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卫浴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594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卫浴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卫浴镜。



背景技术:

卫浴镜是卫浴室不可缺少的部件,供用户在刷牙洗脸或其他情况下使用,现有的卫浴镜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卫浴镜浴与用户之间一般设有洗簌台,用户大多是近视眼,为了看清,要倚靠在洗簌台上,很不方便,有时洗簌台是湿的,很容易会把用户的衣服弄湿。二是用户在刷牙洗脸时会把牙膏泡沫等污渍弄在镜面上,如果不及时清理,镜面就会模糊不清,而清理镜面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三是用户洗完澡后,镜面全是雾气,模糊不清,导致用户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卫浴镜,能够自动调节镜面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能够自动清洗镜面,能够自动清除镜面的雾气,便于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卫浴镜,包括镜体,和设置在镜体上的移动机构,清洁机构和去雾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镜体四个角上的限位套,设置在所述限位套与所述镜体背面同侧的伸缩杆,用于容置所述镜体的框架,设于所述框架内部四个角上、用于套接所述伸缩杆的限位圈;

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套接在所述框架外侧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两侧的喷洒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顶部的清洁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底部的排水装置;

所述去雾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镜体背面的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内部开有空腔,所述加热体一侧边顶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注水孔,所述加热体另一侧边底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注水孔通过注水管与水加热器连接;所述空腔内部设有水温传感器;所述空腔内部位于所述注水孔下方设有水位检测器。

用户在使用浴镜时,如果觉得镜面太远,看不清楚,就通过移动机构自动调节镜面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便于用户使用。当镜面被弄脏时,用户可以通过清洁机构自动清洗镜面,不需要用户手动清洗,使用户更加便利,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洗澡时,用户可以打开去雾机构,使镜面一直处于清晰状态,便于用户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包括内管,套接所述内管的中管,套接所述中管的外管;所述内管一端设有防止所述中管和所述外管脱落的限位边缘,所述外管一端与所述限位套连接;所述内管外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中管内表面设有导向凸起、外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外管内表面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在所述内管、所述中管、所述外管收缩状态下位于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限位边缘的一侧;所述导向槽在所述伸缩杆伸缩方向设有防止所述导向凸起滑落的限位面。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圈包括固定环,设于固定环内部的限位块,连接所述固定环与所述限位块的丝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环靠近所述镜体侧以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伸缩杆接触侧的压力传感器,和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与所述丝杆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喷洒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两侧的喷液头,与所述喷液头连接的喷液管,与清洁液存储箱连接的清洁液供液管,与自来水连接的供水管;所述清洁液供液管与所述喷液管连接,连接处设有控制阀一;所述供水管与所述喷液管连接,连接处设有控制阀二;所述框架两侧设有供所述喷液头穿过的喷液孔,所述喷液孔上设有移动封门。

作为优选,所述喷液管包括喷液内管,喷液外管,以及设于所述喷液管两端、与所述喷液内管和所述喷液外管连接的接头;所述接头位于所述喷液内管和所述喷液外管之间设有与控制阀二电性连接的移动孔门。

作为优选,所述喷液头包括一端与所述喷液管螺纹连接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的喷液体,从所述喷液体另一端穿过喷液筒;所述喷液筒一端设于所述喷液体内部并于所述喷液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喷液筒另一端设有喷液口;所述喷液筒与所述喷液口连接处设有增压器;所述喷液口与所述喷液筒呈一定夹角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顶部的清洁件,所述支撑架顶部开有供所述清洁件进出的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设有移动封板;所述清洁件包括纳米海绵擦,夹持所述纳米海绵擦的夹持板,与所述夹持板顶部垂直连接的高度调节杆,与所述高度调节杆垂直连接的水平调节杆;所述清洁件内部还设有挤水结构,所述挤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纳米海米擦与夹持板之间的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驱动器,与所述驱动器连接、带动所述夹持板上下折叠以将纳米海绵擦中水分挤掉的驱动杆。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底部的排水槽,所述支撑架底部开有供所述污水流出的底部开口,所述底部开口设有移动封板;所述排水槽与排水管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及所述支撑架均采用防水板制成,所述防水板表面还设有防水层。

