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凳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6412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五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五金凳脚。



背景技术:

凳子的用料简单,用途广泛,所以它比椅子流传的数量大的多。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出现的早期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方形,还出现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的凳子凳脚,凳脚常用于凳子上,用于支撑凳子,现有的凳子的凳脚为固定结构,人坐在上面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五金凳脚,能够为凳子提供弹性支撑,提升了坐凳子的舒适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五金凳脚,包括底架、支撑架、上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弹簧,所述底架的左侧铰接有向右倾斜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铰接有上架,所述上架的左端的水平高度略高于上架的右端的水平高度,所述底架的右侧与支撑架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上架的左侧与支撑架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和第二支撑杆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伸缩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为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杆为伸缩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为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架、支撑架和上架均呈方形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架的左侧铰接有向右倾斜的支撑架,在支撑架的上端铰接有上架,上架的左端的水平高度略高于上架的右端的水平高度,在底架的右侧与支撑架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在上架的左侧与支撑架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在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和第二支撑杆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由于上架与支撑架相铰接,当上架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上架与支撑架之间的夹角会变小,此时第二支撑杆会发生压缩,第二支撑杆外侧的弹簧会为其提供弹力,支撑架与底架相铰接,当支撑架受到向下的压力时,支撑架与底架之间的夹角会变小,此时第一支撑杆会被压缩,第一支撑杆外侧的弹簧会为其提供弹力,使得凳子坐起来弹性十足,不那么生硬,与现有技术相比,为凳子提供弹性支撑,提升了坐凳子的舒适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五金凳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支撑架、3-上架、4-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五金凳脚,包括底架1、支撑架2、上架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和弹簧6,所述底架1的左侧铰接有向右倾斜的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铰接有上架3,所述上架3的左端的水平高度略高于上架3的右端的水平高度,所述底架1的右侧与支撑架2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4,所述上架3的左侧与支撑架2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外侧和第二支撑杆5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6,所述第一支撑杆4为伸缩杆,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两端为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为伸缩杆,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两端为铰接,所述底架1、支撑架2和上架3均呈方形设计。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五金凳脚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在底架1的左侧铰接有向右倾斜的支撑架2,在支撑架2的上端铰接有上架3,上架3的左端的水平高度略高于上架3的右端的水平高度,在底架1的右侧与支撑架2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4,在上架3的左侧与支撑架2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5,在第一支撑杆4的外侧和第二支撑杆5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6,由于上架3与支撑架2相铰接,当上架3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上架3与支撑架2之间的夹角会变小,此时第二支撑杆5会发生压缩,第二支撑杆5外侧的弹簧6会为其提供弹力,支撑架2与底架1相铰接,当支撑架2受到向下的压力时,支撑架2与底架1之间的夹角会变小,此时第一支撑杆4会被压缩,第一支撑杆4外侧的弹簧6会为其提供弹力,使得凳子坐起来弹性十足,不那么生硬,与现有技术相比,为凳子提供弹性支撑,提升了坐凳子的舒适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