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256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门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门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门窗。



背景技术:

市面上目前有两种建筑门窗,一种是不带纱窗的,这种门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夏天无法防止蚊蝇进入室内;另一种是带纱窗的,大多是在门窗成品的内侧或者外侧再加装一个纱窗,这种纱窗虽然基本解决了夏天蚊蝇入市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两个问题,一个就是纱窗另装破坏了原有门窗的整体性,造成门窗的美观度和牢固度下降,另一个是纱窗另装与原有门窗的配合问题,造成密封不严或由于原门窗没有另装纱窗的空间。

例如专利号为201410473329.x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建筑门窗及建筑幕墙开启扇处密封节能构造,包括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门窗包括窗框、窗扇、ω型磁性胶条、磁性胶条、t型磁性胶条、断热尼龙塑料型材及开启执手;所述窗框和窗扇的搭接腔内设置胶条槽口分别安装t型磁性胶条。

但是上述的建筑门窗的边框功能比较单一,只适用于一种结构,例如某种结构的边框只适用于带有纱盒的纱窗,无法适用于带有金刚砂网或者普通断桥的门窗;简单来说,就是目前的边框无法得到高效的利用,生产时也比较麻烦,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筑门窗。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门窗,包括:可用于与普通断桥型材配合的外框型材,所述外框型材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普通外框以及带槽外框,所述普通外框包括第一撕口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一撕口结构连接的第一框体结构,所述第一框体结构与所述第一撕口结构分离后形成纱窗轨道;所述带槽外框包括第二撕口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二撕口结构连接的第二框体结构,所述第二框体结构与所述第二撕口结构分离后形成纱盒空间。

较佳的,所述建筑门窗还包括开启扇,所述开启扇外开式的连接在所述外框型材上,并且所述开启扇的两侧分别对应所述普通外框以及所述带槽外框。

较佳的,所述第一框体结构包括第一上框、第一下框以及第一侧框,所述第一撕口结构为撕条,所述第一上框与所述第一下框连接,所述第一侧框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下框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侧框的另一侧与所述撕条一体连接从而形成有用于纱窗轨道的密封框体。

较佳的,所述撕条上与所述第一侧框连接的端部厚度逐渐减小,从而使所述撕条在受到外力时与所述第一侧框分离。

较佳的,所述第二框体结构包括第二上框以及第二下框,所述第一上框与所述第二下框连接,所述第二撕口结构包括横条以及竖条,所述竖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下框的底边以及所述第二上框的底部连接,所述横条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竖条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下框的底边的端部,当所述横条与所述竖条从所述第一上框以及所述第二下框的底边上分离时,所述第二上框与所述第二下框的底边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纱盒的纱盒空间。

较佳的,所述第二框体结构与所述第二撕口结构形成三个连接点,并且所述竖条的端部以及所述横条的端部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竖条以及所述横条在受到外力时与所述第二上框以及所述第二下框分离。

较佳的,所述第二下框的底边上向着所述第二上框方向竖直延伸有第一凸起以及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以卡住纱盒从而将其限制在纱盒空间内,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横条一体连接从而形成连接点。

较佳的,所述第一上框、所述第一下框以及所述第二上框内均设置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加强板。

较佳的,所述第二下框为梯形结构,并且所述第二下框的底边向着所述第一框体的方向延伸。

较佳的,所述开启扇内安装有中空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外框型材的功能比较多样,能适用于多种结构,使边框得到高效的利用,生产时也比较简单。

2、当不撕开撕条时,整个第一框体结构与第一撕口结构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普通外框,能够与普通的断桥型材搭配,一旦撕掉撕条后,就能形成纱窗轨道。

3、撕条实际上是与第一侧框一体连接的,但是连接处比较薄,所以容易被撕掉,优选的,撕条的两端可以设置为圆弧状或者v形状,总至其与第一侧框的连接处较薄即可,这样容易撕掉撕条,从而减少型材的种类,且不需要铣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制作效率。

