿住砧板,手指受到因砧板重力产生的压强也较小,舒适性较高。长方形的砧板满足人们日常切割的习惯,往外扩出的曲线能够提高砧板的实用面积,配合上开口6的分布位置,砧板中间可以供切割的面积就比较的大。

同时,砧板主体1与外包层2之间的厚度比为10:1~7:1,外包层2不能过厚,否则外包层2因为老化、受热等出现形变对整体的影响就较大。同时外包层2也不能够过薄,容易造成切割过程中外包层2被直接切破。在反复的实验中,砧板的整体厚度大概在13~24mm范围内,砧板主体1与外包层2之间的厚度比为10:1~7:1,人们可以使用5年以上,表面依旧保持较高的平整度。

其中,砧板主体1两侧的外包层2厚度分别为一大一小,厚度较大的用于承接食材进行切割,而厚度较小的用于垫在底部,顶部厚度较大能够承接更深的刀痕,避免在切割的时候直接切到砧板本体上面,让砧板上的水泄漏出来。而厚度较大的外包层2外壁设有印花层5,印花层5是利用印花机印上去的,印花层5可以是一些美观的图案,也可以是一些标记线等,方便人们切割时候进行判断,提高使用舒适度。

人们使用的时候,将外包层2较厚的一侧朝上放置在放置面上,然后可以将食料等放在上面即可进行切割加工操作。人们需要对砧板进行清洗等操作的时候,可以将手指穿过开口6然后操作砧板进行各种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