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旋转门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承重柱的三翼旋转门。
背景技术: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楼宇和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起来。我国的高级宾馆、酒店、金融机构、商厦、机场候机厅等各种高级建筑比比皆是。这些建筑的厅门、外门及内门多采用了自动旋转门。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自动旋转门发展迅速,各种类型的自动旋转门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动旋转门与手动区别在于自动旋转门带感应装置,能自行感知物体从而达到开门效果。自动门旋转门同样拥有(普通型或豪华型)和四翼式手动旋转门(普通型或豪华型)。具有自动旋转门的品质,外观豪华,经久耐用。高质量的轴承,多重密封及合理的受力结构,可经受沙尘等恶劣环境的考验。高水平地实现单向左旋转或单向右旋转,静音无冲击,核心部件高品质化,用户能得到物美质优的完美服务。适用于银行、商店、酒店、宾馆和办公大楼等场所。
现有的旋转门包括门框和位于门框的门体,门体包括上下的固定盘,在上下固定盘的圆心处设置有转轴,转轴周缘固定连接有若干旋转门扇或展箱,无论自动旋转门还是手动旋转门均需要转动转轴来带动旋转门扇和展箱进行旋转,此种方法容易受到场地的限制,一旦存在承重柱,由于承重柱的存在使得旋转门中心处的转轴无处放置,而转轴为主要的驱动件,没有转轴的设置则旋转门无法进行转动,因此需要将旋转门进行偏移避开楼宇的承重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承重柱的三翼旋转门,现有旋转门需要通过转轴带动整体旋转门进行转动,当去掉转轴时则旋转门则无法进行转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承重柱的三翼旋转门,包括筒状的门框,门框竖直方向上依次设置有驱动腔和旋转腔,驱动腔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旋转腔内设置有旋转门装置,门框上设置在与楼宇连为一体的承重柱周围,门框与承重柱之间形成有空腔,旋转门装置包括位于空腔内套接于承重柱外壁的圆筒,承重柱与圆筒之间设置有间隔腔室,圆筒的顶部设置有上圆盘,上圆盘下表面设置若干围绕圆筒固定连接的展览箱,间隔腔室内设置有使得圆筒与承重柱连接的吊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旋转门进行旋转时旋转门装置启动,由于旋转门无转轴方式进行转动,因此旋转门转动时首先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上圆盘进行转动,因此当上圆盘转动后可以带动展览箱进行转动,避免上圆盘掉落,在水泥承重柱外套接有与展箱固定连接的圆筒,在圆筒与水泥之间设置有间隔腔室,间隔腔室内设置的吊挂机构可以使得圆筒吊挂在承重柱上且进行滑移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吊挂机构包括开设于承重柱外壁等间距设置的若干固定组件,圆筒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组件配合的环状件,环状件上分别包括与固定组件滑移连接的横向滑移组件和竖向滑移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重柱的外表面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等距离圆周排列的固定组件,当圆筒需要通过吊挂机构吊挂在承重柱上时,只需要使得圆筒上的横向滑移组件与竖向滑移组件分别与固定组件配合即可,同时横向滑移组件与竖向滑移组件之间通过环状件进行连接,矩形框与圆筒内壁之间固定连接,因此当上圆盘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圆筒进行转动时,圆筒内壁上的横向滑移组件沿固定组件的外表面进行滑移。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位于承重柱外壁开设的若干圆孔,圆孔内嵌入有钢筋条,钢筋条与圆孔之间注入有铁水,空腔内设置有与钢筋条固定连接的固定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重柱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的环状托盘,在承重柱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环,横向滑移组件与竖向滑移组件均可在固定环上进行滑移连接,固定环依靠钢筋与承重柱进行固定连接,在承重柱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圆孔,钢筋嵌入进圆孔内,此时向圆孔内注入铁水,待铁水冷却后即可使得钢筋固定在圆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竖向滑移组件包括位于矩形框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转轴以及位于第二转轴上设置的第二滑轮,固定环朝向圆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二滑轮配合的第二滑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竖向滑移组件需要与固定环之间进行滑移连接时,在环状件上设置有第二滑轮,第二滑轮依靠第二转轴进行转动,为了避免第二滑轮与固定环之间发生脱离,在固定环上设置有与第二滑轮配合的第二滑轨。