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4363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智能枕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枕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环境也变得噪杂,使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从而使人们睡眠品质不高。目前虽然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智能枕头以提高睡眠品质,但这些智能枕头的结构复杂不易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方便装配的智能枕头,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智能枕头,包括一枕芯,所述枕芯包括一枕芯底托、能拆卸地组装于所述枕芯底托的一枕芯外壳、一静音充/放气装置、能控制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充气或放气的一中央控制器、连接于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的一安全气囊、连接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一压力感应器,所述枕芯外壳上设有一放颈空间,所述压力感应器放置于所述放颈空间内,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中央控制器及安全气囊设于所述枕芯底托与所述枕芯外壳之间,所述安全气囊正对所述枕芯外壳的放颈空间,所述压力感应器用于感应外部压力并输出压力信号至所述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判断所述外部压力是否满足一第一预设条件,当所述外部压力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对所述安全气囊充气或放气。

优选地,所述枕芯底托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一第一收容空间及一第二收容空间,所述中央控制器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

优选地,所述枕芯底托的上表面上还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及第二收容空间之间的收容槽,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所述压力感应器及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之间通过若干线缆连接,这些线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优选地,所述枕芯外壳的上表面的中部凹陷形成一放头空间,所述放颈空间位于所述枕芯外壳的一前侧且连通所述放头空间。

优选地,所述枕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一温度感应器及一发热件,所述发热件放置于所述枕芯外壳上,所述温度感应器用于感应外部温度并输出温度信号至所述中央控制器接,所述中央控制器判断所述外部温度是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当所述外部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发热件发热。

优选地,所述枕芯底托上开设若干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枕芯外壳上开设若干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枕芯外壳的下表面开设一组装空间,所述枕芯底托收容于所述组装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枕芯外壳由亲水棉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枕芯底托由弹性海绵制成。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智能枕头的枕芯外壳能拆卸地组装于所述枕芯底托上,能方便将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中央控制器、安全气囊安装于所述枕芯外壳与所述枕芯底托之间,从而使所述智能枕头方便装配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枕头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组装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组装图。

图5是图2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组件“相连”时,它可以是与另一个组件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组件与另一个组件间接相连。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智能枕头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枕芯20、一静音充/放气装置30、能控制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30充气或放气的一中央控制器40、连接于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30的一安全气囊50、连接于所述中央控制器40的一压力感应器60、连接于所述中央控制器40的一温度感应器70及一发热件80。所述枕芯20包括一枕芯底托22、能拆卸地组装于所述枕芯底托22上的一枕芯外壳25。

所述枕芯底托22包括概呈矩形状的一支撑体221及凸设于所述支撑体221的前侧面中部的一延伸块225。所述支撑体221的上表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第一凹陷226,所述延伸块225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凹陷226的一第二凹陷227。所述枕芯底托22的上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第一收容空间222及一第二收容空间223。所述第一收容空间222及第二收容空间22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陷226的两端。所述枕芯底托22的上表面还开设连通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222及第二收容空间223的收容槽224。所述枕芯底托22的上表面开设穿通所述枕芯底托22的下表面的若干通气孔228。所述枕芯底托22的外周面开设穿通所述第一收容空间222的一缺口229。所述枕芯底托22由具有高回弹性海绵制成。

所述枕芯外壳25包括概呈矩形状的一外框体251及凸设于所述外框体251的前侧面中部的一延伸框255。所述外框体251的上表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放头空间256,所述延伸框255的上表面向内凹陷且连通所述放头空间256的一放颈空间257。所述枕芯外壳25的下表面开设一组装空间258,所述枕芯底托22能收容于所述组装空间258内。所述外框体251的外周面开设对应所述缺口229的一开口259。所述枕芯外壳25的上表面开设若干通气孔253。所述枕芯外壳25由亲水棉材料制成。

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30通过气管连接于所述安全气囊50。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30、压力感应器60、温度感应器70及发热件80通过电缆连接于所述中央控制器40。所述中央控制器40的一端设有一电源端口42。所述电源端口42用于连接一外部电源,以便给所述智能枕头充电。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央控制器40为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STM32F030C8 型微控制器。

