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码、门扇以及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5727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角码、门扇以及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及门窗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码以及运用该角码的门扇和门。



背景技术:

在家居领域中,门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且随着室内设计样式日渐丰富,门的类型也逐渐增加,而其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有推拉门和平开门等。通常而言,其门扇均采用多块门板材料拼接而成,因此通常在门扇中的45°拼角处设置角码,以增强门扇的稳固性。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90°角片直接插入门扇中以固定相邻的门扇边板,这种角片无法调节相邻门扇边板之间的松紧程度,使得门扇拼角的牢固性和平整度较差,影响了门扇的使用便捷性,也影响了门扇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角码,其结构简单,利用锁紧装置可减小门扇拼角处的空隙,提高了门扇拼角的牢固性和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门扇,该门扇运用了上述角码,使得其门扇拼角的牢固性和平整度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门,其运用了上述门扇,由于门扇的牢固性和平整度的都提高,因此安装方便,使用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码,其包括角片以及锁紧组件,所述角片包括固接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件、抵压件和推挡件,所述固定件包括限位部,所述抵压件包括卡接部和抵压部;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相邻的连接孔和让位孔,所述卡接部活动地卡接在所述连接孔中,所述推挡件贯穿所述让位孔而紧贴所述抵压件;所述限位部和抵压部分别扣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以使所述锁紧组件卡接在所述角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平压部,所述连接孔和让位孔开设于所述平压部上。

具体地,所述限位部和平压部一体成型,且所述限位部和平压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之间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推挡件为螺钉,所述让位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螺钉相匹配的螺纹。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门扇,其包括多块门扇边板,相邻两门扇边板拼接处形成门扇拼角,所述门扇拼角处设有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角码,所述相邻两门扇中的一个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相匹配的第一安装槽以及与所述限位部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另一个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相匹配的第二安装槽以与所述抵压部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门,其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门扇。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角码包括角片以及卡接在该角片上的锁紧组件,所述角片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能够嵌入门扇上相应的安装槽中以连接并固定相邻门扇边板,同时,所述锁紧组件上的限位部和抵压部可分别嵌入相邻门扇边板上相应的限位槽中,并通过调节所述推挡件以控制所述抵压部与限位部间的距离,从而可减小相邻门扇边板间的空隙,以提高门扇拼角的牢固性和平整度。

所述推拉件采用螺钉,且锁紧组件上的让位孔内壁设有螺纹以方便旋转所述螺钉。当旋转所述螺钉以使其向靠近所述抵压件的方向移动时,所述螺钉可推动所述抵压部逐渐靠近所述限位部,从而减小所述抵压部与所述限位部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门扇采用了所述角码,并将所述角码设于门扇上相邻两门扇拼接而形成的门扇拼角处,所述角片的第一连接臂嵌入所述第一门扇边板的第一安装槽中,且所述角片的第二连接臂嵌入所述第二门扇边板的第二安装槽中,因此所述角片可连接并固定所述第一门扇边板和第二门扇边板。同时,所述第一门扇边板上对应所述角片上的第一安装孔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门扇边板上对应所述角片上的第二安装孔开设有第二限位槽,因此所述锁紧组件上的限位部扣入第一安装孔进而可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中,且所述抵压件上的抵压部扣入第二安装孔进而可嵌入所述第二限位槽中,然后调节所述推挡件以减小所述抵压部与所述限位部的距离,进而拉扯所述第一门扇边板和第二门扇边板向靠近所述门扇拼角的方向移动,减小了所述门扇拼角处的间隙,提高了所述门扇拼角的牢固性和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的门运用了上述门扇,安装方便,且便于维修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角码的一种典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的一种典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角码100包括角片10和锁紧组件20,所述锁紧组件20卡接在所述角片10上。具体地,所述角片10包括第一连接臂11和第二连接臂12。所述第一连接臂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3,对应地,所述第二连接臂12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4。所述锁紧组件20包括固定件21、抵压件22和推挡件23,更具体地,所述固定件21包括限位部211,所述抵压件22包括卡接部(未标号,下同)和抵压部(未标号,下同)。所述固定件21上开设有相邻的连接孔213和让位孔(未标号,下同),所述卡接部卡接在所述连接孔213中以使所述抵压件22与固定件21活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接部的上端宽度比其下端宽度大,且上端宽度略大于所述连接孔213的宽度,而下端宽度略小于所述连接孔213的宽度,以使得所述卡接部能够卡接在所述连接孔213中,且保证所述抵压件22能够沿所述连接孔213纵向移动。所述推挡件23贯穿所述让位孔而能够紧贴所述抵压件22。进一步,所述限位部211和抵压部分别扣入所述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14中以使所述锁紧组件20能够卡接在所述角片10上,从而构成所述角码100。