作为优选,还包括将所述移动机构和所述清洁机构以及所述去雾机构封装在内的封装壳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通过移动机构根据用户的需求调节镜面与用户的距离,便于用户使用浴镜;2、能够通过清洁机构根据用户的需求清洗镜面,便于用户使用浴镜;3、能够通过去雾机构将镜面上的雾气去除,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卫浴镜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卫浴镜的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限位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喷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喷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卫浴镜的去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镜体,21、限位套,22、伸缩杆,23、框架,31、内管,32、中管,33、外管,34、限位边缘,41、固定环,42、限位块,43、丝杆,51、支撑架,52、喷液头,53、喷液管,54、顶部开口,55、底部开口,61、喷液内管,62、喷液外管,63、移动孔门,71、喷液体,72、喷液筒,73、喷液口,81、加热体,82、注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卫浴镜,包括镜体1,和设置在镜体1上的移动机构,去雾机构和清洁机构。移动机构用于调节镜面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以便用户更好地使用浴镜。清洁机构用于自动清洗镜面,使用户更加便利。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镜体1四个角上的限位套21,设置在所述限位套21与所述镜体1背面同侧的伸缩杆22,用于容置所述镜体1的框架23,设于所述框架23内部四个角上、用于套接所述伸缩杆22的限位圈。伸缩杆22在伸缩时,带动限位套21连同镜体1一起前后移动,限位圈用于支撑伸缩杆22,并起到导向作用。当用户需要近距离照镜子时,拖动镜体1向前移动,当镜体1使用完成后,将镜体1推进框架23内,使用便利。

如图2所示,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套接在所述框架23外侧的支撑架5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1两侧的喷洒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1顶部的清洁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1底部的排水装置。首先,喷洒装置对镜面喷洒清洁剂;然后,清洁装置对镜面进行清洁;接着,喷洒装置对镜面以及清洁装置一起喷洒清水,将镜面与清洁装置一起冲洗干净;接着,清洗装置自动挤干,再将镜面擦拭干;最后,清洁装置与喷洒装置复位;在清洁过程中,污水从排水槽中排出。

如图7所示,所述去雾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镜体1背面的加热体81,所述加热体81内部开有空腔,所述加热体81一侧边顶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注水孔82,所述加热体81另一侧边底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注水孔82通过注水管与水加热器连接。所述空腔内部设有水温传感器。所述空腔内部位于所述注水孔82下方设有水位检测器。

当用户开启去雾机构时,水加热器将自来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通过注水管将热水从注水孔82注入空腔中,空腔中的热水将热量通过加热体81传递给镜体1,镜体1被加热后,镜面的雾气会自动消除。通过水温传感器实时检测空腔中热水的温度,当热水温度低于一定值时,通过排水孔将空腔中的一定水量排出,排水的同时通过注水孔82继续添加热水,使空腔中的水温保持在一定值以上。通过水位传感器可以控制空腔中的水量。所述加热体81与镜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加热体81只有与所述镜体1接触的面为热传递面,其他面均为保温面,即热量只会从与镜体1接触的面上传递出去,热量的利用效率高。且空腔的宽度在一定值以内,使得空腔的整体体积较小,水量消耗小。

如图3所示,所述伸缩杆22包括内管31,套接所述内管31的中管32,套接所述中管32的外管33。当内管31、中管32和外管33均处于伸展状态时,是伸缩杆22的最长长度;当内管31、中管32和外管33均处于收缩状态时,是伸缩杆22的最短长度。内管31与浴室固定,镜体1可以随中管32和外管33的伸缩而调节镜体1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容置伸缩杆22的空间宽度只需要跟内管31的长度相同即可,所需要的空间小。所述内管31一端设有防止所述中管32和所述外管33脱落的限位边缘34,所述外管33一端与所述限位套21连接。所述内管31外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中管32内表面设有导向凸起、外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外管33内表面设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设置在导向槽内部,与导向槽配合使用。所述导向凸起在所述内管31、所述中管32、所述外管33收缩状态下位于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限位边缘34的一侧。所述导向槽在所述伸缩杆22伸缩方向设有防止所述导向凸起滑落的限位面。

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圈包括固定环41,设于固定环41内部的限位块42,连接所述固定环41与所述限位块42的丝杆43,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环41靠近所述镜体1侧以及所述限位块42与所述伸缩杆22接触侧的压力传感器,和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与所述丝杆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内管31的直径小于中管32的直径,中管32的直径小于外管33的直径。当镜体1随伸缩杆22向外移出时,当限位圈从外管33过渡到中管32时,限位块42上的压力传感器会检测到压力的变化,驱动电机会驱动丝杆向圆心移动将限位块42向圆心推进,使限位块42将中管32适当夹紧。当限位圈从中管32过渡到内管31时,限位块42上的压力传感器会检测到压力的变化,驱动电机会驱动丝杆向圆心移动将限位块42向圆心推进,使限位块42将内管31适当夹紧。当镜体1随伸缩杆22向内移动时,当限位圈从内管31过渡到中管32时,固定环41上的压力传感器会检测到压力的变化,驱动电机会驱动丝杆向远离圆心方向移动将限位块42向外移动,使限位块42可以允许中管32穿过。当限位圈从中管32过渡到外管33时,固定环41上的压力传感器会检测到压力的变化,驱动电机会驱动丝杆向远离圆心方向移动将限位块42向外移动,使限位块42可以允许外管33穿过。

