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窗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5755阅读:851来源:国知局
百叶窗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百叶窗帘,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窗帘展开时可使窗帘叶片相互密贴的百叶窗帘。



背景技术:

图1与图2所示为一种已知的百叶窗帘,其组成包括有一上梁1、一下梁2与多个窗帘叶片3,该窗帘叶片3通过梯绳4而平行地悬吊于该上梁1与该下梁2之间。前述梯绳4以其分处窗帘叶片3前后侧且呈垂直向延伸的经线的一端连接至下梁,另一端连接至设置在上梁1内的可转动的固定芯5上,通过控制该固定芯5转动的方式,以带动该二经线产生一升一降的效果,进而达到操控窗帘叶片3摆设角度,以使百叶窗帘获得不同透光效果的目的,由于固定芯5的转动控制方式属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请配合图2所示,上述百叶窗帘另外包括有多条用于带动下梁2升降的拉绳6,该拉绳6分别紧邻着每一梯绳4的各条经线4a,拉绳6的一端固接于下梁2上,另一端则连接至一设置于上梁1中的动力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动力机构一般可为人力操作的拉绳或珠炼系统,或提供动力以回卷帘体或拉绳的弹簧盒或电控系统等,而在此则以弹簧盒表示,通过弹簧盒提供的回卷拉力与下梁2及窗帘叶片3的重量之间维持的平衡关系,使得下梁2能在任一位置停留。

由于调整窗帘叶片3角度的机构与控制下梁2升降的机构不同,因此当百叶窗帘完全展开且调整窗帘叶片3翻转至闭合时,梯绳4的二经线4a分别产生一上一下的相对运动,且相互靠近,此时的拉绳6不驱动,使得下梁2受制于不动的拉绳6而无法随着窗帘叶片3翻转至相同角度,致使梯绳4的二经线4a下端亦因受制于不与叶片同动的下梁2而无法相互靠近,同时,对应于下梁2向下翻转一侧的拉绳6呈绷紧状态,亦可能对二经线4a的作动产生干涉,遂造成接近下梁2的窗帘叶片3密合度不佳,导致该处仍有漏光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叶窗帘,使百叶窗帘展开时,其窗帘叶片彼此间维持良好密合度以改善漏光缺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百叶窗帘包含一上梁、一下梁与多个窗帘叶片,一梯绳包括有沿着上梁朝向下梁的方向设置的二经线,以及多个连接该二经线的纬线,该纬线分别支撑一该窗帘叶片,以使该窗帘叶片悬吊于该上梁与该下梁之间。其中该梯绳的该二经线的一端连接至该上梁,另一端穿入该下梁,且该二经线受操控而相对该下梁移动。

其中,包括至少一转向件置于该下梁内,该转向件具有至少一通道供穿过该下梁的该二经线的至少其中之一穿过。

其中,该梯绳的该二经线分别位于该窗帘叶片短轴向的两侧,且该二经线穿过该下梁的部分分别以相反方向绕过该转向件的表面而相接呈U型。

其中,包括至少一定位座设置于该下梁内,该定位座具有一嵌槽;该转向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嵌槽内。

其中,包括一连动杆设置于该下梁;该梯绳的数量为多条,该转向件与该梯绳为等数配置,该连动杆贯穿该转向件的轴向,并与该转向件同步且同向转动。

其中,包括至少一转向件设置于该下梁内;该梯绳的该二经线分别位于该窗帘叶片短轴向的两侧,且该二经线穿过该下梁的部分分别以相反方向绕过该转向件的表面而相接呈U型。

其中,包括至少一定位座设置于该下梁内,该定位座具有一嵌槽;该转向件呈一圆杆体设置于该嵌槽内。

其中,该梯绳的该二经线的至少其中之一穿过该转向件的通道,且各别形成一绳结抵于该转向件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使得梯绳被固定芯带动时,梯绳能顺畅的被拉动,以使梯绳上所承载的窗帘叶片能有良好的密合度以改善漏光缺失。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百叶窗帘的立体图;

图2为已知百叶窗帘的窗帘叶片翻转时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百叶窗帘的立体图;

图4为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百叶窗帘于下梁部位的示意图;

图5为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百叶窗帘的定位座及转向件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6-6方向剖视图;

图7为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百叶窗帘的窗帘叶片翻转时的局部立体图;

图8类同图6,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百叶窗帘的经线末端形成绳结;

图9类同图5,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百叶窗帘的定位座及转向件与梯绳的经线的关系。

【附图标记说明】

[本实用新型]

100 百叶窗帘

10 上梁 12 下梁 12a 线孔

14 窗帘叶片 16 梯绳 16a 经线

16b 纬线 18 拉绳 20 固定芯

22 转轴 24 连动杆 26 定位座

26a 穿孔 26b 嵌槽 28 转向件

28 转向件 28a 通道 28b 圆轴

28c 轴孔 30 经线 30a 绳结

32 定位座 32a 穿孔 32b 嵌槽

34 转向件 36 经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现举数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图3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百叶窗帘100,其包含有一上梁10、一下梁12、多个窗帘叶片14、多个梯绳16与多个拉绳18。其中,每一梯绳16包括有二平行设置的经线16a与连接该二经线16a的多个纬线16b,该纬线16b分别支撑一该窗帘叶片14,以使该窗帘叶片14平行地悬吊于该上梁10与该下梁12之间;该拉绳18分别紧邻着一该经线16a,且该拉绳18受控制地改变释出长度,以使该下梁12移靠或是远离该上梁10。由于操控该下梁12升降的结构并非本实用新型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该上梁10内设置有与梯绳16等数的固定芯20,该固定芯20被一转轴22穿过而受控制地产生同向与同步的转动。每一梯绳16的二经线16a的一端即是连接于一个固定芯20上,由此,在固定芯20转动时即能拉动该二经线16a一升一降,以带动窗帘叶片14改变摆设角度,使得百叶窗帘100产生不同的透光效果。前述为一般常见操控窗帘叶片14倾斜角度的方式,现再在下文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重点。

