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记忆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5091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记忆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特别涉及记忆枕。



背景技术:

普通的枕头,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对颈部没有支撑点,颈椎压力大,容易落枕,颈椎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导致颈椎变形,出现颈椎疾病,甚至会出现失眠、多梦等现象。

打鼾主要是由于气道窄的原因。打鼾会使氧气摄入明显减少,身体各重要部位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各种严重疾病,如血液缺氧促发脑动脉硬化,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需要一中合理高度的枕头能帮助患者的气道通畅,从而减少非病理性打鼾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枕头存在的缺点,申请人进行研究及设计,提供一种采用记忆棉材质制成的、防止落枕、避免打鼾、舒适的记忆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记忆枕,包括长块体状的枕头本体,枕头本体由记忆棉材质制成,所述枕头本体的宽度方向的截面结构为:截面的上边为S形状,底边为直线状,S形上边包括光滑过渡的前上凸曲线段、中下凹曲线段及后上凸曲线段,后上凸曲线段的后端向下光滑延伸至与底边相接,所述前上凸曲线段的最高点与底边之间的间距大于后上凸曲线段的最高点与底边之间的间距;枕头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具有从中下凹曲线段向前上凸曲线段延伸的凹陷区,所述凹陷区包括光滑过渡的头部凹区及颈部凹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枕头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带有向前延伸的颈椎支撑部,所述颈椎支撑部与枕头本体一体成型。

所述颈椎支撑部的上表面具有支撑凹区,所述支撑凹区与颈部凹区光滑过渡。

所述前上凸曲线段与底边之间的最大距离的范围为110-130mm。

所述中下凹曲线段与底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范围为60-80mm。

所述后上凸曲线段与底边之间的最大距离的范围为90-110mm。

所述头部凹陷区与枕头底面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范围为:50-70mm。

所述颈部凹区与枕头底面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范围为:85-100mm。

所述枕头本体的前端面具有向后下方倾斜的斜面;所述枕头本体的后端面的长度方向中部具有向前下方倾斜延伸的弧形槽。

所述前上凸曲线段、中下凹曲线段及后上凸曲线段的曲率半径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记忆枕,根据人体轮廓曲线的特性,表面设计成S形,能饱满支撑成S型的头部、颈部及肩部的轮廓,可前后两侧使用,适应性好;由于是慢回弹记忆绵材质制成,记忆棉固有的慢回弹属性能固定头部,防止落枕,预防颈椎的拉伸劳损,同时能改善和缓解颈椎病的种种不适,避免压迫动脉血管及静脉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保护中枢神经,还能防止气管受阻,避免打鼾;还设置颈椎支撑部,睡觉时对人体颈部完美支撑,从而利于颈椎的舒展,减少颈部疲劳,预防颈椎疾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中:1、枕头本体;2、上边;21、前上凸曲线段;22、中下凹曲线段;23、后上凸曲线段;3、底边;4、凹陷区;41、头部凹区;42、颈部凹区;5、颈椎支撑部;6、支撑凹区;7、斜面;8、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忆枕,采用进口的记忆棉材质,慢回弹性好,健康环保。本实用新型的记忆枕包括长块体状的枕头本体1,枕头本体1由记忆棉材质制成,枕头本体1的宽度方向的截面结构为:截面的上边2为S形状,底边3为直线状,S形上边2包括光滑过渡的前上凸曲线段21、中下凹曲线段22及后上凸曲线段23,前上凸曲线段21、中下凹曲线段22及后上凸曲线段23的曲率半径依次减小,后上凸曲线段23的后端向下光滑延伸至与底边3相接,前上凸曲线段21的最高点与底边3之间的间距大于后上凸曲线段23的最高点与底边3之间的间距,即枕头的前部厚度大于后部厚度;枕头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具有从中下凹曲线段22向前上凸曲线段21延伸的凹陷区4,凹陷区4包括光滑过渡的头部凹区41及颈部凹区42。

为提高枕头的使用舒适度,避免打鼾、促进血液循环,枕头本体1的前上凸曲线段21与底边3之间的最大距离的范围为110-130mm,最佳值为120mm;中下凹曲线段22与底边3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范围为60-80mm,最佳值为75mm,后上凸曲线段23与底边3之间的最大距离范围为90-110mm,最佳值为100mm;头部凹陷区41与枕头底面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范围为:50-70mm,最佳值为65mm;颈部凹区42与枕头底面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范围为:85-100mm,最佳值为95mm。

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为S形,并合理的设置凹陷区4,贴合肩颈部,完美托扶,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由于前上凸曲线段21高于后后上凸曲线段23,当需要较高枕头时,使用前上凸曲线段21及中下凹曲线段22垫靠头部,当需要较低枕头时,使用后上凸曲线段23及中下凹曲线段22垫靠头部,将针头调转180°即可。

枕头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带有向前延伸的颈椎支撑部5,颈椎支撑部5与枕头本体1一体成型。颈椎支撑部5的上表面具有支撑凹区6,支撑凹区6与颈部凹区42光滑过渡。颈椎支撑部5的设置,睡觉时对人体颈部完美支撑,从而利于颈椎的舒展,减少颈部疲劳,预防颈椎疾病。

如图1、图2所示,枕头本体1的前端面具有向后下方倾斜的斜面7,后端面的长度方向中部具有向前下方倾斜延伸的弧形槽8。当使用前上凸曲线段21垫靠时,人体肩部置于斜面7的下方,避免肩部露在外面,避免患肩周炎;同样当使用后上凸曲线段23垫靠时,特别是侧卧时,人体肩部置于弧形槽8的下方,避免患肩周炎。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