如图2所示,所述喷洒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1两侧的喷液头52,与所述喷液头52连接的喷液管53,与清洁液存储箱连接的清洁液供液管,与自来水连接的供水管。所述清洁液供液管与所述喷液管53连接,连接处设有控制阀一;所述供水管与所述喷液管53连接,连接处设有控制阀二。所述框架23两侧设有供所述喷液头52穿过的喷液孔,所述喷液孔上设有移动封门。当喷洒清洁液时,控制阀一打开,控制阀二关闭,允许清洁液进入喷液管53。当喷洒清洁液时,控制阀一关闭,控制阀二打开,允许自来水进入喷液管53。

如图5所示,所述喷液管53包括喷液内管61,喷液外管62,以及设于所述喷液管53两端、与所述喷液内管61和所述喷液外管62连接的接头。所述接头位于所述喷液内管61和所述喷液外管62之间设有与控制阀二电性连接的移动孔门63。当需要喷洒清洁液时,移动孔门63关闭,清洁液从喷液内管61中流出。当需要喷洒自来水时,移动孔门63打开,清洁液从喷液内管61以及喷液外管62中流出。由于清洁镜面时,需要的自来水流量远大于清洁液的流量,如果都从同一直径的喷液管53中流出,则会出现清洁液浪费或自来水供应不足的问题。本结构的喷液管53可以使清洁液从小直径的喷液内管61中流出,不会造成清洁液浪费,可以使自来水从喷液内管61和喷液外管62中共同流出,使自来水供应充足。

如图6所示,所述喷液头52包括一端与所述喷液管53螺纹连接并与所述支撑架51固定的喷液体71,从所述喷液体71另一端穿过喷液筒72。所述喷液筒72一端设于所述喷液体71内部并于所述喷液体7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喷液筒72另一端设有喷液口73。所述喷液筒72与所述喷液口73连接处设有增压器74。所述喷液口73与所述喷液筒72呈一定夹角倾斜设置。当需要喷液清洁时,框架23上的移动封门打开,喷液筒72向前移动至使喷液口73穿过喷液孔。喷液口73前的增压器74使液体喷洒更为有力,避免液体直接从喷液口73流下。喷液口73与镜面倾斜设置,使液体与镜面全面接触。当清洁完成后,喷液筒72向喷液体71内部移动复位,框架23上的移动封门关闭。

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1顶部的清洁件,所述支撑架51顶部开有供所述清洁件进出的顶部开口64,所述顶部开口54设有移动封板。所述清洁件包括纳米海绵擦,夹持所述纳米海绵擦的夹持板,与所述夹持板顶部垂直连接的高度调节杆,与所述高度调节杆垂直连接的水平调节杆。纳米海绵具有很好的锁水性能,避免在清洁过程中,清洁件中的水分不断往下滴落。水平调节杆用于调节纳米海绵擦与镜面的接触距离。所述清洁件内部还设有挤水结构,所述挤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纳米海米擦与夹持板之间的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驱动器,与所述驱动器连接、带动所述夹持板上下折叠以将纳米海绵擦中水分挤掉的驱动杆。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清洁件中水分超过一定值时,驱动器带动驱动杆向上移动,驱动杆带动夹持板的下半部分向上折叠,将纳米海绵擦中的水分挤掉,然后复位继续清洁。完成清洁后顶部开口54的移动封板关闭。

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1底部的排水槽,所述支撑架51底部开有供所述污水流出的底部开口55,所述底部开口55设有移动封板。所述排水槽与排水管连通,清洁用水从底部开口55中流入排水槽中,再从排水槽中流入排水管中,完成清洁后底部开口55的移动封板关闭。

所述框架23及所述支撑架51均采用防水板制成,所述防水板表面还设有防水层,框架23及支撑架51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避免在清洁过程中不小心遇水而发霉。所述移动机构和所述清洁机构以及所述去雾机构封装在封装壳体中,浴镜外部美观。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