在本实施例中,该下梁12的剖面大概呈型,且下梁12的顶板设有多个线孔12a。而本实施例的百叶窗帘100更包括有设置于下梁12内的一连动杆24,以及与梯绳16等数的定位座26及转向件28。请配合图5与图6所示,该定位座26顶部设有两个穿孔26a,底部则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嵌槽26b;该转向件28呈一圆形筒体,其具有二通道28a贯穿环面,各转向件28的两侧端面沿轴向朝外凸设一圆轴28b用以抵靠于定位座26的嵌槽26b的槽底,以使转向件28可转动地位于该嵌槽26b内;各转向件28并具有一多边形的轴孔28c沿着轴向设置,而该连动杆24为一多边形杆且穿过该转向件28的各个轴孔28c,以使该转向件28能同步且同向转动。本实施例中,嵌槽26b以开口向下表示,但不为所限,其亦可为其他方向的凹口或框架,只要能够约束转向件28仅以轴向转动,而不产生其他方向的移动;转向件28及其轴孔28c的形状亦不受限,转向件28可为其他形状的筒体或板件,轴孔28c形状则为配合于连动杆24截面轮廓的非圆形孔,以令转向件28可被连动杆24驱动。

该梯绳16的该二经线16a的另一端则是穿过该下梁12并为连接。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单一绳体呈U形设置,且该绳体穿过对应转向件28的通道28a、定位座26的穿孔26a及下梁12的线孔12a后,再以其两端连接于一该固定芯20上,而使该绳体在该窗帘叶片16的短轴向的部分分别构成一该经线16a,绳体在绕过该转向件28下表面的部分则呈U型,据此以实现该二经线16a穿过该下梁12并为连接的技术内容。

然而须再说明的是,可实现该二经线16a穿过该下梁12并为连接的结构并不以上述为限,例如,梯绳的该二经线可分别为一独立的线体,一端连接至固定芯20,另一端穿过下梁12的线孔12a及转向件28的通道28a后,再互绑呈一绳结即为连接;或者,各为独立线体构成的经线,其一端向下穿出转向件28的通道28a后,可通过一连接件(图中未示出)而将彼此连接。前述方式皆能实现该二经线16a穿过该下梁12并连接的技术内容。

各该转向件28因受到该梯绳16承载窗帘叶片14及下梁12的重量,以及梯绳16底部绕过转向件28的影响,而以圆轴28b保持紧抵于嵌槽26b槽底的状态。当该百叶窗帘100完全展开,且该窗帘叶片14如图3所示为水平状时,可使外部光线透入室内,此时的梯绳16呈张紧状态。当控制该固定芯20转动以拉动梯绳16的该二经线16a一升一降时,该转向件28受到经线16a穿过通道28a所形成的牵扯,将与固定芯20同步转动,据以消弥经线一升一降时所潜藏的一为张紧、另一为松释的缺失,如此将可确保改变摆设角度后的每一窗帘叶片14皆能如图7所示的互为紧密贴靠,尤其是接近下梁12部位的窗帘叶片14亦保有良好的密合度,藉此以改善漏光缺失。

上述实施例揭示梯绳16的二经线16a一端连接固定芯20,以使该二经线16a随着固定芯20的转动而为一升一降。然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选择将其中一经线16a的一端连接于上梁10,另一经线16a的一端维持连接固定芯20,同样可使二经线16a随着固定芯20的转动而为一升一降;或者,该二经线16a位于上梁10内的一端可直接连接至用以驱使固定芯20转动的机构上,例如穿过固定芯20的转轴22。

该二经线16a的另一端是穿过该下梁12并连接,以使得转向件28可受到该二经线16a的扯动而与固定芯20同步转动。然而,在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其虽具有相同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连动杆24、定位座26与转向件28,但其梯绳的经线30是独立的线体,并在通过定位座26的穿孔26a、转向件28的各个通道28a后,分别形成一个绳结30a且抵于该转向件28的表面。同样的,在该二经线30随着固定芯20的转动而一升一降时,可通过扯动该转向件28转动而使每一经线30维持在张紧状态,以确保每一窗帘叶片14皆能顺利偏摆并互为密贴。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设置的连动杆24的目的在于驱使各个转向件28能同步动作,然而在实务上,因各个转向件28已可分别为一条梯绳所扯动旋转,因此,该百叶窗帘100并不必须是该连动杆24为限,换句话说,该连动杆24为一选配构件。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与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的是,该下梁12内虽设置有多个定位座32,且每一定位座32同样具有两个穿孔32a及开口朝下的一嵌槽32b;但其转向件34是一圆杆体并跨置于各个定位座32的嵌槽32b中。至于梯绳的二经线36同样以一端连接于固定芯(图中未示出),另一端穿过下梁并在穿过定位座32的穿孔32a后,再绕过该转向件34而连接,以使绕过该转向件34的部分呈U型。

上述二经线36互为连接的形态诚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通过单一绳体呈U形设置来实现,或可为两条独立线体互绑,或是两条独立线体通过一连接件而使彼此连接来实现。当控制固定芯转动时,虽然该二经线36会有一升一降的情形,但受惠于该二经线36绕过该转向件34,而非被固定,故使得该二经线36因维持张紧状态,而使得每一窗帘叶片能紧密贴靠。另说明的是,在可减少接触摩擦力的情形下,该二经线36并不以必须绕过转向件34为限,亦即该二经线36可在穿过下梁后直接连接,同样可因经线36一端并非被固定在下梁,而使经线36维持张紧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而已,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等效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