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30用于给所述安全气囊50充气或放气。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30是一静音充气马达。在其他实施方中,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30可以是静音气泵。

所述压力感应器60可为一压电电缆传感器或一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电缆传感器采用逆压电效应的原理采集声音信号。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一压电薄膜层和设置在所述压电薄膜层两侧的两导电层,所述压电薄膜层由聚偏氟乙烯(PVDF)或有机铁电材料P(VDF-TrFE) 等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压力感应器60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40,所述压力感应器60感应外部压力以输出一压力信号。

所述温度感应器70固定于所述枕芯外壳25的外表面,所述温度感应器70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40,所述温度感应器70能感应外部温度。所述温度感应器70用于输出一温度信号。

所述发热件80包括一发热单元及一收容单元。所述发热单元用于发热,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单元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薄膜。所述收容单元用于容纳物体,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单元内收纳一助眠物。所述助眠物可以是液体、可挥发性物质、固体或凝胶状物体等。

所述中央控制器40用于从所述压力感应器60处接收所述压力信号,所述中央控制器40还用于从所述温度感应器70处接收所述温度信号。所述中央控制器40根据所述压力信号及温度信号分别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30及所述发热件80。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组装所述智能枕头时,将所述中央控制器40卡入所述第一收容空间222内,使所述中央控制器40的电源端口42收容于所述缺口229内。将静音充/放气装置30卡入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23内、将所述安全气囊50固定于所述延伸块225的第二凹陷227内、将压力感应器60定位于所述枕芯外壳25的所述放颈空间257内,并将所述发热件80放置于所述枕芯外壳25的所述放颈空间257内邻近所述压力感应器60处。将所述气管及电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224内。再将所述枕芯外壳25盖至所述枕芯底托22上,使所述枕芯底托22完全收容于所述枕芯外壳25的组装空间258内即可。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需要将所述发热件80设置于所述枕芯外壳25的外表面的任何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压力感应器60 感应到外部压力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所述压力感应器60输出反映外部压力的第一压力信号至所述中央控制器40。所述中央控制器40判断所述使用者未准备使用所述智能枕头,所述中央控制器40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30 以控制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30停止工作。

当所述压力感应器60 感应到外部压力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所述压力感应器60输出反映外部压力的第二压力信号至所述中央控制器40以控制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30工作。

当所述温度感应器70 感应到外部温度不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所述温度感应器70 输出第一温度信号至所述中央控制器40。所述中央控制器40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发热件80 以控制所述发热件80 停止工作。

当所述温度感应器70感应到外部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时,所述温度感应器70 输出第二温度信号至所述中央控制器40。

当所述中央控制器40 同时接受所述第二压力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信号时,所述中央控制器40 判断所述使用者正使用所述智能枕头,所述中央控制器40 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发热件80发热以提高温度。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感应器60布置所述枕芯外壳25的放颈空间257内。当所述压力感应器60判断有一半以上区域受到外部压力超过一临界值时,所述压力感应器60 输出的信号为第二压力信号。当所述压力感应器60判断受到外部压力超过所述临界值的区域不超过接触区域的一半时,所述压力感应器60输出的信号为第一压力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感应器60 仅用于输出代表压力感应器60工作状态的压力信号,所述中央控制器40判断所述压力信号为第一压力信号或第二压力信号。

所述温度感应器70 仅用于输出代表接触区域温度的温度信号,所述中央控制器40判断所述温度信号为第一温度信号或第二温度信号。

当所述温度信号侦测的温度不在30-40 摄氏度范围内时,所述温度信号被判断为第一

温度信号;当所述温度信号侦测的温度在30-40 摄氏度范围内时,所述温度信号被判断为第二温度信号。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智能枕头的枕芯外壳25能拆卸地组装于所述枕芯底托22上,能方便将所述静音充/放气装置30、中央控制器40、安全气囊50安装于所述枕芯外壳25与所述枕芯底托22之间,从而使所述智能枕头方便装配且结构简单。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