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641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凳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折叠凳。



背景技术:

为方便人们外出旅游、钓鱼、集会等场合的需要,现在市场上方便使用的凳子式样众多,结构各异,各有不同的特色,同时也存在各不相同的不足。

申请号为CN200920199959.7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凳,主要是由凳面板和支撑体组成,其技术特点是,所述凳面板是由前后二块板组成,二块板之间为可折叠式连接,折叠线的方向为左右水平向,所述支撑体是由前板、后板、左板、右板四面板组成的方框架体,所述的前板、后板、左板、右板四面板组成的方框架体的四角相交处设置为铰链式连接,所述的方框架体的左板和右板分别由前后二块板组成,前后二块板之间为可折叠式相连接,折叠线的方向为垂直向,所述方框架体的前板的上缘与凳面板的前缘相交处及方框架体的后板的上缘与凳面板的后缘相交处设置为铰链式连接。

该结构的折叠凳有很好的折叠效果,可节约空间,但该结构的凳面板表面光滑,人坐在上面容易滑动,使得人需不时的调整坐姿,从而造成人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凳,该折叠凳满足舒适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折叠凳,包括两块凳面板、两块长侧板和四块短侧板,且所述长侧板和短侧板之间均铰接,两块所述凳面板之间互相铰接,且两块所述凳面板外侧与两块长侧板分别铰接,每个所述凳面板的表面开设一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设有一个边缘具有凸缘的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凸起,所述防滑垫嵌入凹槽时凸缘置于凹槽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铰接实现凳面板、长侧板、短侧板之间的连接,且铰接的凳面板、长侧板、短侧板之间可相互旋转,从而实现折叠,便于板凳的携带。在凳面板上开设有凹槽,在凹槽内设有防滑垫,增加人与凳面板之间的摩擦,防止人从板凳面上滑落,且防滑垫的设置提升人的舒适感,避免人因久坐而造成肌肉僵硬的问题,在防滑垫上设置第一凸起,增加人的舒适感,在防滑垫的边缘设有凸缘,便于人通过扯住凸缘将防滑垫从凹槽中扯出,从而便于调整防滑垫,凸缘的设置增加安装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防滑垫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高于凳面板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起的高度高于凳面板的表面,使得第一凸起对人就坐部位的按压,从而达到按摩的功效,防止就坐部位肌肉僵硬疼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每个所述长侧板的表面开设凹槽,且每个所述长侧板上凹槽内设有与防滑垫形状大小相同的备用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长侧板上设有凹槽,凹槽中安装有备用防滑垫,便于折叠凳更换防滑垫和备用防滑垫,使得可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同时防止原有的防滑垫损坏,备用防滑垫作为第二选择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备用防滑垫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大于第一凸起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备用防滑垫上设置第二凸起,且第二凸起的高度大于第一凸起的高度,从而使得备用防滑垫与防滑垫不同,从而可满足不同人的按摩需求,有些人偏爱更明显的凸出感,即可选择备用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第二凸起的硬度大于第一凸起的硬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凸起的硬度较大,从而使得备用防滑垫与防滑垫不同,从而可满足不同人的按摩需求,有些人更偏向与较重的疼痛感按摩,即可选择备用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任意一所述凳面板上位于两块凳面板的连接处设有手握柄,另一所述凳面板上设有供手握柄嵌入的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手握柄,便于人携带折叠后的折叠凳,使携带更为方便,设置缺口,使折叠凳展开后,手握柄便于嵌入缺口中,从而使凳面板表面平整,同时手握柄的位置设置,便于提拿折叠凳时,折叠凳的重心位于手握柄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凳面板、长侧板和短侧板内侧均设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筋,当折叠凳受到按压,位于底部的加强筋可增加凳面板、长侧板和短侧板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加折叠凳整体的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凳面板上设置凹槽、在凹槽中安装防滑垫、在防滑垫上设置第一凸起,使得人久坐在凳面板上时,通过与防滑垫接触,增加人的舒适感,通过第一凸起的按压,对人就坐部位的按摩,从而避免人就坐部位肌肉僵硬;