4、由于横条与竖条也是采用一体连接的方式设置在第二上框与第二下框的底边上,从而封住了该纱盒空间,这样的话,封住后形成的结构能够单独使用,拆分后形成的结构也能够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撕口结构与第二撕口结构未撕开时的建筑门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普通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带槽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框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撕口结构;200、第一框体结构;210、纱窗轨道;220、第一上框;230、第一下框;240、第一侧框;300、第二撕口结构;310、横条;320、竖条;400、第二框体结构;410、纱盒空间;420、第二上框;430、第二下框;431、第一凸起;432、第二凸起;500、开启扇;600、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建筑门窗,包括:可用于与普通断桥型材配合的外框型材,其实,外框型材就是建筑门窗的外边框,一般固定在墙上,传统的外框型材,由于结构跟外形是固定的,只能适应单一结构的开启扇500,也就是单一结构的边框,而上述的外框型材,其结构能够适应普通的断桥型材。

所述外框型材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普通外框以及带槽外框,普通外框与带槽外框实际上就是外框型材的左右两条竖边,此处值得说明的是,普通外框与带槽外框结构改变后,就能够使外框型材高效使用。

所述普通外框包括第一撕口结构100以及与所述第一撕口结构100连接的第一框体结构200,所述第一框体结构200与所述第一撕口结构100分离后形成纱窗轨道210;普通外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由于其可根据需要进行拆卸,所以将普通外框看做是第一撕口结构100与第一框体结构200一体连接形成的部件。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普通外框是适合普通断桥型材的,当第一撕口结构100从第一框体上拆下时,第一框体就变成了适合金刚网纱的结构,更确切的来说,就是第一框体上会形成一个空隙,从而作为纱窗轨道210,这样的话就时外框型材可以根据需要来变成能够隐藏纱窗轨道210的结构,并且有可以配合金刚网纱的整体结构,其非常巧妙。

所述带槽外框包括第二撕口结构300以及与所述第二撕口结构300连接的第二框体结构400,所述第二框体结构400与所述第二撕口结构300分离后形成纱盒空间410;带槽外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其类似于普通外框,也是通过可以拆卸的形式,根据实际需进行适应。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外框型材能够配合普通断桥使用,这是一般的外框型材均能够实现的功能,并且当门窗需要自带纱窗,或者当纱窗与门窗融为一体,或者当门窗关闭时纱窗需要隐形时,就需要专门的外框型材,或者说需要对外框型材进行加工,例如对普通外框铣槽,或者对带槽外框进行切割,这样的话非常麻烦,所以本申请的外框型材,无论是普通外框或者带槽外框进行拆卸,使第一框体结构200与第一撕口结构100分离,第二框体结构400与第二撕口结构300分离,这样就能够变成所需要的结构,大大提高了边框的利用效率。

此处值得指出的是,第一框体结构200与第二框体结构400形成的门窗,能够使门窗自带纱窗,令纱窗与门窗融为一体,门窗关闭时纱窗隐形于门窗内,从而实现防盗、防雨、防蚊、防坠落的功能。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建筑门窗还包括开启扇500,所述开启扇500外开式的连接在所述外框型材上,并且所述开启扇500的两侧分别对应所述普通外框以及所述带槽外框。

开启扇500就是边框,用于安装固定真空玻璃的框架结构,更具体的说,该开启扇500的上端部铰接在外框型材的上端;当开启扇500关闭时,其两侧抵触在普通外框与带槽外框上。

并且开启扇500采用外开外悬的方式,所以外露的螺钉均采用防盗螺丝。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框体结构200包括第一上框220、第一下框230以及第一侧框240,所述第一撕口结构100为撕条,所述第一上框220与所述第一下框230连接,所述第一侧框240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下框230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侧框240的另一侧与所述撕条一体连接从而形成有用于纱窗轨道210的密封框体。