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驱动机构包括位于驱动腔内与门框连接的放置室,放置室内设置有与上圆盘配合的传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得旋转门进行转动时,首先启动位于放置室内的传送组件,传送组件带动上圆盘进行转动,最终在上圆盘的带动下旋转门整体进行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位于放置室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主动轮,上圆盘周缘侧壁设置有若干齿块,主动轮与齿块之间设置有传送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置室内设置的驱动电机启动后可以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当主动轮转动后可以通过传送带带动上圆盘进行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展览箱上设置有展览腔,展览腔侧壁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一侧与展览箱铰接的开关门。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展览箱内的展览腔可以进行展览物品的存放,当需要更换展览品时只需通过开关门将开口开启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旋转门进行转动时,不同于现有旋转门需要通过驱动转轴进行转动,因此只需要使得上圆盘带动圆筒进行转动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驱动腔和旋转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门框;111、驱动腔;112、旋转腔;113、圆筒;114、间隔腔室;115、上圆盘;116、展览箱;117、环状件;118、钢筋条;119、固定环;210、第一滑轮;211、第二滑轮;212、第二滑轨;213、放置室;214、驱动电机;215、主动轮;216、齿块;217、传送带;218、承重柱;219、展览腔;310、开口;311、开关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基于承重柱的三翼旋转门,参照图1和2,旋转门主要由门框110和旋转门装置组成,在门框110的竖直方向上设置有驱动腔111和位于驱动腔111下方的旋转腔112,在驱动腔111与旋转腔112之间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的圆心处设置有连通口,连通口驱动腔111内设置有与房屋连为一体且通过连通口的承重柱218,承重柱218外套接有圆筒113,圆筒113位于驱动腔111处固定连接有上圆盘115,上圆盘115与分隔板之间设置有,在圆筒113与承重柱218之间设置有间隔腔室114,承重柱218外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等间距圆孔和固定环119,在圆孔和固定环119之间设置有从圆孔内延伸至间隔腔室114的钢筋,在圆筒113内壁设置有若干环状件117,环状件117的上表面设置有横板,横板上设置有对称的第一竖直板,第一竖直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以及套接在转轴上的第一滑轮210;环状件117朝向固定环119所在侧壁上对称设置有第二竖直板,第二竖直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以及套接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滑轮211。
参照图3和图4,上圆盘115与圆筒113固定连接,同时上圆盘115下表面还设置有若干展览箱116,展览箱116数量为三个,展览箱116两两之间形成有供人行走的行走腔,展览箱116还与圆筒113外壁固定连接;在驱动腔111内设置有位于门框110上的放置室213,放置室213内设置有驱动电机214以及位于驱动电机214上的主动轮215,上圆盘115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与主动轮215之间设置有传送带217。
参照图5,当需要使得旋转门进行转动时,首先把启动位于驱动腔111内的驱动电机214,驱动电机214带动主动轮215进行转动,主动轮215通过传送带217带动上圆盘115进行转动,由于上圆盘115与圆筒113之间为固定连接,因此当上圆盘115在驱动电机214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时,圆筒113也会跟随上圆盘115进行转动,圆筒113与上圆盘115转动后带动展览箱116进行转动,上圆盘115带动圆筒113进行转动时为了减少圆筒113内壁与承重柱218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在圆筒113内壁与承重柱218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轮210和第二滑轮211,第一滑轮210与固定环119的上表面接触,第一滑轮210启动承重的作用,第二滑轮211使得圆筒113不与固定环119直接接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