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7062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屏风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质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屏风。



背景技术:

屏风在我国家具中的使用由来已久。尺寸较大的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空间、美化环境、挡风、协调过渡环境等作用。尺寸较小的屏风其摆放位置可以更加灵活选择,装饰效果和使用范围也更加丰富。现有的屏风主要分为立式屏风和折叠式屏风。

例如公告号为CN205053548U的中国专利《一种竹制屏风》,公开了一种竹制屏风,它由屏风横装配板、屏风竖装配板与屏风图案板组成;屏风横装配板安装在屏风图案板上下两头;屏风竖装配板安装在屏风图案板左右两侧;屏风横装配板两头分别与左右屏风竖装配板连接安装。

屏风图案板上可以进行跟换,而屏风图案板造价成本高,因而不会经常跟换,因而市面上还有一种用纸张或者布料固定到屏风上实现图案的跟换,而现在一般带有图案的纸张或布料只能用浆糊等带有粘性的物质将其固定上去,因而在跟换时屏风上很容易有残留,同时该纸张或布料的侧边亦被破坏,不能再重复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张可以重复使用的屏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屏风,包括横向连接的至少一块以上的屏风框板,所述屏风框板包括对称设置的竖安装板,位于上端的上横向板以及位于下端的下横向板,所述上横向板朝向所述竖安装板开设有供纸张插入的通槽,每块所述竖安装板相对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通槽相连通且朝向所述下横向板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竖安装板上还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槽连通且能够手指滑移的走线槽、以及能够通过所述走线槽与所述限位槽相抵紧的定位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成屏风框板后,将带安装图案的纸张或者布料从上横向板的通槽内插入,而后纸张的两侧进入到竖安装板上的限位槽内,可以用手在屏风框板内部拉动纸张,将纸张引导到下横向板,也可以用手握持住纸张的两侧,在走线槽内拉动,同样将纸张往下横向板方向移动;将整张纸插入过通槽,两侧位于走线槽上,整张纸实现在屏风框板内,最后可以将定位条压紧到走线槽内抵紧限位槽的侧壁,实现将纸张的两侧固定到限位槽内,防止纸张脱落。通过上述方案,纸张或布料能够保持较高的完整度,同时当需要更换时,只需将定位条拆除,将纸张从通槽内拉出即可更换纸张,操作方便,同时纸张能够重复使用,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条的前端的两侧设置有导向角,所述定位条与所述走线槽过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条与走线槽过盈连接实现,定位条的可拆卸连接,同时导向角的设置使得定位条便于插入到走线槽,避免定位条无法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条的外壁连接有若干个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拉环可以将与走线槽卡接的定位条从走线槽内取出,提高操作的便利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横向板上还插接有一用于将所述通槽上端封闭的压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条可以在纸张完成安装后,将通槽封闭,避免灰尘进入到通槽和限位槽内,同时能够保持上横向板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横向板和所述下横向板上设置有榫槽,所述竖安装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榫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横向板和下横向板通过榫槽实现与竖安装板的榫头实现连接,避免使用金属制品,以保持古代屏风的原汁原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任一一块所述竖安装板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插杆,剩余一块所述竖安装板上设置有可供所述插杆插接的安装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拼接多个屏风框架时,两个屏风框架相互靠近后,通过插杆插入到安装管内实现相对固定以及相对转动,最终实现对屏风的安装和角度的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通槽和限位槽,提供纸张或布料所需的安装部位,最后用定位条将纸张或布料固定,实现纸张或布料的更换,操作方便,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四扇屏风框架安装后的屏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扇屏风框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屏风框板;2、上横向板;3、下横向板;4、竖安装板;5、通槽;6、压条;7、限位槽;8、走线槽;9、定位条;9-1、导向角;9-2、拉环;10、榫槽;11、榫头;12、插杆;13、安装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屏风,参照图1、图2、图3,包括由四块横向连接的屏风框板1组成,其中每块屏风框板1包括上横向板2、下横向板3和两块竖安装板4,均为木材制成,同时可以在表面雕刻所需的图样,同时上横向板2和下横向板3上朝向竖安装板4设置有多个插接用榫槽10,在竖安装板4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插接于榫槽10的榫头11,插接完成后形成一口字型的屏风框板1。

在组成屏风时,参照图2和图3,可以将设置在竖安装板4上的插杆12插入到相邻的竖安装板4上设置的安装管13内实现横向连接,连接简单,同样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合页。

同时参照图3,在上横向板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通槽5,通槽5的长度大于两块竖安装板4之间的间距,在通槽5上插接有一压条6,实现将通槽5的封闭与开启;同时在竖安装板4在于通槽5同一平面上设置有限位槽7,限位槽7在竖安装板4上延伸贯穿过竖安装板4的两端,同时两个限位槽7之间的间距等于通槽5的长度。竖安装板4的另一侧端面开设有一走线槽8,走线槽8的延伸方向与限位槽7的延伸方向相同,同时走线槽8的最前端贯通限位槽7的一侧,两者相互连通,两者的竖截面成L型。

参照图3,该走线槽8的宽度可供两三根手指插入,实现手指在开走线槽8内进行一些步骤的操作,同时在该走线槽8上插接有一定位条9,定位条9同样可以由木质材料制成,定位条9的前端面的两侧设置有圆角状的导向角9-1,同时定位条9本身的宽度略大于走线槽8的宽度,最终实现两者的过盈配合;在定位条9的外端面上设置有2个拉环9-2,通过拉环9-2将定位条9从走线槽8内取出。

当需要将纸张或者布料安装到屏风框板1上时,将压条6从通槽5内取出;而后将纸张的末端的一侧插接进入到通槽5内,随着纸张的进入,纸张的两侧进入到限位槽7内,此时可以通过手指握住纸张的两个角在走线槽8内移动,纸张最终被移动到竖安装板4的下端,此时的纸张能够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再用定位条9插入到走线槽8,将纸张的两侧压紧到限位槽7的侧壁上,最后再用压条6将通槽5封闭;更换时,方法相同。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