第一框体结构200非常巧妙,其中第一上框220与第一下框230形状类似,外观上类似于一个大的矩形,第一侧框240连接在第一下框230上,并且第一侧框240朝向开启扇500一侧,此处值得说明的是,第一侧框240可以看做是一个没有封闭的框体结构,其一侧边与第一下框230连接,另一侧边具有开口,这样的话,第一框体就形成了一个小开口,这个开口正好形成了纱窗轨道210,并且还具有防风的效果。

撕条就一体连接在该小开口上,也就是说,其位于第一侧框240的另一侧侧边上,这样的话,当不撕开撕条时,整个第一框体结构200与第一撕口结构100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普通外框,能够与普通的断桥型材搭配,一旦撕掉撕条后,就能形成纱窗轨道210。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撕条上与所述第一侧框240连接的端部厚度逐渐减小,从而使所述撕条在受到外力时与所述第一侧框240分离。

简单来说,撕条实际上是与第一侧框240一体连接的,但是连接处比较薄,所以容易被撕掉,优选的,撕条的两端可以设置为圆弧状或者v形状,总至其与第一侧框240的连接处较薄即可,这样容易撕掉撕条,从而减少型材的种类,且不需要铣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制作效率。

如图1、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框体结构400包括第二上框420以及第二下框430,所述第一上框220与所述第二下框430连接,所述第二撕口结构300包括横条310以及竖条320,所述竖条3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下框430的底边以及所述第二上框420的底部连接,所述横条310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竖条320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下框430的底边的端部,当所述横条310与所述竖条320从所述第一上框220以及所述第二下框430的底边上分离时,所述第二上框420与所述第二下框430的底边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纱盒的纱盒空间410。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第一上框220、第二下框430两者形状不同,第二下框430比较小,并且第二下框430的底边向着开启扇500一侧延伸,这样的话,其底边与第一上框220之间就能够形成一个空间,也就是用于放置纱盒的纱盒空间410。

横条310与竖条320实际上组成一个垂直架条的结构,这里为了描述的更加具体,将其分为横条310与竖条320,实际上就是一个倒t型的结构,由于横条310与竖条320也是采用一体连接的方式设置在第二上框420与第二下框430的底边上,从而封住了该纱盒空间410,这样的话,封住后形成的结构能够单独使用,拆分后形成的结构也能够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利用率。

此处还值得指出的是,上述的第二框体结构400与第二撕口结构300还具有别的连接方式,那就是竖条320的下端与第二下框430的底边不连接,然后其上端一体连接在第二上框220的底部;横条310向下延伸出一条板,卡接在第二下框430底边形成的卡槽中。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框体结构400与所述第二撕口结构300形成三个连接点,并且所述竖条320的端部以及所述横条310的端部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竖条320以及所述横条310在受到外力时与所述第二上框420以及所述第二下框430分离。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横条310与竖条320的端部均可以采用圆弧形或者v形,使第二撕口结构300形成的连接点较薄即可,便于撕开形成纱盒空间410。

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二下框430的底边上向着所述第二上框420方向竖直延伸有第一凸起431以及第二凸起432,所述第一凸起431用以卡住纱盒从而将其限制在纱盒空间410内,所述第二凸起432与所述横条310一体连接从而形成连接点。

在实际的第二框体结构400内,需要安装纱盒,纱盒需要有个卡接点进行限位,所以第一凸起431起到了限位的效果,而纱盒安装在纱盒空间410内后,需要在第二下框430的底边上形成一个口子,所以设置了第二凸起432,第二凸起432与横条310连接,当横条310撕开后,纱盒的上端会与第二凸起432对应,两者之间形成空隙,便于纱布通过。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上框220、所述第一下框230以及所述第二上框420内均设置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加强板600,加强板600的两端位于第一上框220、第一下框230以及第二上框420的上下两端,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变形,增加结构强度。

如图1、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二下框430为梯形结构,并且所述第二下框430的底边向着所述第一框体的方向延伸。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开启扇500内安装有中空玻璃(未标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