2、在长侧板上设置凹槽,凹槽中设置备用防滑垫、备用防滑垫上设有第二凸起,便于根据不同人的感受选择不同的防滑垫,使折叠凳适用于不同的人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一种折叠椅的上侧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一种折叠椅的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一种折叠椅的下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一种折叠椅的分解图。

图中,1-凳面板;11-第一凳面板;12-第二凳面板;13-手握柄;14-缺口;2-长侧板;3-短侧板;41-销;42-孔;5-装饰孔;6-凹槽;61-第一凹槽;62-第二凹槽;7-防滑垫;71-第一防滑垫;72-第二防滑垫;73-备用防滑垫;74-凸缘;8-第一凸起;81-第二凸起;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折叠凳,主要由塑料材质制成,包括相互铰接的凳面板1、长侧板2和短侧板3,且相互铰接处的一侧设有销41,则另一侧设有与销41配合的孔42。其中,凳面板1为供人就坐的两块板,且两块凳面板1之间相互铰接,折叠线的方向为左右水平向。长侧板2为相对面设置的两块,且长侧板2的顶端分别与两块凳面1的外侧铰接,折叠线的方向为左右水平向。短侧板3为四块平均分布在两侧,且同侧的两个短侧板3之间相互铰接,相连的两块短侧板3的外侧与不同长侧板2的一侧铰接,折叠线方向为垂直向,从而使得折叠凳实现折叠,节约空间。

两块凳面板1分别为第一凳面板11和第二凳面板12。第一凳面板11上设有手握柄13,且手握柄13设置在两块凳面板1的铰接处,手握柄13内设有波浪形的纹路,便于与手贴合。第二凳面板12上设有供手握柄13嵌入的缺口14,使得两块凳面板1水平放置后,手握柄13置于缺口14内,从而凳面板1表面平整。

两块凳面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6,且凹槽6包括第一凹槽61和第二凹槽62,第一凹槽61的形状为长方形,第二凹槽62的形状与第二凳面板12大致相同,也呈长方形但具有一圆弧缺口。第一凹槽61和第二凹槽62中可各嵌入安装有一个防滑垫7,防滑垫7由橡胶制成,防滑垫7的高度略高于凹槽6的深度,且防滑垫7包括形状分别与第一凹槽61、第二凹槽62匹配的第一防滑垫71和第二防滑垫72。防滑垫7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凸起8,且第一凸起8均匀密布在防滑垫7的上表面,使防滑垫7除防滑外还具有按摩的功效,缓解人久坐的不适感。

两两相连的短侧板3之间和每块长侧板2的中部均开设有装饰孔5,不仅改变了其外观,更节约了原材料,节约了成本。

参照图3并结合图1所示,凳面板1、长侧板2和短侧板3的内侧均设有若干个加强筋9,加强筋9纵横交错形成网格状,增加折叠凳的结构强度。

使用该折叠凳时,打开折叠凳使其呈可就坐状态,将第一凳面板11上的手握柄13嵌入第二凳面板12上的缺口14,通过在凳面板1上的凹槽6中,挤压或者粘连安装上防滑垫7,使得防滑垫7固定在凳面板1上,人在该凳面板1上久坐时,通过防滑垫7上的第一凸起8对就坐部位的按压,从而缓解就坐部位的疲劳。收起折叠凳时,通过提拉手握柄13,该折叠凳在各处销41和孔42的铰接作用下,实现折叠。

实施例二:参照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长侧板3上无装饰孔5,但开设有与凳面板1上相同的包括第一凹槽61和第二凹槽62的凹槽6,且两块长侧板3上分别开设第一凹槽61和第二凹槽62,在凹槽6中嵌合安装有与防滑垫7材质相同的备用防滑垫73,备用防滑垫73包括与凹槽6匹配的第一备用防滑垫和第二备用防滑垫。备用防滑垫73上均设有第二凸起81,第二凸起81的高度大于第一凸起8,且第二凸起81选用硬质橡胶制成,使得第二凸起81的硬度大于第一凸起8。防滑垫7和备用防滑垫73的上部边缘均设有凸缘74,凸缘74置于凹槽6的外部,从而便于人通过扯住凸缘74将防滑垫7、备用防滑垫73从凹槽6中扯出,以便根据人的需求更换使用防滑垫7、备用防滑垫73。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