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急避难新型床梯。
背景技术:
虽然科技在迅速发展,但无论何时,突发性灾难都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每年发生突发性灾难包括火灾、雪灾、地震、突发性事故等。中国每年因火灾而死伤的人数都在几千人。1993年和1994年,中国分别发生特大火灾124起和151起,火灾死亡人数分别为433人和855人,出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群死群伤火灾。之所以死亡人数如此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遇到这些灾难不会处理,大部分人会惊慌失措,然后拥挤哄乱,人们顾着各自逃命,将一些老年人等活动不方便的人被遗留下来,使死亡人数剧增。
在众多灾难中,火灾是最常见也是最让人扼腕叹息的,人们往往是因为起火时无法脱身而失去他们宝贵的生命。当发生火灾时,人往往缺乏逃生工具而束手无策,上海商学院四名大学生就是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例子。结合各种实际情况,本发明在原有集体宿舍楼床梯上进行了创新,使其具有逃生避难的功能。梯子平时用于集体宿舍攀爬床所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可以利用梯子寻求更多的逃生机会。
于是,立足防范于未然,在普通梯子的基础上,设计了在突发灾害发生时保护自我和他人生命安全的机械—一种紧急避难新型床梯,并动手制作了其木质实物。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紧急避难新型床梯,本发明结合现状将普通的床梯改为可逃生避难的新型梯子,既不影响平时上下床的使用功能,又可用于逃生避难,一梯双用,省力又省心;床端部的挂钩可挂于窗、阳台外所设置的可承受较大力的可靠钩挂装置上,使逃生通道变得更加广泛;多梯相连,可大大增加梯子的长度,扩大逃生者的避难范围,延长了救援时间(如待在梯子上悬于空中等待救援),增加了遇难人生还的可能性;如若多层人员同时逃生,高层逃下者可借用所挂床梯逃到低层,再借用低层所挂床梯往下逃,以直接到达地面。
附图说明
图1:扶手设计图。
图2:扶手受力分析图。
图3:踏板受力分析图。
图4:外墙受力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专利。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紧急避难新型床梯,本发明结合现状将普通的床梯改为可逃生避难的新型梯子,既不影响平时上下床的使用功能,又可用于逃生避难,一梯双用,省力又省心;床端部的挂钩可挂于窗、阳台外所设置的可承受较大力的可靠钩挂装置上,使逃生通道变得更加广泛;多梯相连,可大大增加梯子的长度,扩大逃生者的避难范围,延长了救援时间(如待在梯子上悬于空中等待救援),增加了遇难人生还的可能性;如若多层人员同时逃生,高层逃下者可借用所挂床梯逃到低层,再借用低层所挂床梯往下逃,以直接到达地面。
进一步的,一般梯子结构简单,没有机构上的复杂性,只是一个结构稳定的杆件物体。本梯子沿用了传统梯子的基本结构,只是在其基本结构上加以变化,使梯子成为了用于集体宿舍楼发生火灾时可发挥其逃生避难作用的新型床梯。此床梯经本发明设计后,平时仍可保证宿舍人员上(下)床的正常使用,毫不影响其安全稳定性;发生火灾时,即可将梯子瞬间取下用于逃生。
进一步的,梯子与床体用所设计的挂钩连接,用一对六角螺栓加以固定。平时六角螺栓将梯子与床体固定在一起,人可安全稳定地上(下)床;需要搬动时,只需用一定的力度(力量要求很小)将六角螺栓拔出,梯子便可被挪动。
进一步的,一般一个宿舍有多个梯子,当逃生时若单个梯子长度不够,可将多个梯子首尾相接地连在一起增加长度。在每个梯子底部最后一个踏板上方,两扶手逐渐向内圆弧形过渡,扶手之间的间距变窄。此时,设置一根截面尺寸稍小于踏板、且长度大于踏板的横杠穿插过两扶手,用做最后一级踏板和下一级梯子的钩挂。梯子与梯子之间仍用挂钩连接,同时用前述同样规格的六角螺栓固定,方便快捷,无需其他任何辅助工具。
进一步的,外墙处需安装一钩挂装置,本发明对其进行了严格的应力计算,其安全性可得到保证,并且安装方法简单。发生火灾时,多梯首尾相接后,将首梯的挂钩钩在外墙的钩挂装置上,仍用六角螺栓固定,人即可顺着梯子爬下,获得更多的逃生机会。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在每个梯子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组支撑部件,其端部用橡胶包裹,既可缓冲压力,也可使梯子与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了人站在梯子上因太过贴近墙面而无法落脚的尴尬,保证了人的生命安全。
进一步的,扶手设计如图1所示,材质为冷拔无缝方形钢管的尺寸钢管(gb3094-82),尺寸规格为外正方形边长:a=25mm,厚度为s=2.5mm,截面面积为f=2.14cm2,重量为g=1.68㎏/m,jx=jy=1.86cm4,wx=wy=1.49cm3。
进一步的,栓选用gb5780-86m8×60型六角螺栓,材料为低碳钢,保证载荷为f=6590n,极限情况时,螺栓受到剪切力fmax=5000nf。
进一步的,各受力部分的应力计算:
(1)扶手极限情况:六个人在同一梯子同一排上,一边扶手的拉应力(图2),六个人以每人80kg计算,并且富余一些重量,则:f=5000n,āmax=375mpa。
(2)踏板:一个人踩在踏板上,踏板所能承受的弯曲应力(图3)ā弯=235mpa。
(3)连接杆(3)极限情况:情况①:各梯子钩挂,六个人均在同一梯子上且都踩在梯子中间时,连接杆的弯曲应力计算:ā弯=235mpa。,情况②:各梯子钩挂,六个人均在同一梯子上且都踩在梯子一侧时,连接杆的弯曲应力计算:ā弯=235mpa。
(4)挂钩极限情况:情况①:各梯连接,两扶手受力分布相同,首梯挂钩的弯曲应力计算:ā弯=235mpa。情况②:各梯连接,一扶手受全部力,首梯挂钩的弯曲应力计算:ā弯=235mpa。
(5)外墙处(图4)连接床梯挂钩的承重装置的应力计算(此装置采用材料为q235冷拔无缝方钢,其截面正方形边长a=8mm)水平方向:ā弯=375mpa。与水平呈角:ā压=375mpa
进一步的,使用方法:
(1)取下用于固定梯子的六角螺栓,抱住梯子竖直往上抬,梯子就从床体卸下,并用同样方法依次将其他床的梯子拿下;
(2)利用钩挂装置将梯子首尾相连,用所取下的原有六角螺栓固定;
(3)将梯子挂到逃生出口的钩挂装置上(如窗台外、阳台等),用六角螺栓固定;
(4)确保梯子挂稳后,人可顺着梯子依次爬下远离灾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