所述角码100主要用于门扇中,且通常设置在门扇的45°拼角处。根据上述设计,在所述角码100中,所述角片10上的第一连接臂11和第二连接臂12能够嵌入门扇上相应的安装槽中以连接并固定相邻门扇边板,同时,所述锁紧组件20上的限位部211和抵压部可分别嵌入相邻门扇边板上相应的限位槽中,由于所述抵压件22的卡接部卡接在所述连接孔213且能够沿所述连接孔213纵向移动,因此通过调节所述推挡件23可以控制所述抵压件22与限位部211间的距离,确切地说,通过调节所述推挡件23可以控制所述抵压部与限位部211间的距离,从而可减小相邻门扇边板间的空隙,以提高门扇拼角的牢固性和平整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21还包括平压部212,所述连接孔213和固定孔皆开设在所述平压部212上。

具体地,所述限位部211和平压部212采用一体成型设计,作为所述固定件21的主体,且所述限位部211和平压部212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优选地,该夹角小于等于90度,以便于所述限位部211嵌入门扇边板上的限位槽中而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11和第二连接臂12采用一体化设计而构成所述角片10。所述第一连接臂11和第二连接臂12相互垂直,因为门扇上相邻两门扇边板之间的夹角即门扇拼角多呈90度,因而将所述第一连接臂11和第二连接臂12设计成相互垂直,可使得所述角码100能够与所述门扇拼角嵌合,从而使得门扇上相邻两门扇边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较佳地,为便于调节,所述推挡件23优选为螺钉,相应地,所述让位孔内壁设有螺纹,因而旋转所述螺钉即可调节其与所述抵压部的距离。一般而言,顺时针旋转所述螺钉时,所述螺钉与抵压部的距离逐渐减小,进而所述螺钉可推动所述抵压部向靠近所述限位部211的方向移动,从而减小所述抵压部和限位部211之间的距离。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门扇1000。所述门扇1000包括多块门扇边板,由于所述门扇1000的四个顶角处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为了方便表述,只选取其中一个顶角以及相邻的两块门扇边板如第一门扇边板200和第二门扇边板300进行详细描述。所述相邻的第一门扇边板200和第二门扇边板300的拼接处形成门扇拼角400,所述门扇拼角400处设有所述角码100。具体地,所述第一门扇边板2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臂11相匹配的第一安装槽201,且正对所述第一安装孔13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21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202,对应地,所述第二门扇边板300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臂12相匹配的第二安装槽301,且正对所述第二安装孔14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抵压件22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302。

通过上述设计,可将所述角片10的第一连接臂11嵌入所述第一门扇边板200的第一安装槽201中,并将所述角片10的第二连接臂12嵌入所述第二门扇边板300的第二安装槽301中,因此所述角片10可连接并固定所述第一门扇边板200和第二门扇边板300。同时,所述第一门扇边板200上对应所述角片10上的第一安装孔13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02,所述第二门扇边板300上对应所述角片10上的第二安装孔14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02,因此所述锁紧组件20上的限位部211扣入第一安装孔13进而可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202中,且所述抵压件22上的抵压部扣入第二安装孔14进而可嵌入所述第二限位槽302中,然后调节所述推挡件23以减小所述抵压部与所述限位部211的距离,进而拉扯所述第一门扇边板200和第二门扇边板300向靠近所述门扇拼角400的方向移动,减小了所述门扇拼角400处的间隙,提高了所述门扇拼角400的牢固性和平整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运用了所述门扇1000的门,所述门还包括与所述门扇1000相匹配的门框。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门为推拉门,对应地,所述门框设有滑轨,则所述门扇1000可滑动地嵌设于所述门框的滑轨上;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门为平开门,则所述门扇1000的一侧门扇边板与所述门框铰接。由于运用所述了所述角码结构100而提高了所述门扇拼角400的平整度和牢固性,因此使得所述门扇1000的安装方便且快捷,延长了所述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