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晾衣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336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晾衣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晾衣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晾衣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除了在物质上有了更高的追求外,也越来越享受精神上的放松,由此,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每隔一段时间就出去旅游度假,而一旦出去旅游度假,住酒店、宾馆则是不然的选择,一般的酒店、宾馆内不具备有挂衣服或者晾衣服的地方,往往人们都是将换洗下来的衣物清洗后挂在浴室里面或者因为洗了也不干直接换下来带回家洗,这无疑增加了行李的重量,另外,现有的比较方便携带的晾衣杆,其安装比较麻烦,有地晾衣杆需要住的地方有支撑座,有的则是比较占空间,由此,急需一款能随身携带且安装使用方便晾衣服的晾衣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用户随身携带且安装使用方便的便携式晾衣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晾衣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由至少一节以上的杆通过螺旋式拧紧的方式构成可伸缩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弹性铰接有支撑杆,该杆体对应支撑杆的位置开设有杆槽,所述设有支撑杆的杆体的一端以及支撑杆上均连接有吸附装置。

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优化的是,所述支撑杆也是有至少一节以上支撑棒通过螺旋式拧紧的方式构成可伸缩支撑杆,从而达到根据杆体需要的承重调节支撑杆,使整个晾衣杆更加稳定牢固。

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优化的是,所述杆的杆身上均设有对称的凹槽,从而达到消除杆与杆之间的旋转打滑,为了增强杆体的承重能力。

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优化的是,所述杆体与吸附装置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吸附装置套接。

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优化的是,所述吸附装置包括有吸盘、固定座、垫片以及抽气螺栓,所述吸盘内表面还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小吸盘,所述吸盘设在固定座上,所述抽气螺栓依次穿设垫片、吸盘与固定座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固定座相套接,所述杆体通过固定座与抽气螺栓螺纹连接,从而通过增加吸盘单元来增强吸附装置的吸附能力,从而增强晾衣杆的承重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伸缩的杆体、与杆体弹性铰接并且可安放在杆体内的支撑杆配合吸附装置的结构来实现晾衣杆可随身携带且不占行李空间的目的,其中,杆体与吸附装置的螺纹连接达到了杆体一边安装一边使吸附装置抽气使吸附装置牢固吸附在墙体上的效果,从而简化了晾衣架的安装方式,达到安装使用方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杆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便携式晾衣杆,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由至少一节以上的杆3通过螺旋式拧紧的方式构成可伸缩杆体1,从而使得晾衣杆可变换长度,一则方便携带,二则根据需要选择晾衣长度,减少占用空间,同时,为了防止晾衣杆的杆3与杆3之间存在旋转打滑,所述杆3的杆身上均设有对称的凹槽8,为了增强杆体1的承重能力,所述杆体1的一端弹性铰接有支撑杆2,该杆体1对应支撑杆2的位置开设有杆槽7,使得晾衣杆在不使用的时候支撑杆2置于杆槽7内,减少晾衣杆在行李箱中的占用空间,同时,为了根据杆体1的承重力调节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由至少一节以上的支撑棒4通过螺旋式拧紧的方式构成可伸缩的支撑杆2,所述设有支撑杆2的杆体1的一端以及支撑杆2上均螺纹连接有吸附装置5,为了方便用户安装晾衣杆,所述杆体1与吸附装置5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2与吸附装置5套接,所述吸附装置5包括有吸盘5-2、固定座5-1、垫片5-5以及抽气螺栓5-3,所述吸盘5-2设置在固定座5-1上,所述抽气螺栓5-3依次穿设垫片5-5、吸盘5-2与固定座5-1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2套接在固定座5-1上,所述杆体1通过固定座5-1与抽气螺栓5-3螺纹连接,通过吸附装置5与杆体1的螺纹连接来达到抽掉吸盘5-2中的空气,使得吸盘5-2牢牢吸附在墙体上,通过吸附装置5与支撑杆2的连接来达到固定支撑杆2并缓解支撑杆2受到的力,避免支撑杆2损伤墙体的作用,所述吸盘5-2内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以上小吸盘5-4,从而通过增加小吸盘5-4来增强吸附装置5的吸附能力,从而增强晾衣杆的承重能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伸缩的杆体、与杆体弹性铰接并且可安放在杆体内的支撑杆配合吸附装置的结构来实现晾衣杆可随身携带且不占行李空间的目的,其中,杆体与吸附装置的螺纹连接达到了杆体一边安装一边使吸附装置抽气使吸附装置牢固吸附在墙体上的效果,从而简化了晾衣架的安装方式,达到安装使用方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