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自清洁座椅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1458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自清洁座椅坐垫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自清洁座椅坐垫。



背景技术:

座椅是人们工作、学习相处时间最长的工具之一,长期使用下来,座椅表面,尤其是水平方向面积最大的坐垫上会残留很多脏污,如灰尘、衣物残留、人体毛发、皮肤碎屑、纸屑甚至食物残渣,并且座椅上会残留很多令人不适的异味,比如体味残留、人体排放的废气残留、食物、各种挥发气体的残留,滋生很多细菌,病原菌;或当座椅长期无人使用时,坐垫表面也会积压很多灰尘、环境沉积的脏污甚至发霉,滋生很多细菌,病原菌。市面上急需一种能防止细菌滋生并保持清洁的坐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自清洁座椅坐垫,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快速清除坐垫表面上的脏污并防止细菌滋生和感染,保持座椅长久清新健康,同时保证坐垫的透气性,使乘坐始终舒适不憋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菌自清洁座椅坐垫,包括具有乘坐面和接合面的坐垫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接合面上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坐面上设有多个自清洁纳污结构,所述接合面上设有将各个所述自清洁纳污结构连通并延伸至坐垫本体边缘而与外界连通的沟槽。

作为优选,所述自清洁纳污结构包括连通所述乘坐面和接合面的纳污孔、设于所述纳污孔内的可打开或闭合所述纳污孔的弹性隔污件。

作为优选,所述纳污孔包括与所述乘坐面连通的上宽部、与所述接合面连通的下窄部以及中间过渡部,所述上宽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窄部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隔污件包括与所述上宽部内壁始终紧贴的弹性上部、与所述下窄部内壁始终紧贴的弹性下部、与所述中间过渡部内壁始终紧贴的弹性连接部以及设于所述弹性连接部上的弹性隔污盖。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上部上还设有上部辅助支撑弹簧,所述弹性下部上还设有下部辅助支撑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坐垫本体内还设有与所述自清洁纳污结构数量相匹配的旁通透气孔,所述旁通透气孔一端与所述上宽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沟槽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旁通透气孔内沿竖向和横向设有多个第一辅助支撑柱,所述支撑板上与所述沟槽的对应位置内沿竖向设有多个第二辅助支撑柱,所述沟槽与外界的连接处设有进气软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柱包括与所述旁通透气孔一体连接的第一底柱、设于所述第一底柱顶部的第一顶板;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柱包括与所述支撑板一体连接的第二底柱、设于所述第二底柱顶部的第二顶板。

作为优选,所述坐垫本体一体成型,为内部细密填充有纳米银颗粒的软性材料,所述软性材料为海绵或泡棉或POE复合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银颗粒的大小在40-50n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抗菌自清洁座椅坐垫,坐垫本体为内部细密地填充有纳米银颗粒的软性材料,使坐垫本体具有很强的长时间活性抗氧化能力,抗菌防臭,消除异味,保持坐垫长久清新健康;自清洁纳污结构将日常使用留下的脏污聚拢收集在纳污孔内,由弹性隔污件隔断在其之上,防止脏污下落;沟槽与各自清洁纳污结构相通,在需要对坐垫进行清洁时,可在进气软管处接入高压气,吹开弹性隔污盖,将纳污孔内的脏污吹离坐垫;纳污孔上端与沟槽之间还设有旁通透气孔,旁通透气孔与沟槽内均设有与各自大小相适应的辅助支撑柱,使坐垫在受压变形时保证旁通透气孔与沟槽各位置始终连通不阻塞,使坐垫保持良好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然状态下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受压状态下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进行清洁时自清洁纳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坐垫本体,11-乘坐面,12-接合面,20-支撑板,13-自清洁纳污结构,14-沟槽,131-纳污孔,132-弹性隔污件,1311-上宽部,1312-下窄部,1313-中间过渡部,1321-弹性上部,1323-弹性连接部,1324-弹性隔污盖,1325-上部辅助支撑弹簧,1326-下部辅助支撑弹簧,15-旁通透气孔,151-第一辅助支撑柱,1511-第一底柱,1512-第一顶板,141-第二辅助支撑柱,1411-第二底柱,1412-第二顶板,16-进气软管,30-纳米银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优选的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抗菌自清洁座椅坐垫,包括具有乘坐面11和接合面12的坐垫本体10、固定连接于所述接合面12上的支撑板20,支撑板20支撑坐垫本体10并与座椅相连接。

