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多人用钛合金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473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多人用钛合金茶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携带的简易多人用钛合金茶具。



背景技术:

传统茶具通常由玻璃和瓷器制作而成,材料易碎的特性让喝茶随时随地变得不可能,而且其他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携带的简易多人用钛合金茶具。

所述的一种简易多人用钛合金茶具,包括茶具盖、饮茶杯、泡茶杯及装茶杯,其特征在于泡茶杯外径与装茶杯内径匹配,饮茶杯外径与泡茶杯内径匹配,茶具盖与泡茶杯杯口大小匹配,饮茶杯至少为2个,饮茶杯层叠放置在泡茶杯内,泡茶杯旋转在装茶杯内,茶具盖配合设置在泡茶杯上,将饮茶杯覆盖,所述茶具盖上设有提手及出水口,出水口由茶具盖表面盖板割开一条缝隙得到,该缝隙为弧形结构,缝隙大小为0.8-1.5mm。

所述的一种简易多人用钛合金茶具,其特征在于装茶杯包括茶杯本体,茶杯本体一侧设有杯把手,与杯把手相对的另一侧设置倒水口。

所述的一种简易多人用钛合金茶具,其特征在于杯把手由把手短竖边、把手长竖边分别与把手横边两端连接枸构成,把手短竖边与茶杯本体侧壁纵向焊接连接,把手长竖边与把手短竖边相互平行,手长竖边、把手短竖边与把手横边的连接角采用圆弧过渡连接。

所述的一种简易多人用钛合金茶具,其特征在于茶具盖、饮茶杯、泡茶杯及装茶杯均为圆台体结构。

所述的一种简易多人用钛合金茶具,其特征在于泡茶杯为双层结构,且开口处圆周为圆台体结构,茶具盖的结构与该圆台体结构相匹配。

所述的一种简易多人用钛合金茶具,其特征在于提手由不锈钢片弯折得到,弯折后的短边与茶具盖的边沿焊接连接,弯折后的长边形成提手,便于揭盖操作。

上述的一种简易多人用钛合金茶具,包括茶具盖、饮茶杯、泡茶杯及装茶杯,泡茶杯外径与装茶杯内径匹配,饮茶杯外径与泡茶杯内径匹配,茶具盖与泡茶杯杯口大小匹配,饮茶杯至少为2个,饮茶杯层叠放置在泡茶杯内,泡茶杯旋转在装茶杯内,茶具盖配合设置在泡茶杯上,将饮茶杯覆盖,所述茶具盖上设有提手及出水口,出水口由茶具盖表面盖板割开一条缝隙得到,该缝隙为弧形结构,缝隙大小为0.8-1.5mm。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多人用钛合金茶具,将饮茶、泡茶及装茶分为不同的茶具,且茶具盖与泡茶杯匹配,泡好茶后,茶从茶具盖的出水口倒入装茶杯中,由于出水口为限定尺寸的线型结构,避免了茶叶随水倒出,而装茶杯上的把手上设置平行的把手长竖边与把手短竖边,手握把手长竖边时,避免了与装茶杯接触而烫手,提高其使用便利性,而且茶具盖、饮茶杯、泡茶杯及装茶杯尺寸匹配,便于携带,深受消费者喜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茶具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茶杯结构示意图。

图中:1-茶具盖,101-提手,102-出水口,2-饮茶杯,3-泡茶杯,4-装茶杯,401-倒水口,402-茶杯本体,403-杯把手,403a-把手短竖边,403b-把手横边,403c-把手长竖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多人用钛合金茶具,包括茶具盖1、饮茶杯2、泡茶杯3及装茶杯4,泡茶杯3外径与装茶杯4内径匹配,饮茶杯2外径与泡茶杯3内径匹配,茶具盖1与泡茶杯3杯口大小匹配,饮茶杯2至少为2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饮茶杯2为3个,饮茶杯2层叠放置在泡茶杯3内,泡茶杯3旋转在装茶杯4内,茶具盖1配合设置在泡茶杯3上,将饮茶杯2覆盖,所述茶具盖1上设有提手101及出水口102,出水口102由茶具盖1表面盖板割开一条缝隙得到,该缝隙为弧形结构,缝隙大小为0.8-1.5mm,避免了倒水时茶叶随水流出。

如图1和图3所示,装茶杯4包括茶杯本体402,茶杯本体402一侧设有杯把手403,与杯把手403相对的另一侧设置倒水口401,杯把手403由把手短竖边403a、把手长竖边403c分别与把手横边403b两端连接枸构成,把手短竖边403a与茶杯本体402侧壁纵向焊接连接,把手长竖边403c与把手短竖边403a相互平行,手长竖边403c、把手短竖边403a与把手横边403b的连接角采用圆弧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茶具盖1、饮茶杯2、泡茶杯3及装茶杯4均为圆台体结构,且其材料为钛合金;泡茶杯3为双层结构,且开口处圆周为圆台体结构,茶具盖1的结构与该圆台体结构相匹配,提手101由不锈钢片弯折得到,弯折后的短边与茶具盖1的边沿焊接连接,弯折后的长边形成提手,便于揭盖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