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7706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饮水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具体为一种节能饮水机,属于饮水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饮水机是将桶装纯净水(或矿泉水)升温或降温并方便人们饮用的装置。饮水机还有很多种类型,例如喷嘴式饮水机、按压式饮水机等,饮水机是办公楼或者学校及家庭常用的电器,由于价格便宜,体积较小,使用方便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使用饮水机通过控温器控制加热管加热纯净水,按下加热开关,加热指示灯亮,电热管发热,热罐内的水升温。当水温升到指定温度时,温控器触点断开,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加热指示灯熄灭,电热管停止加热。当水温下降到所需温度时,温控器触点闭合,自动接通加热电源,加热指示灯亮,电热管发热。尔后重复上述过程,使水温在85-95℃之间保持恒温。

但现有的饮水机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由于不具有长久的保温功能,导致由于加热后的水热量散失较快,所以在饮水机工作状态下没有使用热水时,饮水机还是需要不断的对水进行加热,具统计在没有使用热水的情况下,饮水机每过半个小时要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这样浪费电能,同时在对水进行反复加热的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严重的会导致中毒的现象,这样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在提出一种节能饮水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饮水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饮水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部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浮体,所述主体内部设有控水槽和温控器,所述浮体位于所述控水槽内部,所述控水槽的底部设有热水管和冷水管,所述热水管的一端连接热水箱,所述热水箱的箱壁上设有温度感应,所述热水箱的底部设有加热管,所述热水箱通过连通管连接保温箱,所述保温箱的箱壁上设有水面感应器,所述保温箱上设有热水口,所述热水口上设有热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冷水管的一端连接冷水口,所述冷水管上设有冷水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上设有电池阀。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箱的箱壁内部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器连接加热管和水面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将加热箱与保温箱分开,实现了对加热后的水进行有效的保温,可以避免人们饮用“千层水”,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同时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饮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饮水机电路图;

图中:1、水箱;2、热水管;3、电池阀;4、保温箱;5、连通管;6、保温层;7、热水阀;8、热水口;9、水面感应器;10、加热管;11、主体;12、温控器;13、温度感应; 14、热水箱;15、冷水口;16、冷水阀;17、冷水管;18、控水槽;19、浮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设计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节能饮水机,包括主体11,所述主体11上部设有水箱1,所述水箱1的底部设有浮体19,所述主体11内部设有控水槽18、保温箱4和温控器12,所述浮体 19位于所述控水槽18内部,所述控水槽18的底部设有热水管2和冷水管17,所述热水管2 的一端连接热水箱14,所述热水箱14的箱壁上设有温度感应13,所述热水箱14的底部设有加热管10,所述热水箱14通过连通管5连接保温箱4,所述保温箱4的箱壁上设有水面感应器9,所述保温箱4上设有热水口8,所述热水口8上设有热水阀7。

所述冷水管17的一端连接冷水口15,所述冷水管17上设有冷水阀16,所述连通管5 上设有电池阀3,所述保温箱4的箱壁内部设有保温层6,所述温控器12连接加热管10和水面感应器9,所述温度感应13用于检测热水箱14内的水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值传递信息至温控器12实现自动断电,所述水面感应器9用于检测保温箱4内水的量,防止保温箱4出现没有水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饮水机使用时,水箱1内的水进入控水槽18内,当饮用冷水时,控水槽18内的水进入冷水管17,从冷水口15排出,在饮用热水时,水从热水管2进入热水箱14被加热管10加热,达到预设值时热水通过连通管5进入保温箱4,在保温箱4内被储存,当保温箱4内缺水时热水箱14自动补充热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