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学步车及其支撑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5189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学步车及其支撑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2月0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11131964.5、发明名称为“一种婴儿学步车及其支撑支架”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发明涉及学步车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学步车及其支撑支架。



背景技术:

婴儿用品是给0-3岁婴儿这类特殊群体提供的专业健康产品。特殊的体质特殊的生理心理需求,对婴儿用品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于婴儿脚部防护主要在婴儿自己开始学习走路的阶段。在此阶段涉及到的产品中较多,尤其是学步车特别是圆形框架学步车。

对于现在的学步车,特别是圆形框架学步车,在圆形框架学步车中支撑支架部分存在危险间隙会卡伤婴儿腿部和脚部,主要是因为现有技术中圆形框架学步车的支撑支架都为v型结构,v型结构中存在25mm到45mm的危险间隙。婴儿脚部或腿部在触及支撑支架时从上到下逐渐卡到v型支架之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婴儿腿部或脚部卡入支架中致使身体受到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支撑支架,以消除安全隐患,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支架,以消除安全隐患。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支撑支架的婴儿学步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撑支架,用于婴儿学步车,包括上支架、折合关节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通过所述折合关节连接,所述下支架由下端连接且随着高度升高上端逐渐远离的两根支撑杆组成,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遮挡保护装置,所述遮挡保护装置遮挡住所述下支架上大于25mm且小于45mm的间隙。

优选的,上述上支架由下端连接且随着高度升高上端逐渐远离的两根支撑杆组成。

优选的,上述折合关节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内壳的腔体,所述固定板卡合在所述腔体中,所述腔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为所述下支架的导向槽。

优选的,上述内壳朝向所述外壳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上支架的下端卡合在所述第二卡槽中。

优选的,上述下支架的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均设置有横向杆,所述内壳朝向远离所述外壳的内壁的一侧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横向杆沿所述导轨插入到所述内壳内且所述横向杆的外侧沿所述第一卡槽滑动插入到所述固定孔中。

优选的,上述内壳和所述外壳通过固定螺钉进行固定。

优选的,上述遮挡保护装置为由注塑机将塑胶原料高温熔化,包裹在所述下支架上经过冷却固化形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支撑支架,由两根支撑杆组成,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连接且随着高度升高上端逐渐远离,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的间隙不小于12mm且不大于25mm,或者不小于45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支撑支架,由两根支撑杆组成,两根所述支撑杆呈梯形设置且之间设置有防夹间隔物进行连接,每两个所述防夹间隔物之间间隙小于5mm或者大于12mm且小于25mm,或者大于45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婴儿学步车,包括上面板、下底盘和用于连接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底盘的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为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支架。

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支架,用于婴儿学步车,包括上支架、折合关节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通过所述折合关节连接,所述下支架由下端连接且随着高度升高上端逐渐远离的两根支撑杆组成,即呈v型,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遮挡保护装置,所述遮挡保护装置遮挡住所述下支架上大于25mm且小于45mm的间隙。在学步车的支撑支架中间的间隙中添加遮挡保护装置,消除v型支撑支架之间的25mm到45mm危险间隙。从而消除婴儿在学习走路过程中将脚部或腿部卡入v型支撑支架中间的情况,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支架与内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壳与下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支架与下底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支架与上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学步车结构示意图。

上图1-7中:

上支架1、弯折部11、内壳2、外壳3、第一卡槽31、下支架4、横向杆41、固定孔42、遮挡保护装置5、下底盘6、螺钉61、压扣62、上面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支架与内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壳与下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支架与下底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支架与上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学步车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支架,用于婴儿学步车,包括上支架1、折合关节和下支架4,上支架1和下支架4通过折合关节连接,下支架4由下端连接且随着高度升高上端逐渐远离的两根支撑杆组成,即呈v型,两根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遮挡保护装置5,遮挡保护装置5遮挡住下支架4上大于25mm且小于45mm的间隙。在学步车的支撑支架中间的间隙中添加遮挡保护装置5,消除v型支撑支架之间的25mm到45mm危险间隙。从而消除婴儿在学习走路过程中将脚部和腿部卡入v型支撑支架中间的情况,消除安全隐患。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上支架1由下端连接且随着高度升高上端逐渐远离的两根支撑杆组成,该结构支撑效果更好,并且与下支架4的v型结构连接延续,力的传递在一条直线上,支撑效果更好。

其中,折合关节包括内壳2和外壳3,内壳2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外壳3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内壳2的腔体,固定板卡合在外壳3的腔体内,实现内壳2与外壳3的连接,并且,内壳2和外壳3进一步通过固定螺钉进行固定,腔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槽31,第一卡槽31为下支架4的导向槽。

内壳2朝向外壳3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上支架1的下端卡合在第二卡槽中,实现内壳2与上支架1的连接。

下支架4的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均设置有横向杆41,内壳2朝向远离外壳3的内壁的一侧上设置有导轨,外壳3上设置有固定孔42,横向杆41内侧沿导轨插入到内壳2内且横向杆41的外侧通过第一卡槽31插入到固定孔42中,实现外壳3与下支架4的连接。其中,固定孔42自上而下设置多个,那么下支架4伸入外壳3内的深度是可以沿第一卡槽31方向可调的,从而使得整个支撑支架的长度是可调的,那么整个婴儿学步车的高度是可调的。

其中,遮挡保护装置5可以是保护薄膜,也可以是塑胶填充物或者网状结构的填充物。

遮挡保护装置5为由注塑机将塑胶原料高温熔化,包裹在下支架4上经过冷却固化形成。也可以是橡胶、硅胶等原料。固定的方式不仅限于注塑,以其他方式将填充物固定在支撑支架上边,消除危险间隙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支撑支架,由两根支撑杆组成,两根支撑杆的下端连接且随着高度升高上端逐渐远离,两根支撑杆之间的间隙不小于12mm且不大于25mm,或者不小于45mm。通过直接消除v型支撑支架之间的25mm到45mm危险间隙。从而消除婴儿在学习走路过程中将脚部和腿部卡入v型支撑支架中间的情况,消除安全隐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支撑支架,由两根支撑杆组成,其特征在于,两根支撑杆呈梯形设置且之间设置有防夹间隔物行连接,两根支撑杆之间的间隙不小于12mm且不大于25mm,或者不小于45mm。每两个防夹间隔物之间间隙小于5mm或者大于12mm且小于25mm,或者大于45mm。通过直接消除支撑支架之间的5mm到12mm和25mm到45mm危险间隙。从而消除婴儿在学习走路过程中将脚部和腿部卡入支撑支架中间的情况,消除安全隐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婴儿学步车,包括上面板7、下底盘6和用于连接上面板7和下底盘6的支撑支架,支撑支架为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支架,支撑支架的上端与上面板7连接时是通过弯折部11卡入上面板7上的卡槽中的,支撑支架的下端与下底盘6连接时是通过压扣62压在下底盘6上,并通过螺钉61将压扣62固定在下底盘6上,从而实现两者的连接。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