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4203发布日期:2018-07-07 04:00阅读:9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具,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圆床。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休闲娱乐活动的丰富,相比于传统的方形床,圆床在室外休闲娱乐中逐步得到应用。在室外休息,为防止阳光照射,需要适时调整睡眠朝向,现有的床具依赖人工搬运变换朝向或是旋转角度存在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或电机驱动的旋转圆床,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圆床的朝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转圆床,包括一底座与一床身,所述旋转圆床还包括一承重连接件,所述承重连接件包括一连接单元与一连接体,所述连接单元设有至少一滑槽,所述滑槽呈环形,所述连接体设有至少一凸起,所述凸起容纳于所述滑槽,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床身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推动所述床身,所述凸起在所述滑槽内旋转。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一内圈,所述内圈上固定有若干滚珠轴承,所述床身包括一床身内圈,所述滚珠轴承在所述床身内圈上滑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一底座主体与若干底座辐条,所述底座主体包括一底圈、一外圈及所述内圈,所述底圈与所述内圈通过若干直杆相连,所述外圈与所述底圈通过若干弧形杆相连,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通过若干直杆相连,所述底座辐条固定于所述底座主体内,若干所述底座辐条交汇于所述内圈的中心轴。

优选的,所述连接体固定于所述底座辐条上,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底座辐条上。

优选的,所述床身还包括一外圈与若干床身辐条,所述床身辐条为粗细均匀的直杆,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通过所述床身辐条相连,若干所述床身辐条交汇点与所述内圈的中心轴同轴。

优选的,所述连接单元固定于所述床身辐条上,所述轴座固定在所述床身辐条上,所述床身辐条交汇点在所述轴座中心轴上。

优选的,所述旋转圆床还包括一遮光装置,所述遮光装置与所述床身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遮光装置包括一架体、若干支撑杆与一底板,所述架体一端与所述床身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形成一槽体,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底板、所述架体枢接并容纳于所述槽体。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床身与底座转动连接,可以实时调整床身朝向,遮光装置还可以遮挡猛烈的阳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圆床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一连接件的一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圆床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一遮光装置的一分解图。

图中:100、旋转圆床;1、床身;11、床身主体;111、床身外圈;112、床身内圈;113、床身辐条;12、靠背结构;2、底座;21、底座主体;211、外圈;212、内圈;213、底圈;214、滚珠轴承;22、底座辐条;23、凹陷;3、承重连接件;31、连接单元;311、凹槽;312、滑槽;32、连接体;321、第一凸台;322、凸起;4、支撑块;6、遮光装置;61、架体;611、圆形板;62、支撑杆;621、扁平部;63、底板;631、圆柱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所述旋转圆床100包括一床身1、一底座2、一承重连接件3与两支撑块4。

所述床身1包括一床身主体11与一靠背结构12。所述床身主体11呈圆形,包括一床身外圈111、一床身内圈112及若干床身辐条113。所述床身外圈111与所述床身内圈112位于同一平面上并通过所述床身辐条113连接成一体。所述床身辐条113为粗细均匀的直杆,并交汇于一点,该点位于所述床身内圈112的中心轴线上。所述靠背结构12是由若干弧形杆固定连接而成的网壳结构。所述靠背结构12与所述床身主体11焊接固定在一起。

所述底座2包括一底座主体21与若干底座辐条22。所述底座主体21由一外圈211、一内圈212与一底圈213通过杆状结构焊接固定而成。所述外圈211、所述内圈212与所述底圈213均是由钢筋围成的圆圈型结构,所述外圈211与所述内圈212处于同一平面,同轴但半径不同,所述外圈211的半径比所述内圈212的半径大,所述外圈211与所述内圈212通过若干直杆固定连接。所述底圈213与所述内圈212同轴且半径相同,并通过若干直杆连接。所述底圈213与所述外圈211通过若干弧形杆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外圈211、所述内圈212与所述底圈213两两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稳固的结构,提高承重能力。所述底座主体21还包括若干滚珠轴承214。所述滚珠轴承214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内圈212。所述底座辐条22与所述底座主体2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主体21内部。若干所述底座辐条22沿所述内圈212的径向延伸并交汇于一点,该点位于所述内圈212的中心轴上。所述底座辐条22为粗细均匀的直杆。若干所述底座辐条22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底座辐条2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外圈211、所述内圈212形成的平面平行,并形成一凹陷23。

如图2所示,所述承重连接件3包括一连接单元31与一连接体32,所述连接单元31中央设有一凹槽311,所述凹槽311呈圆形。在所述凹槽311外侧设有两滑槽312。所述滑槽312呈环状,环形中心与所述凹槽311的中心重合,所述滑槽312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连接体32中央设有一第一凸台321,所述第一凸台321外侧有两凸起322。所述连接体32与所述连接单元31相对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凸台321容纳于所述凹槽311中,所述凸起322容纳于所述滑槽312中。优选的,所述连接单元31与所述连接体32结构相同。

所述支撑块4有两个,呈中空方形柱结构。

装配时,所述承重连接件3位于所述凹陷23中,所述滚珠轴承214与所述床身内圈112抵接。所述第一凸台321容纳于所述凹槽311中,所述凸起322容纳于所述滑槽312中。所述支撑块4焊接固定于所述床身1上,所述连接单元31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块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32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支撑块4焊接于所述床身辐条113上,所述连接体32与所述底座辐条22螺栓固定。或者所述支撑块4焊接固定于所述底座2上,所述连接体32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块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单元31与所述床身1直接固定连接。

使用时,推动所述床身1,所述凸起322在所述滑槽312中滑动,实现所述床身1与所述底座2的相对运动,调整床身朝向。

如图3所示,为所述旋转圆床100的另一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实施例增加了一遮光装置6。

如图4所示,所述遮光装置6包括一架体61、若干支撑杆62及一底板63。所述架体61一端与所述床身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一圆形板611。所述支撑杆62有七根,每一所述支撑杆62包括一扁平部621。其中两所述支撑杆62的所述扁平部621弯折,所述底板63中央有一圆柱台631。所述圆柱台631与所述圆形板611螺栓固定连接后形成一槽体。所述扁平部621与所述圆形板611、所述底板63枢接并位于所述槽体中。所述支撑杆62间铺设一遮光布料。需要遮挡阳光时,手动拉动所述支撑杆62,将所述遮光布料展开阻挡阳光照射。不需要遮阳时,将所述支撑杆62并拢,合在一起并朝向所述架体61方向,占用空间小。当所述支撑杆62合拢时,所述扁平部621弯折的两所述支撑杆62位于外侧。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