所述乘坐面11上设有多个自清洁纳污结构13,所述接合面12上设有将各个所述自清洁纳污结构13连通并延伸至坐垫本体10边缘而与外界连通的沟槽14,沟槽14与外界的连接处设有进气软管16;所述自清洁纳污结构13包括连通所述乘坐面11和接合面12的纳污孔131、设于所述纳污孔131内的可打开或闭合所述纳污孔131的弹性隔污件132。多个自清洁纳污结构13阵列开设在乘坐面11上,将坐垫本体10表面的脏污收集汇拢至纳污孔131内,弹性隔污件132将脏污隔绝在纳污孔131内,防止下落而不容易清洁,沟槽14与各自清洁纳污结构13相通,在需要对坐垫进行清洁时,可在进气软管16处接入高压气,吹开弹性隔污件132,将纳污孔131内的脏污吹离坐垫,实现坐垫的自清洁。

进一步的,所述纳污孔131包括与所述乘坐面11连通的上宽部1311、与所述接合面12连通的下窄部1312以及中间过渡部1313,所述上宽部1311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窄部1312的直径。较大的上宽部1311能提高脏污收集的效率和能力,较小的下窄部1312既能增加坐垫本体10的结构强度,在通高压气进行清洁时又有利于形成外扩型喷气口,增加喷气范围,提高清洁效果。

所述弹性隔污件132包括与所述上宽部1311内壁始终紧贴的弹性上部1321、与所述下窄部1312内壁始终紧贴的弹性下部1322、与所述中间过渡部1313内壁始终紧贴的弹性连接部1323以及设于所述弹性连接部1323上的弹性隔污盖1324。自然状态下弹性隔污件132各部位的尺寸,即弹性上部1321的尺寸大于上宽部1311的尺寸,弹性下部1322的尺寸大于下窄部1312的尺寸,弹性连接部1323的尺寸大于中间过渡部1313的尺寸,弹性隔污件132在安装至纳污孔131时处于弹性收缩状态,紧贴纳污孔131内壁,弹性上部1321上还设有上部辅助支撑弹簧1325,弹性下部1322上还设有下部辅助支撑弹簧1326保障坐垫本体10在受压或者进行吹气清洁时弹性隔污件132始终紧贴纳污孔131内壁,不发生相对滑动,不被高压气吹出,同时防止脏污从弹性隔污件132与纳污孔131的间隙下落。弹性隔污盖1324底面上设有螺旋导槽(图中未示出)。弹性隔污盖1324处于常闭状态,阻止脏污掉落,在进行吹气清洁时被吹开,高压空气经过螺旋导槽的引导形成螺旋形气流上升,吹出气体均匀一致。

另外,所述坐垫本体10一体成型,为内部细密填充有纳米银颗粒30的软性材料,所述纳米银颗粒30的大小在40-50nm。该软性材料可以是泡棉、海绵或POE弹性复合材料,较大的纳米银颗粒30均匀分布在软性材料制成的坐垫本体内,具有更大的熔点和烧结温度,不容易析出,同时保持良好的杀菌除臭,吸附有害气体的能力,同时释放功能臭氧、负离子,使座椅保持长久清新健康。

进一步的,所述坐垫本体10内还设有与所述自清洁纳污结构13数量相匹配的旁通透气孔15,所述旁通透气孔15与对应位置上的所述上宽部1311连通、与对应位置上的所述沟槽14连通;所述旁通透气孔15内沿竖向和横向设有多个第一辅助支撑柱151,所述支撑板20上与所述沟槽14的对应位置内沿竖向设有多个第二辅助支撑柱14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柱151包括与所述旁通透气孔15一体连接的第一底柱1511、设于所述第一底柱1511顶部的第一顶板1512;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柱141包括与所述支撑板20一体连接的第二底柱1411、设于所述第二底柱1411顶部的第二顶板1412。

旁通透气孔15分别与上宽部1311和沟槽14连通,形成贯通坐垫本体10上下的多个通气管路,在高压除污时增加了除污管道,增强除污效果,同时使坐垫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增强纳米银颗粒的抗菌除臭效果,加快扩散释放的臭氧、负离子,保持坐垫干净清洁,乘坐舒适;并且在坐垫本体10受压时,第一辅助支撑柱151与第二辅助支撑柱141分别支撑起旁通透气孔15和沟槽14,保证旁通透气孔15和沟槽14不封闭,使坐垫始终保持良好的透气性,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产生异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