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梯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585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储物梯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储物梯椅。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大城市的家庭中或者学生的宿舍中由于可使用空间较少,储物空间显得尤为珍贵,同时在家庭中有很多需要爬高的事情需要梯子,在宿舍中上铺下桌的情况更是需要一个梯子,在现实生活中暂时还没有既有存储功能又有楼梯功能的椅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储物梯椅,该种储物梯椅既有储物功能,又有楼梯的功能,同时移动方便,结构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储物梯椅,包括椅背、椅座和椅腿,其特征是:所述的椅背为阶梯状,所述的椅座由下箱体组成,所述的下箱体的上侧面开有下箱门,所述的下箱门通过合页与下箱体铰接,所述的椅背安装固定在下箱体的上侧面,所述的下箱体的下侧面的四个角分别安装有椅腿,所述的椅腿的下端均固定有可固定滚轮。

为优化上述实用新型,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所述的椅背由中箱体和固定在中箱体上侧面的上箱体组成,所述的上箱体的宽度小于中箱体的宽度,所述的上箱体前测面开有上箱门,所述的中箱体前侧面开有中箱门,所述的上箱门和中箱门均通过合页分别与上箱体和中箱体铰接。

所述的椅背由固定在下箱体上侧面的靠背架和固定在靠背架前侧面的支架组成,支架固定在靠背架前侧面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可固定滚轮包括转轴、基座、弹簧、滚轮轴和滚轮,所述的转轴一端连接椅腿,另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基座的下方设置有滚轮,所述的滚轮轴向穿有滚轮轴,所述的滚轮轴两端均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弹簧,所述的弹簧另一端与基座连接。

所述的基座下侧面为与滚轮球面相配适的弧形球面。

该种储物梯椅的采用三层阶梯结构,由下箱体构成的底座作为第一层阶梯,中箱体或支架为第二层阶梯,上箱体或靠背架为第三层阶梯,两种方案均能实现阶梯的功能。

该储物梯椅的椅腿下端固定的可固定滚轮在无人坐时受力较小,每个滚轮两侧的弹簧支撑起整个椅子,使滚轮脱离基座,此时滚轮可以自由旋转,此时使用者可以自由推动该储物梯椅,当人坐在椅子上时,压缩弹簧导致滚轮与基座的弧形球面接触,弧形球面粗糙度大,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可使滚轮固定,基座上方的转轴能保证基座和滚轮自由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储物梯椅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物梯椅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储物梯椅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物梯椅的可固定滚轮的结构原理图

图例说明:1、上箱体;2、中箱体;3、下箱体;4、上箱门;5、中箱门;6、下箱门;7、椅腿;8、转轴;9、基座;10、弹簧;11、滚轮轴;12、滚轮;13、支架;14、靠背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储物梯椅,包括椅背、椅座和椅腿7,其特征是:所述的椅背为阶梯状,所述的椅座由下箱体3组成,所述的下箱体3的上侧面开有下箱门6,所述的下箱门6通过合页与下箱体3铰接,所述的椅背安装固定在下箱体3的上侧面,所述的下箱体3的下侧面的四个角分别安装有椅腿7,所述的椅腿7的下端均固定有可固定滚轮。

该实施例中,椅背由中箱体2和固定在中箱体2上侧面的上箱体1组成,所述的上箱体1的宽度小于中箱体2的宽度,所述的上箱体1前测面开有上箱门4,所述的中箱体2前侧面开有中箱门5,所述的上箱门4和中箱门5均通过合页分别与上箱体1和中箱体2铰接。

该实施例中,可固定滚轮包括转轴8、基座9、弹簧10、滚轮轴11和滚轮12,所述的转轴8一端连接椅腿7,另一端与基座9固定连接,基座9的下方设置有滚轮12,所述的滚轮12轴向穿有滚轮轴11,所述的滚轮轴11两端均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弹簧10,所述的弹簧10另一端与基座9连接。

该实施例中,基座9下侧面为与滚轮12球面相配适的弧形球面。

第二实施例:储物梯椅,包括椅背、椅座和椅腿7,其特征是:所述的椅背为阶梯状,所述的椅座由下箱体3组成,所述的下箱体3的上侧面开有下箱门6,所述的下箱门6通过合页与下箱体3铰接,所述的椅背安装固定在下箱体3的上侧面,所述的下箱体3的下侧面的四个角分别安装有椅腿7,所述的椅腿7的下端均固定有可固定滚轮。

该实施例中,椅背由固定在下箱体3上侧面的靠背架14和固定在靠背架14前侧面的支架13组成,支架13固定在靠背架14前侧面的中间位置。

该实施例中,可固定滚轮包括转轴8、基座9、弹簧10、滚轮轴11和滚轮12,所述的转轴8一端连接椅腿7,另一端与基座9固定连接,基座9的下方设置有滚轮12,所述的滚轮12轴向穿有滚轮轴11,所述的滚轮轴11两端均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弹簧10,所述的弹簧10另一端与基座9连接。

该实施例中,基座9下侧面为与滚轮12球面相配适的弧形球面。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