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差机构及使用该滑差机构的便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4003发布日期:2019-01-05 10:1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滑差机构及使用该滑差机构的便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与国际专利分类号b65d43/16所定义刚性容器的盖或罩向下及/或向下运动的铰接装置有关,具体而言是指一种容器掀盖的滑差机构,能够在使用者掀盖的外部力量过大时,降低传递到马达驱动齿轮的力量,避免驱动齿轮发生齿崩的问题。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马桶便盖也从传统的手动掀盖方式发展出自动掀盖的功能,其动作原理是利用马达的驱动齿轮驱转位于便盖旋转轴心的连接轴,带动并控制便盖的盖体向上掀起与向下盖合。然而,自动掀盖的便盖只能以单一速度动作,使用者在急于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以手部或自身重量施力于便盖的盖体来加速其向上掀起或向下盖合,当施加的力量过大时,马达的驱动齿轮便可能因而发生齿崩的问题,导致便盖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差机构及使用该滑差机构的便盖,能够外部力量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确保外部力量不会传递至驱动齿轮,避免齿崩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差机构,用于一容器掀盖,其包含有一机壳与一圆柱形的套筒,机壳内部设有一圆槽可供套筒枢设其中,机壳还设有至少一通孔连通该圆槽内部与外界,以及至少一定位凹穴设置于圆槽内壁面相对至少一通孔的位置,该套筒沿着其直径方向贯通有至少一通道,通道具有一螺纹段以供一调整螺丝螺合,且通道还可供一弹性件及一定位件容设其中,使定位件能够部分嵌入该定位凹穴。

由此,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机壳与套筒将会同步转动,当机壳所承受的瞬间扭力过大时,定位件会自动从定位凹穴滑脱并退回通道当中,使套筒与机壳产生相对转动,阻止过大的瞬间扭力传递至马达的驱动齿轮。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盖,除了前述滑差机构之外,还具有一盖体与受到马达驱转的一连接轴,其中滑差机构的机壳固定安装于盖体,滑差机构的连接轴则连接于套筒。

因此,马达驱转连接轴的同时能够带动盖体产生转动,当盖体所承受的瞬间扭力过大时,滑差机构会发挥其作用而使套筒与机壳产生相对转动,阻止过大的瞬间扭力传递至马达的驱动齿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滑差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滑差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滑差机构未发生滑差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滑差机构发生滑差时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滑差机构

20机壳21圆槽22肩部

23通孔24定位凹穴

30套筒31连接部32环状凹部

33通道33a螺纹段33b平滑段

34调整螺丝35弹性件36定位件

40连接轴

50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与作动原理,在此提供一较佳实施例并搭配附图进行说明。本发明所提供较佳实施例的滑差机构10,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其主要由一机壳20、一套筒30与一连接轴40所组成。

该机壳20概呈筒状而内部设有一圆槽21,一肩部22环绕凸设于圆槽21的内壁面用来供一密封环50设置于肩部22,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通孔23与两个定位凹穴24(如图3所示),前述通孔23连通圆槽21内部与外界,前述定位凹穴24设置于圆槽21的内壁面。该机壳20是固定设置在一盖体(图未绘示),前述盖体在本实施例中为一马桶便盖的零件,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此补充的是,前述肩部22也可以改为一环状凹部,同样可以供密封环50设置。

该套筒30概呈圆柱形而可转动地设置于圆槽21,其外露的一端凹设有一连接部31,套筒30设有环绕连接部31的环状凹部32用来搭配机壳20的肩部22以定位密封环50,达成防水的功效。同时,请参阅图3,套筒30设有沿着其直径方向贯通的两个通道33,且各通道33内壁是由相连接的一螺纹段33a与一平滑段33b所构成。因此,该螺纹段33a可供一调整螺丝34螺合其中,该平滑段33b则可供一弹性件35(在本实施例为一压缩弹簧)及一定位件36(在本实施例为一钢珠)容设其中。其中,定位件36是与机壳20的定位凹穴24呈互补的型态,因此定位件36能够部分嵌入定位凹穴24,使套筒30暂时无法相对机壳20产生转动。需要补充的是,通道33也可以取消平滑段33b,并不会影响其容纳弹性件35与定位件36的功能。

连接轴40插接于套筒30的连接部31,因此当连接轴40受到马达的驱动齿轮(图未绘示)驱动时,连接轴40能够驱使套筒30同步产生转动。

本实施例的滑差机构10在进行组装时,首先将套筒30置放于机壳20的圆槽21中,同时完成密封环50的安装;接着调整套筒30的位置使机壳20的通孔24对准套筒30通道33的螺纹段33a,这样便能够通过通孔23将定位件36、弹性件35与调整螺丝34依序放入通道33当中;最后使调整螺丝34完全容纳置放于通道33中,定位件36则部分嵌入定位凹穴24,此时使用者可以利用工具旋动调整螺丝34以调整其螺合深度,促使弹性件35提供适当的弹力予定位件36。换言之,使用者可以通过变动调整螺丝34的位置来设定定位件36从定位凹穴24滑脱的预设扭力值。也就是说,当机壳20所承受的瞬间扭力值(一般来自于使用者施力于盖体)大于预设扭力值时,定位件36会自动从定位凹穴24滑脱退回通道33当中,如图4所示,而使套筒30与机壳20产生相对转动,阻止过大的瞬间扭力从盖体传递至马达的驱动齿轮。

除此之外,当滑差机构10承受过大扭力而发生滑差时,如图4所示,套筒30会相对机壳20产生转动,直到套筒30相对转动达到预定角度时(在本实施例为360度),定位件36会应弹性件35施力而再次回到定位凹穴23当中,如图3所示,而达到自动复归的作用,使连接轴40所传递的动力能够抵达机壳20。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实施例是将机壳20的通孔23设置在相对两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视情况调整,或是改设置于同侧。进一步而言,本领域技术人还依据预设扭力值的大小来变动定位件与定位凹穴的数量,也就是不以前述实施例的两个为限制。此外,定位件的形状也不以圆珠形状为限,圆柱形或其他凸齿形状都可以使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滑差机构及使用该滑差机构的便盖,滑差机构包含有一机壳与一套筒,机壳设有一圆槽,至少一通孔连通该圆槽内部与外界,以及至少一定位凹穴设置于圆槽内壁面相对至少一通孔的位置,该套筒枢设于圆槽中且沿着其直径方向贯通有至少一通道,通道具有一螺纹段可供一调整螺丝螺合,且通道还可供一弹性件及一定位件容设其中,使定位件能够部分嵌入该定位凹穴。由此,机壳与套筒在正常情况下将会同步转动,当瞬间扭力过大时,定位件会自动从定位凹穴滑脱使套筒与机壳产生相对转动,阻止过大的瞬间扭力传递至马达的驱动齿轮。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福;陈柏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泓记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9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