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人用组合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472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人用组合茶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携带的单人用组合茶具。



背景技术:

传统茶具通常由玻璃和瓷器制作而成,材料易碎的特性让喝茶随时随地变得不可能。为此,我们专为旅途和户外人士设计的单人泡茶器,不仅方便好携带,而且轻量坚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携带的单人用组合茶具。

所述的一种单人用组合茶具,包括茶杯盖、茶滤杯及茶杯,其特征在于茶杯盖与茶滤杯杯口大小匹配,茶滤杯与茶杯尺寸匹配,茶滤杯紧密配合在茶杯内,所述茶滤杯包括茶滤骨架及安装在茶滤骨架上的茶滤网,所述茶滤骨架底部设置一组向下的凸条,使茶滤杯底部与茶杯底部之间形成空隙。

所述的一种单人用组合茶具,其特征在于茶滤杯杯口上设置圆台形连接环,茶杯盖设置为与圆台形连接环结构匹配的圆台形结构。

所述的一种单人用组合茶具,其特征在于凸条为6根,相互配合形成六边形结构。

所述的一种单人用组合茶具,其特征在于茶杯为双层空心结构,由外层及内层上端口焊接连接构成。

所述的一种单人用组合茶具,其特征在于外层上设有两块磨砂层,便于手握用。

所述的一种单人用组合茶具,其特征在于茶杯盖外沿设有向上延长的凸起。

上述的一种单人用组合茶具,包括茶杯盖、茶滤杯及茶杯,茶杯盖与茶滤杯杯口大小匹配,茶滤杯与茶杯尺寸匹配,茶滤杯紧密配合在茶杯内,所述茶滤杯包括茶滤骨架及安装在茶滤骨架上的茶滤网,所述茶滤骨架底部设置一组向下的凸条,使茶滤杯底部与茶杯底部之间形成空隙。本实用新型的单人用组合茶具,在茶杯内配合设置茶滤杯,泡茶时,将茶叶放在茶滤杯内,泡好后取出茶滤杯,茶叶随茶滤杯一起取出,避免在喝茶时,茶叶随茶一起喝入,提高其方便性,且在茶滤杯底部设置凸条,使茶滤杯与茶杯之间留有空隙,防止底部粘连,大大提高了饮茶的便利性,深受饮茶爱好者的喜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茶滤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茶杯盖,201-茶滤网,202-茶滤骨架,203-凸条,2-茶滤杯,3-茶杯,301-内层,302-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人用组合茶具,包括茶杯盖1、茶滤杯2及茶杯3,茶杯盖1与茶滤杯2杯口大小匹配,茶滤杯2与茶杯3尺寸匹配,茶滤杯2紧密配合在茶杯3内,所述茶滤杯2包括茶滤骨架202及安装在茶滤骨架202上的茶滤网201,茶滤网201的网孔大小为0.2-0.6mm,所述茶滤骨架202底部设置一组向下的凸条203,使茶滤杯2底部与茶杯3底部之间形成空隙。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茶滤杯2杯口上设置圆台形连接环,茶杯盖1设置为与圆台形连接环结构匹配的圆台形结构,该茶杯盖1在泡茶时作为茶杯盖用,茶泡好后喝茶时,茶杯盖1用于当茶滤杯垫,将茶杯盖1放在桌面上,茶滤杯2放置在茶杯盖1上。

本实用新型的凸条203可以为长条形结构,也可以为梅花形、三角形或其他类似的结构,且其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凸条203为6根,相邻两根首尾间距为1-3mm,6根凸条203相互配合形成类似六边形结构,提高茶滤杯2的稳定性,防止倾斜。

为了提高保温效果及手握方便,本实用新型将茶杯3为双层空心结构,由外层302及内层301上端口焊接连接构成,外层302上设有两块磨砂层,便于手握用,防止手滑;茶杯盖1外沿设有向上延长的凸起,便于泡茶完后取出茶杯盖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茶杯内配合设置茶滤杯,泡茶时,将茶叶放在茶滤杯内,泡好后取出茶滤杯,茶叶随茶滤杯一起取出,避免在喝茶时,茶叶随茶一起喝入,提高其方便性,且在茶滤杯底部设置凸条,使茶滤杯与茶杯之间留有空隙,防止底部粘连,大大提高了饮茶的便利性,深受饮茶爱好者的喜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