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密封条预弯折的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573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基于后密封条预弯折的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建筑口部挡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灵敏度高、工作可靠性好的基于后密封条预弯折的挡水装置。



背景技术:

将雨水阻隔在地下建筑,如地下车库口部之外,是防止暴雨、特大暴雨导致车辆、财物被淹,造成巨大损失的有效措施。

本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模块化自动挡水装置”(申请号:201610078353.2,公开日:2016.5.4)公开了一种可由多个挡水单元自由组合以适应不同挡水宽度的模块化自动挡水装置。其中单个挡水单元的外形如图1所示,包括储水腔(即底座1)和盖板(即面板2),盖板后端通过铰与储水腔铰接,并与储水腔密闭配合,盖板下表面设有浮体,当储水腔充水时,盖板前端向上打开,起到自动挡水的作用。

为保证盖板前端向上打开后,水流不会从盖板与储水腔铰接部位的空隙流过,在面板与储水腔铰接的位置,设有后柔性密封条,一根压条将后柔性密封条3的前端密封固定在面板上,另一根压条将后柔性密封条的后端密封固定在储水腔上。后柔性密封条3的材质优选为4mm厚度的硅橡胶。盖板与储水腔盖合时,后柔性密封条处于平直状态,当盖板前端向上打开时,后柔性密封条3的前端随盖板向上弯曲。此时,由于后柔性密封条3的前、后两端都是固定的,其下方悬空,如果在盖板打开时,后柔性密封条3弯曲部位朝向面板与储水腔铰接位置一侧会紧顶储水腔和面板,从而对盖板背部形成强的反作用力,以阻止盖板打开,影响了整个挡水装置的灵敏度和工作可靠性。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挡水装置面板与储水腔之间的密封条存在阻止盖板正常打开的可能,使整个挡水装置的灵敏度低、工作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后密封条预弯折的挡水装置,灵敏度高、工作可靠性好。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基于后密封条预弯折的挡水装置,由至少一个挡水单元组成,每个挡水单元包括储水腔和与之密闭配合盖板,所述盖板后端与储水腔铰接,还包括后密封条,所述后密封条一端与盖板后部密封固连,其另一端与储水腔后部密封固连,所述后密封条两固定端之间设有远离储水腔的预弯折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灵敏度高:后密封条两固定端之间设远离储水腔的预弯折部,后密封条中部向上突出,不会朝下弯曲,不会对盖板背部形成强的反作用力,保证了盖板打开的灵敏度。

2、工作可靠:预弯折的后密封条不会导致盖板无法打开,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挡水装置的一个挡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后密封条预弯折的挡水装置的一个挡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盖板处于与储水腔盖合状态。

图3是图2中盖板与储水腔铰接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后密封条预弯折的挡水装置的一个挡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盖板处于打开状态。

图5是图4中盖板与储水腔铰接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储水腔1,盖板2,后密封条3,第一压条41与盖板2后部密封固连,其圆弧另一侧的水平段通过第二压条4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后密封条预弯折的挡水装置,由至少一个挡水单元组成,每个挡水单元包括储水腔1和与之密闭配合盖板2,所述盖板2后端与储水腔1铰接,还包括后密封条3,所述后密封条3一端与盖板2后部密封固连,其另一端与储水腔1后部密封固连,所述后密封条3两固定端之间设有远离储水腔1的预弯折部。

当盖板2处于与储水腔1盖合状态时,后密封条3中部略微上突,不影响通行。如图2、3所示。

当盖板2前端受浮力或机械力打开准备挡水时,后密封条3两个固定端相互靠近,后密封条3弯折加大,如图4、5所示。由于后密封条3两固定端之间设有远离储水腔1的预弯折部,这时后密封条3中部内弯,即向上突出,不会朝下弯曲,不会如现有技术那样对盖板2的打开造成影响,从而保证整个挡水装置的灵敏度和工作可靠性。

该预弯折部可通过将平板状柔性密封条作预弯得到,也可采用具有相同功能的成品实现。只要确保盖板2打开,密封条两固定端受压时,中间部位自由收缩,不会受阻即可。

优选地,所述后密封条3为Ω型密封条。

所述Ω型密封条的圆弧段为预弯折部,其圆弧一侧的水平段通过第一压条41与盖板2后部密封固连,其圆弧另一侧的水平段通过第二压条42与储水腔1后部密封固连。

本实用新型可优选现成产品中的Ω型密封条,以降低成本,同时减小装配难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