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可升降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1639阅读:30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可升降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户外可升降折叠桌。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在户外活动中,一些朋友、家人会在节假日进行户外聚餐等活动,而这些活动中均户外桌,为了方便人们进行运输,现阶段的户外桌均采用折叠式升降结构。现有的折叠式结构通过是采用支脚折叠到桌面下方,然后通过桌面对折,为了确保了支脚的稳定性,还会在支脚与桌面之间斜设连接组件,目前的连接组件由与支脚进行铰接的连接件一和与桌面进行铰接的连接件二组成,且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之间也采用铰接,使得连接组件在支脚折叠桌面下方时也处于收紧状态。但是,连接组件中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直接进行铰接,当桌子受到侧面力时会自动将桌脚移动进而造成桌子侧翻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户外可升降折叠桌,通过优化连接组件的结构确保桌子支开后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户外可升降折叠桌,包括桌面与四个支脚,其中所述桌面底部设置有连接框架,通过连接框架与每个支脚进行铰接,所述支脚采用可伸缩结构制造,其特征在于,每个支脚与桌面之间还倾斜设置有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支脚铰接的连接件一以及与桌面底部连接框架进行铰接的连接件二,且连接件一远离支脚铰接的一端与连接件二远离连接框架铰接的一端采用铰接,同时二者之间还增设有卡扣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户外可升降折叠桌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位于连接件一且靠近与连接件二铰接处的卡槽以及位于连接件二且靠近与连接一铰接处的卡头,同时在卡头上还设置有凸起的连接扣,而卡槽附近对应的设置有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户外可升降折叠桌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脚包括与连接框架相连的主杆以及设置在主杆内部的拉伸杆,其中所述主杆与拉伸杆通过弹珠与主杆上设置有连接孔配合而实现拉伸杆与主杆之间的相对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户外可升降折叠桌可进一步设置为设置在主杆与弹珠相配合连接孔的数量为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户外可升降折叠桌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脚上设置有U型件,连接件一可通过U型件与支脚进行铰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该折叠桌中支脚与桌面之间斜设的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中连接一与连接二接触端不仅设置有铰接结构,还设置有卡扣连接结构,确保桌子在支开后,连接组件对桌面与支脚的支撑作用,避免了桌子侧面受力而造成桌子侧翻的情况;

2、卡扣连接结构通过卡槽与卡头的配合,即卡头通过设计成Z型状深入在卡槽里,并利用卡头上凸起的连接扣与卡槽附近的连接孔相配合将二者固定牢固,当桌子受到侧面力时,由于卡头与卡槽的配合使得连接件一与连接件二之间无法通过铰接结构进行运动,进而确保了支脚与桌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无法改变,因而桌子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3、支脚通过改变主杆和拉伸杆的相对位置而调整自身的长度,利用弹珠与连接孔确保了支脚在竖直方向的稳定型;

4、支脚上U型件的设计,使得连接件一与支脚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更加稳定,避免了二者的连接位置直接设置在支脚上而不方便安装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户外可升降折叠桌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户外可升降折叠桌,包括桌面1与四个支脚2,其中所述桌面1底部设置有连接框架3,通过连接框架3与每个支脚2进行铰接,所述支脚2采用可伸缩结构制造,其特征在于,每个支脚2与桌面1之间还倾斜设置有连接组件4,其中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与支脚2铰接的连接件一41以及与桌面1底部连接框架3进行铰接的连接件二42,且连接件一41远离支脚2铰接的一端与连接件二42远离连接框架3铰接的一端采用铰接,同时二者之间还增设有卡扣连接结构5。该折叠桌中支脚2与桌面1之间斜设的连接组件4,且连接组件4中连接一与连接二接触端不仅设置有铰接结构,还设置有卡扣连接结构5,确保桌子在支开后,连接组件4对桌面1与支脚2的支撑作用,避免了桌子侧面受力而造成桌子侧翻的情况。

所述卡扣连接结构5包括位于连接件一41且靠近与连接件二42铰接处的卡槽51以及位于连接件二42且靠近与连接一铰接处的卡头52,同时在卡头52上还设置有凸起的连接扣53,而卡槽51附近对应的设置有连接孔54。卡扣连接结构5通过卡槽51与卡头52的配合,即卡头52通过设计成Z型状深入在卡槽51里,并利用卡头52上凸起的连接扣53与卡槽51附近的连接孔54相配合将二者固定牢固,当桌子受到侧面力时,由于卡头52与卡槽51的配合使得连接件一41与连接件二42之间无法通过铰接结构进行运动,进而确保了支脚2与桌面1的相对位置关系无法改变,因而桌子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所述支脚2包括与连接框架3相连的主杆21以及设置在主杆21内部的拉伸杆22,其中所述主杆21与拉伸杆22通过弹珠23与主杆21上设置有连接孔54配合而实现拉伸杆22与主杆21之间的相对移动。支脚2通过改变主杆21和拉伸杆22的相对位置而调整自身的长度,利用弹珠23与连接孔54确保了支脚2在竖直方向的稳定型。而优选地,设置在主杆21与弹珠23相配合连接孔54的数量为3。

所述支脚2上设置有U型件24,连接件一41可通过U型件24与支脚2进行铰接。支脚2上U型件24的设计,使得连接件一41与支脚2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更加稳定,避免了二者的连接位置直接设置在支脚2上而不方便安装的情况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